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鸟(学名:Alcedo),属中型水鸟。自额至枕蓝黑色,密杂以翠蓝横斑,背部辉翠蓝色,腹部栗棕色;头顶有浅色横斑;嘴和脚均赤红色。从远处看很象啄木鸟。因背和面部的羽毛翠蓝发亮,因而通称翠鸟。
食物以鱼类为主,兼吃甲壳类和多种水生昆虫。共15种,48个亚种。中国有3种:斑头翠鸟、蓝耳翠鸟和普通翠鸟。最后一种常见,分布也广。
该属鸟类的特征是嘴粗直,长而坚,嘴脊圆形;鼻沟不著;翼尖长,第1片初级飞羽稍短,第3、4片最长;尾短圆;体羽艳丽而具光辉,常有蓝或绿色。头大颈短,翼短圆,尾亦大都短小;嘴形长大而尖,嘴峰圆钝,脚甚短,趾细弱,第4趾与第3趾大部分并连,与第2趾仅基部并连。尾脂腺被(冉羽)。两侧存在乌喙骨,胸骨后缘有4个缺刻,胸骨柄单纯为外棘所成。
生活习性:栖息于有灌丛或疏林、水清澈而缓流的小河、溪涧、湖泊以及灌溉渠等水域。性孤独,平时常独栖在近水边的树枝上或岩石上,伺机猎食,食物以小鱼为主,兼吃甲壳类和多种水生昆虫及其幼虫,也啄食小型蛙类和少量水生植物。翠鸟扎入水中后,还能保持极佳的视力,因为它的眼睛进入水中后,能迅速调整水中因为光线造成的视角反差。所以捕鱼本领很强。
繁殖方式:翠鸟能用它的粗壮大嘴在土崖壁上穿穴为巢,也营巢于田野堤坝的隧道中,洞底一般不加铺垫物,卵直接产在巢穴地上。每窝产卵6—7枚,每年1—2窝;孵化期约21天,雌雄共同孵卵,但只由雌鸟喂雏。中国南方的翠鸟繁殖期为每年4—7月。
《翠鸟》课文
翠鸟喜欢停在水边的苇秆上,一双红色的小爪子紧紧地抓住苇秆。它的颜色非常鲜艳。头上的羽毛像榄色的头巾,绣满了翠绿色的花纹。背上的羽毛像浅绿色的外衣。腹部的羽毛像赤褐色的衬衫。它小巧玲珑,一双透亮灵活的眼睛下面,长着一双又尖又长的嘴。
翠鸟鸣声清脆,爱贴着水面疾飞,一眨眼,又轻轻地停在苇秆上了。它一动不动地注视着泛着微波的水面,等待游到水面上来的小鱼。
小鱼悄悄地把头露出水面,吹了个小泡泡。尽管它这样机灵,还是难以逃脱翠鸟锐利的眼睛。翠鸟蹬开苇秆,像箭一样飞过去,叼起小鱼,贴着水面往远处飞起了。只有苇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
我们真想捉一只翠鸟来饲养。老渔翁跟我们说:“孩子们,你人知道翠鸟的家在哪里?沿着小溪上去,在那陡峭的石壁上。洞口很小,里面很深。逮它很不容易呀!”我们只好打消了这个想法。在翠鸟飞来的时候,我们远远地看着它那美丽的羽毛,希望它在苇秆上多停一会儿。
翠鸟是捕鱼高手
每次抓到鱼,总是先把鱼摔个半死再吃。
两只小翠鸟向妈妈要鱼吃
妈妈告诉他们:你们长大了,应该自己去捕鱼了!
闲着没事打打小架。
以前拍摄的翠鸟
燕山石化牛口峪生态中心是拍翠鸟最理想的地方,在拍摄翠鸟的同时,还拍到其他种类,同时分享。
小鸊鷉
黑卷尾
夜鹭
赤麻鸭
大苇莺
蜻蜓
青蛙
钓鱼人后背的纹身
荷花
摄影人简介
张景义
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
中国职工摄影家协会副会长
中华全国总工会机关摄影协会会长
年中国摄影年度人物
擅长自然风光、人物和鸟类摄影,摄影作品多次在《中国摄影》、《大众摄影》、《中国摄影报》、《工人日报》、《中国工运》、《中华英才》、《中国国土资源报》等报刊发表,多次应邀为高等院校、机关、企事业单位进行摄影讲座。
对摄影的感悟是:发现美,放大美,宣传美,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我的这里大约有2万张高清大图,美图共享,欢迎转发。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