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天寿字大颐,自署阿寿、寿者,浙江宁海人。为现代画家、教育家,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浙江美术学院院长等职。精于写意花鸟和山水,偶作人物。尤善画鹰、八哥、蔬果及松、梅等。其写意花鸟初学吴昌硕,后取法石涛、八大,被称为:“传统绘画最临近而终未跨入现代的最后一位大师。”
潘天寿荷塘翠鸟年作
31×cm
万元中国嘉德秋拍
20世纪50年代后期,潘天寿进入艺术创作巅峰期以后,曾画过不少拟八大翠鸟的作品。在这些作品中,潘天寿即注重八大的格调意境和形式风格,同时又有意的与之拉开距离,以期变古人的传统图式为现代中国画的范本。这幅作于年深秋的《荷塘翠鸟》就是极好的例子。《荷塘翠鸟》纯以水墨画成,卷写芜叶枯草,横塘墨荷,仰首翠鸟立于塘岸之上。构图上,本卷注重平面的分割,落墨处与留白处避免平均对待,着意于大虚大实,亦即“知白守黑”,十分讲究空白的处理。与寿公以往拟个山僧翠鸟的作品不同,本卷已脱离了在“似”与“不似”层面上做文章的纠结,而全然是潘天寿自己的面貌。画卷高情雅致,脱俗清新,与潘天寿同时期的巨幅山水花鸟相比,仿佛是完全不同的笔调情致。这里更多的是向内心的开拓,以作为他雄浑大气的无尽源泉。潘天寿的艺术生涯无不贯穿着内省和外视的矛盾张力,两者互为表里,相辅相依。
大师有“画”说
高师解构潘天寿《鹰石山花图》视频出自近现代名家经典再现每一幅作品背后都有一段故事通过名师解构和视听呈现,还原和再现了中国近现代二十五位大家创作时的场景和心路,以一个当代人的视角如何去学习、阐释、接近中国近现代艺术。就拿这幅《鹰石山花图》来说,创作者是高师先生,但是通过视听语言,打破了时空桎梏,授课者则变成了潘天寿先生,一笔一墨,都讲述着他的艺术与人生。从瞬间到永恒,从方寸到寰宇,每一个人物的生命故事都提供了百科全书般的可能性。大师的标志就是仅仅从中挑选出几个瞬间,却能向我们展示其整个人生。就从这里开始,一步一步往前推进,寻着这些古往今来大师的艺术之路,找到我们自己的美术之根。
文字、图片来自网络
声明:
本平台内容包括原创、编辑整理和转载。我们尊重原创并就有关事项声明如下:
所有转载内容均表明来源,如经查核未能发现出处者则表明“来自网络”。若有疏漏欢迎原创作者及时联系我们(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