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瓜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民间文艺丨点翠工艺 [复制链接]

1#
点翠,或是世界上唯一将生物之灵与器物之美结合起来的宝物,富丽堂皇又不失生动活泼,其价值难以用平常的金银来衡量!如今,翠鸟更是高居国家保护动物之列,想要活取其羽毛制成点翠,更是绝无可能,在清末民初点翠技艺渐渐由烧蓝工艺取代,如今点翠工艺几乎失传。

点翠工艺是一项中国汉族传统的金银首饰制作工艺。汉代已有。它是首饰制作中的一个辅助工种,起着点缀美化金银首饰的作用。用点翠工艺制作出的首饰,光泽感好,色彩艳丽,而且永不褪色。点翠工艺的发展在清代康熙,雍正,乾隆时期达到了顶峰。「满头珠翠、遍体绫罗」。其中的翠特指点翠,它的制作工艺极为繁杂,首先翠鸟必须活取,据说一只翠鸟只取28根羽毛,极其残忍否则羽毛便丧失那层魅影般的光泽。制作时先将金、银片按花形制作成一个底托,再用金丝沿着图案花形的边缘焊个槽,在中间部分涂上适量的胶水,将翠鸟的羽毛巧妙地粘贴在金银制成的金属底托上,形成吉祥精美的图案。这些图案上一般还会镶嵌珍珠、翡翠、红珊瑚、玛瑙等宝玉石,越发显得典雅而高贵。翠,即翠羽,翠鸟之羽。关于翠羽的获取,详细描述有《珠翠光华》一书中发饰篇中写到“用小剪子剪下活翠鸟脖子周围的羽毛,轻轻地用镊子把羽毛排列在图上粘料的底托上。翠鸟羽毛以翠蓝色雪青色为上品,颜色鲜亮,永不退色。”另有网络说法,翠羽必须由活的翠鸟身上拔取,才可保证颜色之鲜艳华丽(暂无考证)。两千年来,中国一直在用翠鸟的蓝色羽毛作为镶嵌的精致艺术品和装饰,从发夹,头饰,和扇子到屏风。西方艺术收藏家都集中在中国艺术的其他领域,包括瓷器,漆器,雕刻,景泰蓝,丝绸,绘画,点翠艺术对境外的人来说是陌生的。自古的帝王服装王后的凤冠,就采用翠鸟鸟羽作为装饰,经历漫长岁月仍是鲜艳闪亮。所以,羽毛点翠工艺这项传统的金银首饰制作工艺在我国流传久远,其工艺水平不断提高,发展到乾隆时代已达顶峰。近年来,随着后宫古装电视剧如《宫心计》、《后宫.甄嬛传》等影视作品的逐渐热播,人们对后宫嫔妃精致奢华的服饰、首饰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作为主要配饰的点翠首饰再度活跃在人们的视线当中。近日,京剧程派大青衣刘桂娟在微博高调晒出其点翠首饰的行为及其言论,引发了广大群众对于点翠工艺继承与发展的口水战,同时也使更多的人开始逐渐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