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瓜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冬至农村大集,头刀韭菜高价不愁卖,水产品 [复制链接]

1#

冬至又称“冬节”、“贺冬”,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鲁北地区,人们有冬至吃饺子和食补的习惯。

也许是抓住了人们冬至前必会消费的心理,部分副食品的价格跟平时相比略有上涨。图为纯生态核桃,15元一斤,比前几天略微上涨。

跟生长在山区的核桃相比,瓜子和花生因为在当地农村产量比较大的缘故,价格就不容易炒上去了,与前期持平。

来自沂蒙山的黑枣,5元一斤。黑枣学名君迁子,属柿树科、柿属,别名软枣、牛奶枣、野柿子、丁香枣、圆脑子等,广泛分布于中国北方地区。中医认为,黑枣有“补中益气,养胃健脾,养血壮神,润心肺,调营卫、生津液,悦颜色,通九窍,助十二经,解药毒,调和百药”的功效。

今天赶集的人多,小吃摊的生意也跟着受益。这位大哥用铁板自制了一个转炉,专门做烧饼。大哥说,早上开市的时候卖的最好,两小时差不多卖了一百多个吧,再就是中午饭点的时候了。

这是刚出炉的烧饼,里面夹肉馅的,1.5元一个。大哥说,买他烧饼的客户大都是赶集人,因为大家都要照顾生意,不能长时间离开摊位,所以吃饭大都不太讲究。他做的烧饼既便宜又好吃,又可以直接拿着啃,不怕耽误生意,因而特别受欢迎。

在农村地区,农民们除了种地以外能获得的收入来源比较有限,要么出去打工,要么搞点养殖。相对于繁重的体力劳动而言,养殖业稍微轻松,因此成了最适合农村老年人获取收入的主要途径。

眼前这位大娘今年已经年过7旬,跟同村的其他老人一样,她家的主要经济来源也是家禽养殖,不过,这位大娘的养殖对象却跟其他人不尽相同。大娘说,她家养了15年的鹌鹑,积累了大量的经验,这个买卖是同村其他人比不了的。

大娘接着说,鹌鹑蛋的行情一直都高于鸡鸭鹅,目前也卖到了7.5元一斤,她家最多的时候养了多只鹌鹑,只是现在年纪大了,操不了那么多心了,就减少到了多只。有了这个小生意,她都不需要花儿女们给的抚养费了。

北方人有冬至食补的习惯,像菠菜、山药、胡萝卜等蔬菜,因为兼具食疗两用的特性,成了大集上销售最火爆的明星蔬菜。这位大叔说,他家种了5亩菠菜,每集都能卖斤,目前1.5元一斤的行情还是非常不错的。

莴苣也是冬季食补的好材料之一,因为它富含的烟酸成分是人体内胰岛素的激活剂,所以特别适合糖尿病人食用。另外,莴苣中的钾离子含量丰富,还有促进利尿、降低血压、预防心律紊乱的功效。目前在大集上1.5元一斤的价格也十分便宜。

在大集上,竟然还发现了中药艾草。艾草又叫灸草﹑医草,有温经、去湿、散寒、止血、消炎、平喘、止咳、安胎、抗过敏等作用。

据卖艾草的大爷介绍说,艾草其实在当地农村分布的非常广,只是大多数人都不认识,也不了解这种草的功效,现在只有像他这样6、70岁的老年人还有几个认识的。

干的老丝瓜,1元钱一个。种子可以用来种丝瓜,里面的丝瓜络其实还是洗碗的好材料,在过去没有海绵的那个年代,人们就是用这个丝瓜络来当刷碗工具的。

新鲜的小海虾,15元一斤。

这种鱼在鲁北地区不经常见,叫不上名字来,不知道有没有懂行的高手。

皮皮虾,在鲁北地区,人们管它叫琵琶虾,15元一斤,不过都是死的。

白鲢鱼的小刺很多,食用的时候比较麻烦。不过,5斤以上的白鲢鱼就不一样了,小刺变大刺,肉质也鲜美了许多,而且,冬至前后正是最肥的季节,4元一斤的价格相当划算。

鲁北地区特产的冬枣,是从冷库出来的,外观还算不错,价格便宜,卖1.5元一斤。

冬至吃饺子是鲁北人家的习惯,作为包饺子使用最多的材料之一,韭菜的价格上涨了许多,目前头刀韭菜卖到了3.5元一斤,远高于大多数蔬菜,但是行情却依然火爆。据这位菜农大叔说,他今天带来了多斤韭菜,2小时不到已经卖掉了大半,真是不愁卖。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