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瓜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NASA封杀中国续歧视风波或不了了之kxylt0xn [复制链接]

1#

NASA封杀中国续:歧视风波或不了了之


中美在航天等高科技领域的合作不断受到来自美国国内*治势力的阻挠。针对禁止中国籍研究人员与会事件,NASA局长博尔登已公开道歉并表示将重新评估与会申请。原标题:NASA封杀中国这些年《国际先驱导报》郭爽 林小春 发自洛杉矶2011年5月16日,在全球媒体云集的美国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没有来自中国的媒体。这一天,美国 奋进 号航天飞机从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升空,开始其最后一次飞行任务。而在 奋进 号上面,由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负责,许多中国科学家参与的阿尔法磁谱仪项目也将进入国际空间站。然而,让人意想不到的是,采访 奋进 号发射的中国媒体被拒之门外。两年后,类似的情形再度上演。位于美国加州的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艾姆斯研究中心计划于今年11月举行一个国际天文学会议,主题涉及美国航天局的开普勒太空望远镜项目,由美国与国际研究团队报告寻找太阳系外行星的研究结果,但申请与会的中国籍研究人员全被禁止参加。连日来,这一明显针对中国科学家的新歧视风波激起了美国本土科学家的愤怒。虽然NASA局局长博尔登已表示将重新评估中方人员的与会申请。但时值美国联邦*府 停摆 之际,中方人员最终能否成行还需打上一个问号? 沃尔夫条款 从2011年至今,美国缘何封杀中国? 罪魁祸首 便是 沃尔夫条款 。与 奋进 号最后一次发射同年,美国在财年开支法案第214页至215页附加了一项不起眼的条款,规定禁止美中两国之间任何与美国航天局有关或由白宫科技*策办公室协调的联合科研活动,甚至还禁止美国航天局所有设施接待 中国官方访问者 。这一条款出自于美国众议院拨款委员会商业、司法、科学及相关机构小组委员会主席弗兰克 沃尔夫之手,因此被称为 沃尔夫条款 。沃尔夫也是一个典型的、鼓吹 中国威胁论 的议员。他曾多次公开宣称, 中国是一个活跃、富有侵略性的间谍威胁 。而 沃尔夫条款 的通过,亦与一起莫须有的中国 间谍 事件有关。2011年,以合同制形式受雇于NASA兰利研究中心的一名中国人在回国转机时被捕,当时沃尔夫大肆向媒体宣传这名中国公民携带 大量他或许无权支配的信息技术 ,结果却没有查到任何证据,最终竟称他电脑里有 *色电影 。凭借这一事件,沃尔夫成功鼓动国会出台了禁止与中国进行航天合作的立法,这是美方首次以法律法规的形式对中美航天合作进行限制。而后,又是在沃尔夫之流的鼓噪下,美国航天局对华禁令不断得到加强,最终所有中国人都成为不受欢迎的人士,中美在航天等高科技领域的合作不断受到阻挠。反对难阻歧视性*策施行但 沃尔夫条款 出台之初,也有反对干涉中美航天合作的声音出现。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理查德 米尔纳认为, 沃尔夫条款 也会让美国受到伤害。美国太空计划研究专家弗里兹也指出,拒绝与中国合作,并不会阻碍或减缓中国航天的发展步伐。而与此相对的,是欧洲航天局载人航天与运营部主任赖特的 豪言 : 我们的目标是在今后10年,要么让中国飞船与国际空间站对接,要么让欧洲飞船与中国空间站对接。 不过,反对的声音没能阻止这一歧视性*策的施行。于是,当 奋进 号载着中国科学家付出心血的阿尔法磁谱仪奔向太空时,中国既不能到现场观看航天飞机升空,也不能参加NASA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与此同时,美国主流媒体几乎全部保持沉默,没有人出来批评沃尔夫的所作所为。分析人士将 沃尔夫条款 所代表的美国对华*策视为对华 冷战思维 。2011年以来, 沃尔夫条款 愈演愈烈,不仅来自中国的官员与科学家无法与美国航天局进行交流与合作,甚至在美国机构工作的中国籍研究人员、在美国学校学习的中国籍学生都受到殃及。理论上,美国航天局可以为参加学术会议的一些中国籍研究人员或申请实习机会的中国籍学生申请特别豁免权。但有报道称,博尔登今年已下令禁止接待一切中国访客。甚至博尔登本人要访问中国也顾虑重重,博尔登上个月底到北京出席第64届国际宇航大会,据称也申请了特别许可。 歧视风波 恐不了了之然而,与两年前相比, 沃尔夫条款 如今在学术界引起反弹的强烈程度,让沃尔夫本人也始料未及。得知中国研究人员被禁止参加开普勒太空望远镜项目会议后,美国耶鲁大学天文学家德布拉 费希尔教授首先发声。她说,她实验室中的一名中国博士后被拒绝与会,这 不公平 ,她决定带领整个团队抵制这次会议。 这次会议讨论的是科学以及围绕恒星运行的行星,与国防安全无关。没有机密信息,全都是可公开获得的数据。 费希尔表示。此外,包括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杰夫 马西等一些重量级科学家也决定不参加这次会议。 很不幸,我们开普勒项目的同事被卷入这次事件之中。 被认为有望获得诺贝尔奖的天文学家马西教授对英国《卫报》说,禁止中国研究人员出席会议是 非常可耻和不道德的 ,他因此专门给会议主办方写了封抗议邮件,表示 无法参加这样的歧视性会议 。《卫报》还援引英国牛津大学天文学家克里斯 林托特的话说,美国出台这样的*策让他 震惊与沮丧 ,科学应该对所有人开放,以国籍限制人们参加会议的做法又回到了冷战年代。他也建议抵制会议,直到会议地点改到其他地方。10月9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也郑重回应了此事。她说,中方注意到,美方这种歧视性做法已经引发许多欧美科学家的反对和抵制。 我们认为,学术性或科研性活动不应被*治化。 压力之下,禁令的 始作俑者 沃尔夫把禁止中方人员出席天文会议的责任推给了美国航天局,声称由他发起的禁令不禁止涉及中国个别人员的活动, 除非他们是中国*府的官方代表 。在回复沃尔夫的信中,NASA局长查尔斯 博尔登表示,几名中国研究人员被拒绝与会 是一件非常不幸的事 。他已指示NASA重新评估来自中国科学家的与会申请。至此,针对中国研究人员的最新歧视风波似乎出现了转机。但是,眼下正处在美国*府 停摆 状态,美国航天局97%的工作人员 被休假 ,正常上班的不到600人。会议组织者表示,由于相关审批需要通过美国航天局位于总部华盛顿的电脑系统,所以现在根本无法完成与中国研究人员参会有关的审批,甚至会议本身可能都要被推迟或取消。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