丝瓜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古人讲人生七十古来稀,其实还有上句,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的初期图片 http://pf.39.net/bdfyy/bdfzd/180324/6123995.html

古人常说:“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古来稀……”,这句话是说人到了一定的年龄,对事物和人生的看法都会不一样,是对我们每个人一生的总结。

其实这前四句话是大学问家孔子说的。孔子年少时立志于学,并且一生都在实践这个理想,其提出的思想理论被后世称为“儒学”,对后人的思想影响深远。这几句话就是孔子对自己人生的简短概括,读来给人一种对人生规律的感悟,蕴含着积极的意味。

而最后一句“人生七十古来稀”则是出自唐朝大诗人杜甫的一首诗——《曲江二首》。这句诗同样说的是对人生规律的总结,诗句简洁凝练,颇为经典,但是当我们了解了整首诗的写作背景,对这句话的理解又会不一样。

杜甫写这首诗时已是46岁,处于不惑之年(作者当时在长安做官,曲江就在附近)。当时正值暮春时节,作者独自一人来到曲江边游览,眼见春天的曲江繁花似锦,春意绵绵。一时兴起,写下了著名的《曲江二首》,其中便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年少顺遂

暮春的景象应该是生机勃勃,怎么会跟人生年龄有关系呢?这还得跟杜甫当时所处的境遇说起。

杜甫年少时,家境殷实,生活安定富足。自幼饱读诗书,十五岁时能作诗,在当地小有名气。自小便树立了“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远大理想。

中年仕途受阻

然而,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残酷的。长大后的杜甫家道逐渐衰落。

想要投奔仕途的杜甫却在屡屡试第后名落孙山,并不是杜甫没有真才实学,而是当时国君治国不力,任用权相李林甫为宰相。李林甫为了排挤人才,稳固实权,甚至做了“野无遗贤”的事情,很多忠义的朝臣也都被李林甫用诡计设计陷害。

杜甫能够当官,还是因为一篇歌功颂德的马屁文章《大礼赋》才得以入选。

公元年,当时正值“安史之乱”时期,杜甫授职左拾遗(谏官),是个七、八品的小官,因为上疏营救房营,遭到皇帝唐肃宗的不待见,官职已是有名无实。

江边吟诗

都说官场如履薄冰,此时的杜甫空有一腔报国热情,却没有施展之地,郁郁不得志之际,只能借酒浇愁。

眼前一片飞花落下,在诗人看来,也是萧条已极,继而会有成百上千的飞花在风中飘落,诗人就这么静静地看着飞花下落,就像看到自己的人生轨迹一般,终究也会随风飘去。

而今的曲江池畔早已是物是人非,有翡翠鸟在池边的建筑中筑巢,精心修筑的坟茔边的石雕麒麟也已倒地不起;大自然中的蝴蝶和蜻蜓却在翩翩起舞、穿花点水,仿佛跟颓废的景象没有任何关系。

此时的诗人在残酷的现实中早已是满身疮痍,官场不得志,已经穷到需要典当春衣来救济的地步。

“古来稀”不常有

放眼古代,人们常常是处于兵荒马乱的年代,再加上古代的医疗条件相对较差,人们的平均寿命并没有像现在这么稳定。七十岁对当时的唐朝人来说,已经是相当长寿了,所以诗人才会吟出“人生七十古来稀”这句话。

活到七十,本是件幸福的事情,说明在当时自己算得上老寿星了。在诗人看来,却充满了对现实的愤慨和无奈,对奸臣当道、世态炎凉的悲叹,这样的一生活着还有什么意义呢?

活得时间长短对自己来说,已经不重要了,可见诗人的心态是多么消极、晦暗,令人闻之落泪。

饮酒浇愁愁更愁

“人生七十古来稀”的上句便是“酒债寻常行处有”,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酒债我已经欠得到处都是了,一切已经无所谓了。

话外之音就是说人的寿命不过几十年而已,我不如多喝些酒,醉酒后,就不会有什么烦心事了。

杜甫为了买酒喝,先是典当春衣,春衣典当得快没有衣服穿了,就在酒店里赊账买酒,所以,“酒债”于他来说,就是“寻常”事了。

这上句话给人的感受特别悲观消极,人们担心教坏小孩子,就把上句话省略了,只说下句话。

因为欠“酒债”的人首先给人的感受是消极的,颓废的。在当下我们生活的圈子里,肆意酗酒的人会让人冠以“酒*”的称号。不但个人形象受损,醉酒的人也经常会做一些不受自己意志控制的事情,到头来后悔莫及,甚至家庭也会因此而不睦。

其次,放在我们现代,欠“酒债”相当于人的可信度不够,做事不牢靠,是会受到别人轻视的。

从另一个侧面来说,欠“酒债”的人,自我生存能力就有问题,可能连自己也养活不了,更别提对家庭、对社会做贡献了。

其实我们在教孩子写这些诗句的时候,可以把杜甫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和时代背景一起告诉孩子,让孩子在充分了解历史和诗人的经历后,对这两句诗的理解就会更准确、更全面,不会产生偏颇了。

经典引用

“人生七十古来稀”这句话颇为经典,后人在作诗时经常也会引用这句话为自己所用。表达的情感与杜诗有些相似,意境转折却不同。

譬如:宋人陈文蔚给自己亲人写的祝寿诗句:“古来人生七十稀,吾亲八十脸如桃。”饱含了浓浓的亲情,和对亲人身体安康的赞美。

明代著名的墨客《琵琶记牛氏闺女》里也有记载:“人生难得七十年,何时不嫁?”说的是人生不过短短七十年光阴,不如早点嫁人的意思,莫辜负大好的青春年华。

杜甫生前籍籍无名,身后他的才学逐渐被人们赏识。他描写的诗歌重写实,揭露了现实的残酷,被人们称作“诗史”。在文学上的地位与同时代的李白齐名,被人们称作“大李杜”。直到现在,杜甫的诗歌也经常出现在教科书中。

与杜甫不如意的人生相比,我们现在生活的这个时代,真是不知好了多少倍。

物质条件的富足让我们可以静下心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不断提升自己的不足,让自己不断进步、成长。而面对现代社会发展迅速,做事都讲究效率的状况,我们应该积极调整自己的心态,主动承担起自己的责任,才能不负大好的时光,为自己的人生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