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瓜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这个瓜,999的人都吃过美食导报 [复制链接]

1#

导报君语

每天在大眼软件上吃瓜的你

有没有听过秋瓜?

当导报君在办公室拿出这张图,十个人就叫出了N种答案——胜瓜、菜瓜、水瓜、丝瓜、布瓜,还有一位潮汕姑娘斩钉截铁地说:“秋瓜!”

潮汕人的金秋浪漫

据潮菜文化资深研究者陈文修介绍,丝瓜在潮汕称为秋瓜的原因,一说是到了入秋,瓜长得特别多;另一说是“秋瓜”源自“擦[潮音:秋3]瓜”的谐音,指的是瓜络可擦洗东西。

不过在广州人口中,它不是“秋瓜”也不是“丝瓜”而是——“水瓜”。

这个看似相互矛盾的说法,要从“丝瓜”和“水瓜”之间的纠葛说起。

秋瓜的常见模样。

在全国大多数地方,丝瓜的模样长得差不多,就是长长胖胖、两头较大、皮质软软的一个小冬瓜模样;而在广东尤其是广州、粤西地区,因为它长得稍微清秀,所以我们给予了它一个特定的名字叫“水瓜”。

而“丝瓜”这个称呼,广州人则把它赋予给了另外一种有突出棱边、外皮脆硬的瓜。

广东人眼里的丝瓜。

事实上,这个品种的瓜也是丝瓜之一,被称为广东丝瓜或有棱丝瓜。

加入这种“菜”,秋瓜才好吃

一谈到秋瓜,潮汕人马上就会想起秋瓜烙这一道经典菜肴。

秋瓜烙。

这道菜的做法不难,妙在它的搭配!

秋瓜最大的特点就是水嫩,很容易煮软焾且出水,就算是与之特性相近的丝瓜、木瓜,也嫩不出那种程度。

炒秋瓜过程中往往容易出水,影响卖相和口感。

所以,当秋瓜在炒、焖、蒸类菜式里出现时,它会为厨师制造麻烦(出水),成菜后,也会影响菜式的整体口感和观感。

制作秋瓜烙时,通常会在切成丝的秋瓜中加入地瓜粉一同揉搓,再下油锅煎烙。这样一来,秋瓜析出的水分,就可以被地瓜粉兑成粉浆,形成烙饼,不仅解决了秋瓜出水多的问题。

除了口感的提升,这道菜还极大限度展现出秋瓜的独有的味道。

秋瓜烙制作中加地瓜粉可解决秋瓜出水多的问题。

秋瓜是一种不容易入味的瓜果,因此有些人对它并不感冒,说它味道不甜不香。

而这正是秋瓜烙里最巧妙的地方。据潮菜厨师介绍,在做秋瓜烙,或者是其他用秋瓜做的菜肴时,会加入另一种菜来增加秋瓜的风味。

这种菜就是菜脯——实质上并不是菜,通俗点说,是潮汕特有的一种腌萝卜干。

菜脯。

菜脯与我们平时吃的腌萝卜干,前半部分的制作是相似的:将白萝卜切成长条片,经过多道程序加工腌制,然后反复暴晒之后就制成萝卜干。

而菜脯还要在此基础上,添加特制调料,并放入土瓮之中,用土法密封瓶口,让萝卜干在瓮中自然发酿。

在潮汕地区,菜脯也是讲究年份的,一般3年以上的就已经开始发黑,可当辅料甚至零食;5年以上的就开始粉糯化,用来炒煮蒸焖皆可。

老菜脯。

而10年以上的老菜脯,又香又油,味道可咸可甜,而且中和理气,可以到达既入菜、也入药的阶段。

制作秋瓜烙时,选用3年左右的菜脯即可,它的口感还是偏爽脆的,与秋瓜软焾的口感便可以相互补充。

除了秋瓜烙,潮汕人在烹调其他秋瓜菜肴时,也喜欢用菜脯辅味,比如炒秋瓜要放菜脯,秋瓜煮薄壳也得加点菜脯,甚至秋瓜煮汤还得放一些。

菜脯与秋瓜同烹是潮汕人的常见搭配。

潮菜厨师陈松伟介绍,不管是秋瓜烙还是炒秋瓜也好,菜脯的加入可谓是画龙点睛:“因为秋瓜本身的味道很淡,而菜脯咸中带鲜、苦中带甘,味道很容易和秋瓜结合。”

秋瓜烙烹调贴士

材料

秋瓜、地瓜粉、菜脯、花生、盐、小香葱

步骤

1、秋瓜切细条状;

2、菜脯用水洗干净切碎、花生切碎;

3、加入白糖、少许盐搅拌均匀,静置10分钟,使秋瓜的水分析出;

4、加入地瓜粉搅拌,制成秋瓜烙浆;

5、不粘锅烧热,先放入15克生油,将秋瓜烙浆搅匀倒入一层,用木铲压平,慢火轻煎,用10克油沿锅边淋一圈,并不时旋转不粘锅保证受热均匀;

6、煎至一面稍金黄色时,翻转过来再煎烙另一面,煎烙至熟透后上碟即可。

今日话题

秋瓜、胜瓜、菜瓜、水瓜、丝瓜、布瓜……你的家乡怎么称呼它?

快到留言区,找老乡

图文

广粤文化·美食导报全媒体记者冯睿峻

部分图片来源

由受访者提供

编辑排版

广粤文化·美食导报融媒体编辑木夕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