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瓜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简洁淡雅气韵生动苑竹绘画作品赏析 [复制链接]

1#
作者:王振强老子说:“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意思是:“道”这个东西,一说出来,淡得几乎没有味道了。用眼睛看似乎也看不到,用耳朵听好象也听不真切,而用的时候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淡”与“道”同理,是一种自然之性,虽淡,视觉难以充其见,听觉难以充其闻,役用难以充其尽。如此,“淡”便成为了一种境界,“淡”并不是淡而无味,而是更浓郁、更悠长的“无味之味”,是一种“至味”。体现在国画上,就是简淡、平和、意味冗长的艺术风格,是一种精神境界在其风格中的显现。苑竹的花鸟画就有这样一种淡然的味道,品读苑竹的写意花鸟作品,能深刻感悟到她谦逊博大的精神世界。简洁的画面和淡雅的墨色是给人的第一印象,这种雅致古朴让每一位观者不经意间都要停下脚步,摒心静气,细细观赏,很自然地陶醉在作品的氛围中,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这份安静尤为难得。她的作品是传统文明与现代审美的有机融合,在秉承中国传统花鸟画创作的基础上与时俱进,以用笔简洁取胜,逸笔草草,一任情感自然流露。苑竹参加山水画大家路怀中先生高研班,深受老师影响,创作情怀和思想格局宽厚博大,反映到作品上,自然别有一番面貌。她的画源于传统,但又不囿于传统,勇于在学习和实践中创新。厚重大气,朴茂苍茫,又透着一股清新之气。无论兰竹牡丹,还是老梅枯荷,都在构图上突出大线条与大起伏的交错,大笔墨上突出点线面的组合,用笔准确、简练、朴拙、老辣,实现了“笔愈简而气愈壮,景愈少而意愈长”的高度凝练与概括,观后直呼“过瘾”。寓意寄情大意写精神中国写意花鸟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散其怀抱,缘物寄情”的独特风格,花鸟画寓意吉祥美好,画面和谐灵动,一花一草,一石一鸟,都被画家赋予了深厚的情感在里面。品读苑竹的写意花鸟,时时有一种欣悦之情油然而生。其作品内容丰厚,格调高雅,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兰花、青竹、莲荷、秋菊、蝴蝶、翠鸟……仿佛就是自家小院景致的一角,那么自然而然地展现在画面上,亲切、养眼。她以生动的墨韵与富有张力的线条传达出各种花鸟特有的神采,不仅造型生动活泼,而且充满勃勃生机,赋花草以生命,寓鸟虫以人情。她的花鸟画呈现出清新典雅之风,质朴自然,无甜俗,不怪诞,气韵生动,秀逸可人。兰竹虽然只是普通植物,司空见惯,占据“四君子”半壁江山,但是对于文人画家来说,却是一种文化的符号,是他们表情达意的载体。兰花芳郁绝尘,幽香素洁,秉天地之纯清,故有王者之香、香祖之称。中国人画兰更多的是具有象征意义,追求一种理想境界,表达操守和德行的高洁。从中国传统美学来看,兰品被当作人品的象征,兰骨是风骨的写照,通过借助兰花来寄予情感、节操,成为中国知识分子追求崇高志向、追求美好品格的化身。苑竹的花鸟作品中大量是表现兰竹的,她将兰的情结、竹的精神通过笔端表达于纸上。她的兰草作品亦书亦画,笔意纵横,墨色淋漓,气势奔放,看似随意涂抹,然笔笔有法,写出了兰的气韵气度。作品《纵是无人亦自芳》中的兰幽香清远,自有一股清新意味:山石旁,春兰几株,姿态洒脱,花开轻盈,如在风中翩翩起舞的蝴蝶,俊逸挺拔,超凡脱俗。画面右上方是康熙咏兰诗的题句,寓意寄情,笔简意赅。作品《茶当酒亦香》中的兰寥寥数笔,传神生动,淡墨画石、浓墨写兰,石间崖下,兰叶错综斜出,笔意酣畅,一片生机。情趣盎然借物抒胸臆她的画强调情趣。所谓“文以情胜”,绘画亦然,写意花鸟画写的是意,抒的是情。画面情趣的高低与画家个人的修养、气质、追求有很大的关系。苑竹处事平实,待人谦和,淡泊名利,因此她的画中所流露出的是清气、静气、正气和真情,是一种博大的人文情怀。她借物抒怀,意味隽永,如作品《春韵》,一对小鸟前后追逐,造型简括而生动,在春光里更见两相情深,足以拨动观者心灵的涟漪。欣赏苑竹的画,无论巨幅孔雀牡丹图,还是果蔬花鸟小品,都没有扭捏作态,毫不踌躇,而是放笔直取,自然天成,对生活的感悟和对艺术的探寻精神跃然纸上。她的绘画造型准确严谨,犹如她性格中的大气豁达,一切都在感觉之中,一切又似乎超然物外,反映到作品上,就有了一种墨有尽而意无限的张力。笔酣墨畅健力有锋骨写意花鸟最难的是藤,在苑竹的作品中,无论是枝叶繁茂、吉光祥兆的紫藤,还是生动灵气的玉珠葡萄,亦或暮秋时节零落挂于枝头的福寿葫芦,都那么笔墨酣畅,健力有锋。中国画讲究线条,苑竹在画国画之前,有长时间的书法积累。她尊羲献、溯篆隶、取唐宋,长年临帖不辍,尤其在隶书和汉简上下功夫最深,后又长时间临习赵孟书法,在前人原貌的基础上,又加入自己的理解,书法功力日渐成熟,老辣的线条随处可见,整体效果既庄重大气,又妙趣横生,应用到作品中,更加耐人寻味。作品《紫气东来》中的藤蔓遒劲有力,花架间左缠右绕,既有龙骨一般的刚劲挺拔,彰显排除阻力努力向上攀爬的生命力;也有任其自然随风摇曳的清丽洒脱。一串串硕大的花穗垂挂枝头,蓝中带紫,青中透粉,灿若云霞,盈盈绽放。置身其中,花索荡漾,香飘十里,蜂蝶扑面,惬意浓浓。不得不佩服其用笔细腻,功底深厚。细细品赏,她那看似随心所欲的灵动墨痕,并非信手涂抹,也不是单纯地描写自然,而是在继承传统技法的基础上,心境与意境的高度融会。大气构图形神兼备苑竹的画讲究构图,顾恺之的“以形写神”和谢赫的“应物象形”古论在她的笔下得到很好诠释。无形则神失,她的写意花鸟始终坚守这一铁律。她创作的青花瓷系列构图大气,布局严整,宾主鲜明,疏密错落;作品《富贵清风》前后贯穿,开合有度;《荷器》变中求平,平中有变,浓淡重轻,相得益彰。其四尺竖幅作品《气清》,淡墨浓彩间有一股清新之气,画面选取池塘一角,近密远疏,碧荷连天,显示着无限生机,主画面荷花怒放,鲜艳欲滴,光彩夺目;周边配以或浓或淡的荷叶,疏疏朗朗,暗香浮动;三两支荷茎随意斜出,自然雅静,富有意趣。整幅画面得体大气,时代气息浓郁。笔墨处理上,极具传统,浓淡干湿相得益彰。特别是荷叶的茎脉若隐若现,恰到好处,美不胜收。画面一角的大片留白,令人无限遐思。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