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瓜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人一定要有梦想,万一实现了呢 [复制链接]

1#

时光穿越回到两千多年前的一天,孔子和他的四个学生子路、曾皙、冉有和公西华在一起聊天,孔老师让弟子们谈谈各自的理想。

性格直率的子路火急火燎地抢先回答:“给我有一千乘兵车的国家,这个国家夹在大国中间,外有被武装侵略的危险,内有粮食不足的危机。假如让我来管理它,不出三年,可以使人人振奋精神,并且懂得什么是道义。”

性情温和的冉有慢条斯理地说:“假如有一个方圆六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的小国家让我去治理,等到三年的光景,可以使老百姓们丰衣足食。至于修明礼乐,那就要等待贤人君子了。”

内敛低调的公西华谦逊恭让地回答道:“在进行祭祀或者同外国会盟的时候,我愿意穿着礼服,戴着礼帽,做一个小小的司仪。”

孔老师对这三名弟子的这些回答不置可否,甚至对子路理想的反应“哂之”,就是笑的很勉强。

他人都在畅谈理想、高谈阔论,只有曾皙在一旁悠然地弹瑟。孔老师让曾皙谈谈。

曾晳放下瑟站起来整理一下衣襟,毕恭毕敬回答说:“我的理想是,在春暖花开万物复苏的季节,五六个大人七八个孩子,穿上崭新的春装一起去沂水河畔,把自己洗涤得干干净净,在大自然中沐着春风,聆听自然界的天籁之声,戏水吹风尽兴之后大家唱着歌回去。我只想做这样一件事。”

孔老师听罢长长地感叹一声说:“吾与点也!”就是说孔子的理想和曾点是一样的。宋代理学家朱熹在评点这件事时说,曾皙的理想看起来不过是“即其所居之位,乐其日用之常,初无舍己为人之意”(《四书集注》)。大意就是说一个真正的君子从来不是以他的职业素质谋求一个社会职位为目的的,却一定是要以修身为起点的。

“学而优则仕”再“治国,平天下”,人们印象中似乎这是孔门弟子不二的奋斗目标。但曾晳的人生追求却成了似乎再简单不过的一次“旅游”。曾晳的理想好像是平常不过的小事,没有什么治国忧民、立功立德的大理想。但我们不要忽视曾皙的内心是完满充盈的,他以自身人格的完善为前提,以万物各得其所为理想。他在思想深处和孔子最接近,已经超脱成看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的境界。

在现实生活中,楼下早起的人在庭院内肆意交谈,甚至练习乐曲声,汽车马达发动声,喇叭声,这些噪音都会影响我的睡眠,不能让你睡到自然醒,令你烦躁抓狂。我就时常想起孔子和曾晳等弟子的这番对话,就想立时置身自然之中,淡定一下自己的情绪,抚慰一下自己的灵魂。

我又想起一些高人隐士,在人迹罕至的大山之中独居寒舍,在尘嚣外,一片菜地,一篱菊花,几株果树。在一间简陋的寒舍里,接触的东西异常简单。每日吃饭喝茶睡觉晒太阳,坐卧流云,畅游清风,耳不闻鸡犬之声,目不睹尘俗之境。过着徜徉逍遥,怡然自得,万物俱静,天人合一境界里的生活。这就是纯净的生命,这就是幸福。

正所谓“偶来松树下,高枕石头眠。山中无历日,寒尽不知年。”完全融于大自然的时节更替阴晴冷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宠辱不惊,去留无意。哪管他今昔何年。

我向往这种类似隐士的生活了。所谓大隐隐于朝,中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你也不要问我是那种隐士,我也不知道。说不定什么时候我还会回到你们身旁生活几天,然后又会悄然回到隐居的地方。

朋友们可以来看我,但不要大呼小叫咋咋呼呼涌来;也不要带来一大堆垃圾食品,然后制造扔下一地垃圾;还随意采摘人家辛勤劳作种植的果实和蔬菜,让“人味”污秽一方净土。

想象总是甜蜜美好的,但现实是冷酷无情地。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我们看看自己再看看身边的人,有哪一个不是如蚂蚁一样整天忙忙碌碌为生活劳作,许多人被生活套上房奴、车奴的枷锁,对物质的疯狂追求让很多人失去了精神重心。即便有机会出去旅游也是风雨兼程行色匆匆,手指头扒拉着行程,有几人放下生活中的一切羁绊,做到真正融于山融于水。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我们来到这个世界就是来接受这六道轮回的。至于安逸、逍遥、享受等不敢奢望。

人们都有这样的想法:拿得起放得下,把自己的人生走得愉快,把自己的生活过的轻轻松松。既想脱离尘世的繁杂,又不甘一生在平淡中度过。都在游离于现实和梦想之中,在入世和出世的矛盾中挣扎。

我的一位兄长,为人谦和处世达观,面对一切事情都慢条斯理不急不躁,这位仁兄有庄子与世不争清净无为的思想。在偏离城市的一隅有一小院,种菜种树种花读书写字,自己吃不了就经常采摘一些送给朋友。过着“采菊东篱下,悠悠喝清茶”的惬意日子。紫藤花、凌霄花盛开过后,一地缤纷,他舍不得扫去,只是清理一个出入的小径,不忍破坏那些坠落的花朵,那里似乎承载着他与她们最华美的相遇。转身入世,悄然出世,自由徜徉在入世出世间……

似乎虚无缥缈远在天边,又实实在眼前灯火阑珊。

去这位兄长小院几次,萌发与他结伴相邻的想法。想着就去努力了,年的春天,自行设计,彰显个性的小院破土动工,当年仲夏就迫不及待的住进去了。种了葫芦、丝瓜、种了夜来香、菊花、樱桃树,最喜爱的当属芭蕉,还有一个半圆形的池塘,长满了荷叶,养满了鱼虾,还有小院子一定要铺上木板的,那是一种情结……

春暖花开,香飘满院。夏日旖旎,喜雨朦胧。秋高气爽,瓜果飘香。寒冬来临,悄然冬眠。

人一定要梦想,万一要是实现了呢。真的要去想,要去为之努力。我们跳不出生活的篱笆,我们不能遁迹山林,但一定可以找一处寄放自己灵魂的心灵栖息地,在自己的内心找开拓出一块宁静之地,让疲劳的身心在其中绽放出一朵幽兰。

佛家言:我们的一切痛苦源于对世界的无明和执着。所以佛家一直讲放下,放下。唯有放下才能一身轻。唯有内心的平静和慈悲才能让我们脱离苦海,“闭门即是深山,读书随处净土”。

我们改变不了自己的生活,那就将人生当做一场修行,修自己那颗心,只管修就是了,不要在意能不能成功,沿途让你感动的每一处风景都是人生永远不老的回眸。(在河之北/文、图)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