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前的一个夏日,我在圆明园拍摄荷花时,取景器里一道艳丽的孔雀蓝一闪而过,瞬间“撞”进我脑中,久久无法抹去。从那时起,我迷上了用相机记录美丽的翠鸟。2年后,我加入了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开始用影像的力量保护鸟类。普通翠鸟徐永春摄
长期以来,许多拍鸟爱好者都追求“近”,为拍到满意的照片而强行追逐鸟、干扰鸟,甚至不惜伤害鸟,还出现了捕捉野生鸟类关进“鸟棚”供人拍摄的恶劣违法行为。
针对这类现象,10年来,我写了不少关于生态摄影理念的文章。在文章中,我批评了诸如无底线诱拍鸟类等违反生态摄影规范的行为,提出爱护野生动物是拍摄出美丽图片的前提条件,也是自然生态摄影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因为我相信,只有在自然状态下的鸟儿才是最美的。年,作为主要作者,我参与撰写了《野生鸟类摄影手册》一书,出版后深受欢迎。
9月的内蒙古克什克腾草原,机械化收割后掉落的麦粒,成了蓑羽鹤集结迁徙前的理想觅食场所徐永春摄
在拍摄鸟类的过程中,我也遇到过受伤的鸟。年3月8日,我在内蒙古克什克腾旗白音敖包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完成工作后,准备拍摄马鹿、狍子等野生动物。那年积雪特别深,被铲除的积雪在路两边堆成了高高的雪墙。就在雪墙后,我们发现了一只秃鹫亚成鸟,安静地站在距我们不到10米的地方。我们谨慎地向前走了5米,它才勉强移动一下。于是,我们断定它受伤了。
为了缓解它的紧张情绪,避免应激反应加重伤情,我们就趴在与它相距2米的雪地上,过了半小时才把它抱住。当时,它的胸前和双翅都在流血。我们当即改变行程,将它紧急送往北京猛禽救助中心。接到消息的工作人员已经做好准备,等候接收。看到这只小生命得到了专业的安置,还吃了些食物,慢慢放松下来,大家都松了一口气。
近年来,从事鸟类摄影的人与日俱增,拍摄水平参差不齐,拍摄目的也不尽相同。我们越发感到,制定一个野生鸟类拍摄者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对保护野生鸟类非常重要。
于是,我与其他两位观鸟界权威人士共同起草了《中国野生鸟类拍摄行为规范倡议》,于年2月8日由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中国林业生态摄影协会等机构联合发布。我们呼吁,鸟类利益高于摄影,当摄影需求会导致鸟受伤、弃巢、影响育雏等情形时,应立刻停止摄影。
河北省康保县的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遗鸥徐永春摄
这些年,在网络平台用影像传达保护鸟类的理念、鞭笞害鸟行为、进行鸟类科普已经成为我的习惯。令人欣慰的是,许多网友看到我的生态摄影作品后,改变了过去错误的拍摄观念和行为,许多不懂鸟的朋友开始去了解鸟、爱护鸟,我想,这就是我拍摄生涯最大的收获。
内蒙古克什克腾草原上的蓑羽鹤徐永春摄内蒙古迁徙中的达乌里寒鸦徐永春摄红腹锦鸡徐永春摄大鸨
本文原载《光明日报》(年12月10日07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