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藏道君的认知中,只要是见过点翠的人,无不为它的美所惊叹。
然而对于点翠的工艺传承问题,以及点翠首饰的买卖问题,每次提起,总能引发一番不小的争论。
到底点翠是一项怎样的工艺,它又藏有哪些秘密呢?
▲
点翠配欧泊胸花
材质:点翠、欧泊
尺寸:2.7*3.5cm
欧泊:0.8*0.1cm
珍珠:d=0.25
点翠被称为是一种“奢侈与残忍”并存的中国传统金银首饰制作工艺,是金属工艺与翠羽的完美结合。
这种工艺最早出现在汉魏时期,梁简文帝萧纲(公元-年)《东飞伯劳歌》:“谁家总角歧路阴,裁红点翠愁人心”,就已出现“点翠”的名称。
▲
点翠珊瑚耳坠
材质:银鎏金耳钩、淡水珍珠、珊瑚
规格:点翠尺寸:1.3*3cm珊瑚:0.5*1.5cm总长:6.5cm
“点翠”中的翠,指的是翠鸟之羽。《史记集解》:“张揖云:‘翡翠大小一如雀,雄赤曰翡,雌青曰翠。’博物志云:‘翡身通黑,唯胸前背上翼後有赤毛。翠身通青*,唯六翮上毛长寸馀青。其飞则羽鸣翠翡翠翡然,因以为名也。’”
翠鸟的翠羽由于折光缘故,翠色欲滴、闪闪发光,再配上金光闪闪的凸边,衬托古代仕女乌黑如云的秀发,犹如幽幽湖水上点点灵动的浮光魅影。也难怪从古至今都有无数女子为之倾倒。
▲
点翠蝴蝶和田玉耳坠
材质:银鎏金耳钩、和田玉
规格:点翠尺寸:1.95*1.95cm、和田玉:直径1.65cm总长:5.7cm
点翠金饰,要集金工、点翠技巧和雕刻等高级工艺于一身,只有最有经验的工匠才能承做,而物料又贵重,所以非王宫贵胄而不可拥有。
制作点翠首饰时,用金、银片(后来也有用*铜和硬纸片的)按花形制成一个底托,再随图案花形的边缘用金丝焊起凸起的槽。在中间凹下去的部分,涂上稠稀匀称的牛皮胶或糯米浆。
最后将纤细的绒毛黏贴在底托的图案上,轻轻地用镊子把羽毛排列在涂了胶的底座上,形成精美的图案,再镶嵌珍珠、翡翠等珠宝玉石,其色泽百年不变,高贵典雅尽在其中。
▲
点翠和田玉花型戒指
材质:银鎏金指环、和田白玉、珊瑚
规格:圈口可调整、戒面:直径:2.6cm
点翠工艺分为软翠和硬翠,是根据点翠工艺所使用的翠鸟羽毛而划分的。
点翠采用的翠鸟羽是比较大的羽毛,叫硬翠,翠鸟左右翅膀上各十根(行话称“大条”)、尾部羽毛八根(行话称“尾条”),所以一只翠鸟身上一般只采用大约二十八根羽毛。
软翠是点翠工艺使用的是翠鸟比较细小的羽毛制作出来的点翠首饰,叫软翠。
▲
花丝点翠寿字耳环
材质:银鎏金、珊瑚、淡水珍珠
规格:2.35*2.92*2.65cm*2
翠羽根据部位和工艺的不同,可以呈现出蕉月、湖色、深藏青等不同色彩,加之鸟羽的自然纹理和幻彩光,使整件作品富于变化,生动活泼。
据记载,清宫中内务府造办处曾设点翠匠三名,专司承造宫中的点翠活计。翠鸟羽毛的收集,则由皮库专责。
围绕点翠争论的焦点,就自然而然地聚集在了翠鸟的身上。
一支小小的点翠金簪,就需要使用数只乃至十数只翠鸟的羽毛,而那些大件的首饰就更不用说,用来制作点翠的翠鸟毛甚至需要依赖从东南亚进口。
▲延禧攻略中的高贵妃,如懿传中的如懿都是满头的点翠,可见当时清宫生活的奢华
著名京剧演员刘桂娟曾在微博上发了一条图配文,图中刘桂娟侧面示人,头顶插满了点翠。她在微博上大谈“点翠”头面的漂亮,大呼“点翠”头面就是好,称“对艺术负责,宁可多花钱,多一倍的翠鸟,也要买最好的”……
这种言论引来了网友与动保组织的强烈不满,骂战持续了很长时间才逐渐平息,着实为这位艺术家带来了不小的负面影响。
有种说法是,点翠一定要用活取的翠鸟毛,这样的点翠才能永不褪色。
但这种说法并无实际依据。首先,鸟毛属于有机物,经历百年之后势必因为氧化而失去原本的光彩。我们现在见到的老点翠首饰多是清宫首饰,而这些年代相对较近的清宫首饰,上边的鸟毛也有许多已经脱落了。
▲清宫旧藏首饰,露出金属色的部分都是鸟毛脱落的部位
其次,赴华的葡萄牙使臣皮列士的《东方志》提到,明代的中国人喜欢从东南亚进口颜色艳丽的死鸟,用来装饰首饰。可知当时鸟是以尸体的方式运到中国的。因而,活拔翠鸟毛的说法是站不住脚的。
▲
老点翠软翠发簪
材质:软翠、银鎏金簪
规格:2*5.5cm*7
历史上,不少帝王也认识到了点翠这一工艺的残忍,曾下令废除。如《宋史舆服志》:“郭天信乞中外并罢翡翠装饰,帝(宋徽宗)曰:‘先王之*,仁及草木禽兽,今取其羽毛,用于不急,伤生害性,非先王惠养万物之意。易令有司立法禁之。’”
▲
老点翠软翠莲花花片
材质:银鎏金、老红宝
规格:12*5cm
清末民初,点翠工艺已由烧蓝工艺取代。年,中国最后的一家点翠工场终于关闭,原因是点翠翠羽鸟毛已经绝市。
现在我们能够买到的点翠首饰,大多是用染色鹅毛代替的,也有使用孔雀羽或蓝色缎面丝带代替的,加上现代的处理方式,几乎可与真品相媲美。
点翠的工艺不会失传,翠鸟也不会再受到伤害,相信这是最完美的结局了。
-END-
古瓷片收藏,触摸瓷器的第一步
▲点击图片查看原文
你可能没听说过他,但他其实是西方公认的世界级大家
▲点击图片查看原文
不戳戳右下角,怎知你有“在看”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