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谷小歌编辑助理:雷灵
谷小歌按:
在北京,我最熟三个地方:清华园子、故宫和十三陵。但凡有亲朋好友来,都会带他们去走一走。
不过,我也是最近才知道,就在这十三陵附近有处宝地,里面种着近五百棵樱桃树,全是从欧洲拉回来的。
这宝地就是李诚儒的私人宅院,名唤「樱桃园」。有人建议他取名「李家大院」,他觉得不雅。
年,李诚儒从故宫边上搬了过来,因为北京城里的空气质量实在堪忧。他在十三陵附近买了地,建成自己的府邸。
别看这么挥霍,李诚儒可不是一般的「土大款」,这位爷活生生一个「当代贵族」。
△李诚儒的宅院樱桃园奇珍异宝数不胜数如果*是别墅+收藏值5亿李诚儒的庄园几乎无法估量价值
01
前门往南,珠市口往北,鹞儿胡同旁,临街的五间门脸儿。在将近一个世纪前,那都是李诚儒家族的买卖:字号「义和信」,主营绸缎。高官达贵是这里的常客,还有老官员专门为此店提了牌匾:特别特。就是说这家店与众不同。但李诚儒的祖上一定想不到,几十年后,有个后生竟能让这三个字,再次响彻整个北京城。△李诚儒在北京的“特别特商场”年,商场每天最高收益有50万这个“特别特”的「义和信」,买卖可不止绸缎这么简单,暗里也做些灰色生意,叫“挂号屋子“。
相当于古玩店,供人买卖古董。
高官达贵来买绸缎,也顺便暗着里托下人把东西往店里运,太监偷出来宫里的宝贝,也往这销。李诚儒的父亲也喜欢这些,尤爱瓷器,小店后头堆满了从宫里流出来的罐儿,蛐蛐罐的盖都是盘龙的,二龙戏珠。甚至有一次,他花了2块大洋买了一只蛐蛐罐儿。要知道那年月,一块大洋能买一袋洋面,当真是喜爱了。这一点,也遗传到李诚儒身上:不仅四处淘换字画、家具,还爱斗蛐蛐。可惜,年,2岁的李诚儒还没能记事,父亲就撒手人寰,留下母亲和9个孩子(李家一共有11个孩子,2个夭折),以及那一屋子玩意儿。还好父亲走得早,不然到时抄家,看着一百多个罐,被人拿垒球棒全砸了,当场得背过气去。△李诚儒在讲述给蛐蛐镶牙父亲走了,母亲要供剩下九张嘴吃饭,一个女人也要去铁路上扛一二百斤的枕木。扛完还要砸路钉,碗大的路钉,一锤一个,砸不好就砸手上。李诚儒经常看见母亲的手是肿的。后来因为年纪大,扛不动了,就去东城的服装八厂,给人做西装。“我母亲一领,就领二十几套回来做。”所以,李诚儒打小就早熟,炒菜做饭,针线手工活,不比女孩做得差。17岁,李诚儒从景山学校毕业,被分配进景山服装厂当学徒工:熨衣服、接袖条、上领子,样样都行。那时,他唯一的乐子,就是去北京人艺蹭票看演出。住在故宫边就是好,去人艺,往东走十分钟就到了,还常常有人赠票。△李诚儒的家最早在前面帽儿胡同,后搬去丰台在正阳头条1号买了院子,那院子有五间北、三间东三间西、还有俩耳房,六十年代初,又在北京沙滩北池子买了一套小四合院他正式在这里熏出一身文化气,还遇到一个教他“练十年台词“的人。“一上台,我就被一个演员吸引了,声音不是很高,但是那么好听,那么有穿透力,场上所有人都黯然失色。”“我一定要跟这人学!”时机来得很快,一次他去民族宫看全国地方戏调演,刚要检票入场,后面一个熟悉的声音传来。没有半分犹豫,李诚儒就知道是这个人来了。“您是董老师吧。”“是,你有什么事吗?”“我想跟您学。”“有作品吗?”“我会念2篇散文。”“好,明天下午三点半,到人艺宿舍找我。”那一晚,李诚儒兴奋得完全不记得台上的戏演了什么。第二天,他准时敲响了人艺著名表演艺术家:董行佶先生的门。没想到,他是兴致勃勃地进去,挠着后脑勺出来。△声音之王董行佶太细致了!董先生给李诚儒的第一课,就仨字“在朝鲜”,硬是学了好几个星期。原来董老师的台词是这么抠出来的。李诚儒回去后,天天六点半起床,每天练,练2小时,拢共练了十年。这也怨不得,他在综艺《演员请就位》里谁的台词也看不上,一细说都是毛病,还说得稳准狠。但那时候的李诚儒哪里会想到自己有今天,他还只是个服装厂的工人呢!年10月,人民日报上登出一则重大消息:恢复高考。考北京电影学院,反正李诚儒没赶上第一年,第二年也只有陈凯歌这样的能被录取,第三年7千人中取三十几人,26岁的李诚儒终于考上了北京电影学院...的「业余表演进修班」,跟日后的大导演赵宝刚成了同学。可这“业余”的训练班,怎么能满足李诚儒呢,他可是董行佶的学生。正苦恼着,一个让他兴奋不已的消息传来:央视筹备开拍《西游记》,正在扩充人员。他一拍脑门,进央视不就成专业的了嘛!△李诚儒去《西游记》剧组就是为了进中央电视台定了目标,他二话没说跑去报名,见着总导演杨洁就说:我想演唐僧!杨导不知道从哪儿冒出来一个莽撞小子,再看他高高壮壮的样子,有哪个女妖精会喜欢这样的。再说了,唐僧也是要找“专业”文艺团体的演员的。杨导找理由,打消了他的念头:“我看你这小伙子倒也精明,我给你说说我们这一个多月的工作,你能不能给我写份简报,明天拿来。”李诚儒心想也好啊,万一能留在剧团,那也比在服装厂干活强啊,到时候央视哪个领导看上我了,我也能一步登天了!于是连夜回去写,第二天杨导看了,说不错,就是有两个错别字。“这样吧,你也别演唐僧了,我身边要用人,你给我做场记吧。”年轻的北京小伙儿心比天高,立马接了一句:“我听说场记是通向导演的路。”杨导差点没绷住笑。△《西游记》片头李诚儒可一进西游记剧组就是5年。这5年,李诚儒一共被杨洁导演开除了3次。一开始剧组只有6个人,摄像、灯光、美工、剧务有人干,其他事李诚儒都得包圆,像选角、采景、吃穿住行等等。好在李诚儒确实精明,别人想都想不到的事,他能给办得妥妥的。有次去杭州,他把林彪的旧居找关系打开了,知道住不下,还提前借来了地铺。谁也不知道他是怎么办到的,走的什么路子。演白龙马的*马也是他给买来的,只花了块。“别人解决不了的,他都能给你解决。我就发现他是个人才。”就因为能力出色,李诚儒想偶尔也会像杨导提提要求,想演,可每次都被导演拒绝。“让我演一个吧?““你这么多工作你演戏了谁来干,去去去干活去!“那时候剧组里的所有幕后工作人员,上到七十多岁的老头,下到二十来岁的姑娘小伙,几乎没几个没在里面做过群演的。可杨导离不开李诚儒,缺了他等于缺了一只手。△李诚儒特别会倒腾东西,给《西游记》剧组解决了不少问题这5年,想要演戏的李诚儒硬是连个打酱油的小妖精也没演成。不光白白浪费了大好青春,还被人恨上了。“吃你让他满意了吗?火车分硬卧票的时候,你让他满意了吗?安排房间的时候,无意间这个房间挨着厕所了,他记恨上你了。他想要下铺,我说这次没那么多下铺,你就住上铺吧。”“我唯导演命是从,可当剧组形成一个团队的时候,那都是人尖子,都不是省油的灯。”说白了,剧组肯定有潜规则,但李诚儒偏不从。这些喜欢嚼舌根的人就没完没了。导演耳边的闲言碎语听多了,又没时间调查清楚,烦躁起来,就把李诚儒叫来:“你走吧。”可剧组少了他还是不行,就这样,李诚儒“三进三出”《西游记》剧组。最后一次,是年,这一出,就再也没有回去。李诚儒一转身,就抓住了一个能让他发大财的机会。△那时工人工资一个月只有几十块李诚儒的车就要8万美金03
“91年左右,我在做外汇的仓面里头就有万美金。那一年王中磊才从美国回来呢,也就带回来10万20万美金吧。”
“我那时候就开奔驰了啊你想想看,刚刚才有,都是从国外买的,8万美金!”
坐进大奔那一刻,李诚儒感觉自己飘了,不过他并不想停下来。
85年从《西游记》剧组出来,李诚儒心灰意冷:“又没人请你演戏,电视台又进不去。”
可能因为从小家庭成分不好,李诚儒特别看重央视,就因为央视是全民事业单位,跟他现在的处境差着好几级呢,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真是要人亲命啊。而此时,和他日后“吵架”的陈凯歌,已经凭着影视世家出身,拍出了《*土地》这样的好电影,成名成家指日可待。他一狠心,一跺脚,趁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放弃做演员,下海!△不愧是大户人家出来的,一批货做十万件,搁别人也不敢李诚儒确实是个做生意的奇才。就在他下海的这一年,国家宣布实行价格双轨制:就是商品市场价和计划价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这中间,就是巨大的利润空间。李诚儒看得明明白白。林彪旧居和白龙马都能搞来的李诚儒还有什么搞不来?
年,电视、广播里在循环播放一则新闻:“「特别特」精品中高档时装店,昨天在北京西单开业。“
不少人闻声赶去,竟发现,这家店居然还卖当时红极一时的日本电视剧《血疑》中男女主角:山口百惠和三浦友和穿过的衣服款式。
△《血疑》剧照
就一眨眼的功夫,店里所有同款被抢购一空。有点像现在在薇娅和李佳琦的直播间买东西,在「特别特」时装店买衣服拼得就是手速。而「特别特」的主人就是李诚儒,他用了家里早先那块牌匾。还进一步改造成服装店的广告词:特别的服务,特别的价格,特别的质量。老北京人没有没听过这句的。
李诚儒当时在报纸上登招聘启事,招服务员,工资三千五,还有提成。这么丰厚的工资,听都没听过,姑娘们挤破头来报名。
李诚儒就按照空姐的标准选,空姐什么样,他的导购就得什么样。
不止如此,他还给选出来的姑娘们做制服,每件成本块,每天派出去一百一十个,穿着制服在西单大街上排着队走,边走边喊着口号:
特别的服务,特别的价格,特别的质量。
再派30个,在门口迎接客人。这么大阵仗,闹得北京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从来没有人见过这样宣传的不光会玩儿,李诚儒还看准了人们的需求,模仿赶制了一批《血凝》剧中同款,一下子成了爆款,大赚一笔。
也正是这家店,创下了一个商界留名的第一:北京第一家开架自选式服装店。
“那叫一个风生水起!
“你想啊,在西单寸土寸金的地方,我开了一个将近千平的店,专卖服装和鞋。当时我那个鞋厅就占了平,百货大楼的专柜才平。我那是全国之最!”
那时候,「特别特」每天流进来的现金有50万到60万,而利润则高达百分之一百到二百。
除了这家店,李诚儒还在沈阳投资了万,跟朋友合伙开了家酒楼。
走哪儿都觉得自己意气风发,大楼电梯里专门摁按钮的姑娘喊了一声“老总好”,他就能立马撒出去一百美金。
行头也价值不菲,袜子从来不穿低于块钱的。沾上*策的光一夜暴富的人很多,但最终能长久的却少之又少。△李诚儒亏得最惨的一次就是炒外汇万美金全没了
年底,美国跟日本打 ,为了把美元的汇率下调,狂印钞票。美元瞬间贬值,炒外汇的那帮玩家几乎全*覆没。
这里面就包括李诚儒。
他把赚来的钱全投进了外汇市场,一夜之间赔了个光,酒楼也经营不善倒闭了。
屋漏偏逢连夜雨,没过多久,又一场致命的灾难突如其来。
04
“你们闻没闻见一股味儿?“
李诚儒像中了邪一样,身边总感觉有一股味儿,除了他自己,别人谁也闻不见。
结果,上医院一检查,不是中邪而是生病。
李诚儒后脑出现一块阴影:鼻窦癌,晚期。
大夫拿着他的片子,没好气地说:“我告诉你啊,你不要抱侥幸心理,鼻窦癌晚期呀,不过半年就死了!”
人家大夫还说了,做完能多活七、八年。那做吧,还能不做吗?
李诚儒躺在病床上,像死过一次,脑袋里像放电影,来来回回全是自己遭遇的打击。
结果手术做完,出院前一天,医生带着几个护士来了:
“李先生啊,告诉你一个好消息,经过全面的化验,你这不是癌症,是一个很厉害的真菌感染。”
“真对不起啊!”
李诚儒听完这话不知该作何反应,呆愣在那里。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
△李诚儒就属于真见过钱的人,
经过这一闹,更得琢磨自己想要什么
往后的一年他什么也没干,就琢磨一件事:我这一生到底想干什么?
他摸着自己的心,得出一个结论:我喜欢演戏。
那就好办了,得!我就做演员吧。
年,在商海沉浮12年的李诚儒,把债务还清,一头扎进了影视圈。
这一年,他已经快42岁了。
此时,44岁的陈凯歌已经是国际知名的大导演,一部《霸王别姬》成为首部获得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奖的中国电影,名利双收。
郭敬明刚上初中,开始广泛阅读,他跃跃欲试,不久就在杂志《人生十六七》上发表了处女诗作《孤独》,收到了人生中的第一笔稿费:10块钱。
05
“钱是什么?钱是王八蛋!,王八蛋能买的东西我早就不稀罕了!“
这是《过把瘾》里,李诚儒饰演的商人说的台词。
年,老同学赵宝刚请他来这部电视剧客串。
谁想到,因为这么一个戏份不多的角色,李诚儒一炮而红。
英达、王朔到处问:“这孙子哪找的?”
英达、王朔不知道,这第一部戏是李诚儒本色出演,那个劲儿要真没点人生体验,确实演不出来。紧接着,赵宝刚又给了老同学几次机会:《东边日出西边雨》、《过把瘾》等。说起来,李诚儒真是个眼光*辣之人,他这回扎进演艺圈的时机,又对了。年前后,国家放宽文化产业*策,民营资本大量注入影视圈。内地影视圈正式开启跑马圈地时代,大批大批的电视剧火了,对演员的需求量飙升。而且特别容易火。赵宝刚带着《过把瘾》的主创去天津宣传,有李诚儒、王志文、江珊和史可,那叫一个万人空巷,车都开不动道。总之,李诚儒“精明商人”的形象深入人心。可除此之外他也没别的了,因为他也没演过别的。直到《重案六组》横空出世。年,电视上火了两部剧,一部是《不要和陌生人说话》,另一部就是《重案六组》,都给不少人留下童年阴影。而且是从小看到大,总不停地重播。“这部戏现在还在播。01年开始播的,播了12年了。现在我听说,全国的电视台加起来,重播率很高的,遍。”但这一年,李诚儒已经47岁了。得益于朋友和老同学的帮助,他终于在影视圈逐渐站稳了脚跟,也得到了了观众,走哪都能被叫上一声:“呦,这不是大曾嘛!”当然,最有名的还是那段一气呵成的经典片段。
《大腕儿》里1分20秒,个台词,李诚儒演个精神病人,一点喯儿都不能打,一打就不对了。
而且要精神高度集中,一条就得过,重来就再难找到那个劲儿。
“卡!“冯小刚冲出来,上前就是一个拥抱,边上的葛优、关之琳、英达也看呆了。
这么多年过去了没想到跟董行佶练台词的童子功还在,也终于派上了用场。《大腕儿》之后,李诚儒的演艺道路算是通畅,但他也忘不了经商给他带来的飘飘欲仙,他就一边演戏一边投资。年,李诚儒又在北京三环边上开了一家大型火锅城,投资一千多万。这可比后来争相开火锅店的明星早了10年不止。
庭前生瑞草,好事不如无。若想真富贵,必下死工夫。
李诚儒一直将《增广贤文》里的这句奉为真理,不管演戏还是投资,都是下了“死工夫”,
果不其然,李诚儒又赚一大笔。不然怎么能有后来的「樱桃园」,而且里面可藏了不少宝贝。△李诚儒的书案和古钟穿过院子,进了前厅,就有三件李诚儒的得意之作:3.6米高、手工雕刻着32条龙的金丝楠木朝服柜子。
仔细一看,竟还微微泛着金光。这大柜子比故宫里收藏的那套还要高个0.4米,堪称世界之最。
像这种金丝楠木做的玩意儿,他家有件,一整套。在专门的博物馆里,也不过件。
要不人家怎么说,李诚儒的府邸比故宫还有看头。
△李诚儒家的金丝楠木朝服柜
比故宫的还要高,属世界之最
李诚儒的搜藏不仅金贵,还以数量取胜。
“这个鼻烟壶,上面写着什么?「赐臣陈大受,乾隆乙未」,这是乾隆爷赏给陈大受的。像这样的鼻烟壶,我有百十来个。”
“你看这个金丝楠木的珠子,一百年前我家要是有,那得满门抄斩的!为什么?因为那都是皇家才能用的王者之木,千年才能长出一米高。”
△柜子上雕了32条龙
他还有一对元代水晶天鹅,价值4千万
△这样的孤品鼻烟壶有上百个
到了现在,自然价值也不菲,这一小串珠子就抵千万,可人家李诚儒上个节目,就随手把它送给了女主持。
当然,对自己的女人就更大方。为了给前妻京剧名伶史依弘置一副点翠头面,不仅花了几十万还托了很多人才买到。
△做这样一个点翠头面
需要多只翠鸟的羽毛
李诚儒天生就爱这些玩意儿,花多少钱都愿意。他那个脑袋,不管生意做多大,演员做多红,都装满了他的「贵族思想」:讲规矩、分等级。
06
这是我总结出来的,演员如果分三个世界划分:
第一世界:北京户口,北京文艺团体,这是北专。
第二世界:有北京户口,不在北京文艺团体。你别看我这样,我还在第二世界。
第三世界:既没北京户口,又不在北京文艺团体,这是北漂。
像冯小刚、赵宝刚他们,比他运气好些,他还在《西游记》里帮人安排吃穿住行的时候,赵宝刚就进了北京电视艺术中心,算是第一世界。
他也曾经耿耿于怀于自己的“身份”,一辈子都是个“业余”的,没有进任何“北京文艺团体”。
可如今他也想开了,前几年,作为老北京,还是挣了钱的老北京,他总觉得有历史使命。
毕竟他从小长大的地方就在北池子大街,离故宫的乾清宫只一墙之隔。放个风筝都能飞到宫墙角楼上去。如今那地界的屋子,已经涨到了21万一平。
光看涨可不行,他有责任传承。
年,李诚儒担任出品人,自导自演了一部40集的历史剧《红墙绿瓦》,花了自己跟朋友投资的万。
一丝不苟、一本正经、一反常态。
完完全全地按照史实,照着细节拍,可至今没能播出。
原因是广电总局觉得过于“正”了。李诚儒不忿,可无可奈何。
时代变了,他极度讨厌的《甄嬛传》,和一大批改编的穿越古装剧火了,像《步步惊心》、《宫》。
他越来越不解,好像有股气憋在那里下不去。
“我原来搞服装的时候,知道要讨好女性顾客,女性服装才能卖得好,怎么我搞了文艺之后,忽略了女性观众的需求?”
风雨飘摇数十载,独自趟过大江大河的李诚儒,如今已经年过66,终于在一档综艺节目摸清了女观众的喜好。
又狂又狠又敢,节目里李诚儒不仅怒怼郭敬明,连陈凯歌也不放过,一点面子也不给,女观众特别爱看。
不过,今年恐怕难再见到这样的场面了,李诚儒退出了《演员请就位2》的录制。
真是可惜,娱乐圈能说真话的人不多了。
仗义每多屠狗辈,欢场尽是义气姬。
有的话我们“打工人”不敢说,就让他这个寥落星辰的“当代贵族”有机会就说个够吧!
-END-
编辑助理:雷灵部分参考资料:1.《可凡倾听》人生几度秋凉:李诚儒专访2.《大牌生日会》李诚儒3.央视《人物》4.北广人物周刊《李诚儒:儒者怀诚》5.北广人物周刊《李诚儒|他也是个老炮儿》6.青年横财发展会《“拷打”郭敬明的李诚儒,发财姿势更凶狠》本文作者:谷小歌。清华小姐姐,韩寒APP作者。爱写作,写八卦。用小说笔法写娱乐,用故事笔法说八卦。
我是小歌,
我在这里分享娱乐故事和生活报告。如果你竟然看到了最后,原创不易,希望能点个“在看”。我是谷小歌
转发是最好的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