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杭州很冷,下雨。
把“行走在冬夜的冷风中”和“冷冷的冰雨在脸上胡乱的拍”混着听才能表现最近的天气。
别看年味还没散,老天爷可没那个良心让人过些舒坦日子。
这种天气,最流行什么?
流行感冒。
2.
芳桂亭这个地方,只有在杭州生活了20年以上的老OG知道。
生活了20年和活了20年,有区别。
活了20岁的毛头小子,你跟他说起芳桂亭,他可能会问你包夜多少。
生活了20年的老OG,你跟他说起芳桂亭,不仅能得到具体的位置,甚至还能帮你规划路线。
有两条路能通到芳桂亭。
茅家埠这条路,远,恰逢下雨,湿滑。
年轻人走这条路,脚步再利索都有可能栽跟头。
路过几个茶馆,飘出不怎么地道的龙井味儿。翻过一座石桥,运气好点还能在桥边的亭子遇着打了地铺脱了外套在打坐的中年人,你不知道他在干嘛,只会好奇为什么筋骨这么好,冷都不怕。
当然这些终究是虚妄,过了石桥,踩着嵌在路上的卵石再翻过一座木桥就能看到芳桂亭。
老OG是不会走这条路的,飘,太飘。
所以他们会推荐另一条路。
从杨公堤走,车子放路边的停车场,过个马路,从小道儿进去,跨过一条小溪,就能看到芳桂亭。
近路不走,是不是傻?
3.
往芳桂亭赶的那些老OG,基本都是去拍翠鸟的,是摄影师。
知道芳桂亭的人少,知道芳桂亭有翠鸟的人,更少。
冷门中的冷门,真的很冷。
能在这里见到6个老OG,算是撞大运。
大多数时间,都是两三个人端坐在亭子里,望向湖面。场面和谐,安静,连一声咳嗽都听不到,要是把那一身哥伦比亚或者骆驼的户外行头换成素衣,就是苦修的行者。
行者是买不起这么昂贵的设备的。
摄影的氪金需求,大家心里都懂,但这真的看到实物,还是会震惊。
这样的差距,划下了一条玩家和爱好之间的鸿沟。
很多人看到这样的摄影设备,不由得感慨一句:老法师,牛!
老OG可不是老法师。
他们不屑于和老法师为伍,那些架着长枪短炮满城乱跑的人,太闹腾。
买完这套摄影装备以后,退休金和老伴儿也不允许他们成长为野生动物摄影师,翻山越岭的,身子骨也许经不起折腾,倒不如做一个专职拍翠鸟的人。
小众,但不代表没脾气了。
有不长眼的来问这些候着鸟的人,问是不是萧山什么鸟协会的。
年纪最轻的老OG老李平时慈眉善目的,这回算点着炮仗了,一顿喷:什么鸟不鸟的,老子什么协会都不是。
翠鸟摄影师是有底线的,他们拍鸟,同时不能伤害鸟。
伤害鸟这事,每个翠鸟摄影师手里都有八卦,什么湿地公园几只鸟翅膀都被剪断了,什么北京的老鸭被打下来了,加拿大的鹅在*石公园殴打黑猩猩,都说得头头是道。
兴致来了,他们也愿意和路过的游客聊上两句。
有懂事的游客会说“我们别出声人家在等鸟过来呢。”
老OG们也会和善的说“没事,声音轻点就行。”
碰到好奇宝宝问他们拍了照片干嘛,是为了给杂志供稿吗?
老OG说:没呀,就是发到朋友圈玩玩,爱好嘛,不谈钱。
4.
择一鸟终老,他们成了杭州最懂翠鸟的业余人士。
当然,懂鸟的前提是你得真的看到了鸟。
为了能看到鸟,智慧的老OG们穿着下水裤在芳桂亭前面的小池子里围了个网,放着了几十尾小鱼进去。
在网的周围插了几根棍儿,好让翠鸟捕鱼的时候有一个落脚点。
顺便,也能让相机找到能有点对焦。
是的,只有这几个点才入得了老OG的法眼,要是小鸟儿在草地上蹦蹦,都懒得给个镜头。
经过长时间的观察,翠鸟的习性已经被摸得一清二楚。
“早上已经来吃过三条红鱼了。”老周是每天来得最早的人,别人上班的点,就是他架好相机的点,他的名言是:厅里不开会我是不去的。
他也是最懂翠鸟的老OG之一,叼起鱼的翠鸟,会落在周围的木棍上,自己饱餐一顿以后,还要略作休息,进行下一次狩猎,他要带条鱼回去给在孵蛋的母鸟。
在这个略作休息的过程中,鸟是不会用杭州话告诉你他想干点啥的,但老OG知道。
比如扑棱了几下翅膀,老周就会说:要砸污了要砸污了。
甚至,最近天冷,鸟可能还会拉稀摆带。老周就拍到一次翠鸟拉稀,“真当滑稽。”
老吴是另一位懂鸟者,翠鸟一天要吃几条鱼,吃了这条鱼饱不饱,还要再吃几条鱼,拉下老花镜朝湖里一看,清清楚楚。
根据老周提供的信息,上午已经吃了3条,中午肯定还有2条。
“这红鱼都是水啊,吃不饱的,肯定还会来的。”
老李还能把“肯定来”精确至“再过五分钟肯定来”,说出这句话的他,像极了用中指和食指往上推眼镜的柯南,只有穿在他身上迷彩的羽绒服上的logo能呈现他的状态——NB。
当然,5分钟后翠鸟并没有来。
在芳桂亭,每一分钟都要经受寒气的侵袭,里西湖不比市区,热岛效应让这里格外寒冷,湿气大又伴随着毛毛细雨,我们甚至有理由怀疑翠鸟已经冻死了。
这是门外汉的想法,翠鸟迟到了半小时,在雨中划过优美的弧线,一个猛扎子下去就在圈养区了叼上来一条鱼。
咔咔咔咔一顿快门,慢动作,摄影,摄像纷纷开花,老OG们眉开眼笑。
说来也奇怪,几千年前我们人类拿着石头绑木棍上靠着智慧就敢去狩猎比自己打十几倍的猛兽,几千年后我们拿着比石头和木棍贵几万倍的工具依然靠着“狩猎”比自己小十几倍的翠鸟。
除了热爱,找不到其他理由。
5.
成为一名芳桂亭的老OG,是要经历重重考验的。
头一关,就是感冒。
三百六十五天,天天都能得感冒,三百六十五天,也天天都能在芳桂亭看到他们。
虽然没有出勤率这个指标考核,也没有叮叮打卡,但统共就这么几位老OG,抬头不见低头见,谁来了谁没来,还不是清清楚楚。
老刘今天没来,医院要办点事,听说是感冒了。这是老吴到了芳桂亭以后传达的信息。
虽然科技进步,中老年人也能用智能手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