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米东区红柳村附近的乌鲁木齐石化净水库已然成为鸟儿的乐园。近年来,在打好污染防控攻坚战中,米东区*府与乌鲁木齐石化公司联合治水净水,让乌石化净水库不仅变成了珍禽的乐园,更成为了生态环境改善的福地。红柳村距离乌鲁木齐市中心55公里。在当地村民的带领下,记者驱车来到了乌石化净水库。水库紧邻红柳村,周围是长满了红柳和梭梭的戈壁,远处是甘泉堡工业园区的企业。乌石化净水库占地余亩,平均年蓄水万立方米,主要存储乌石化公司经过净化的中水。记者走近水库,听到婉转的鸟鸣声响起。放眼望去,水库中间生长了10余处茂密的芦苇丛,成群的水鸟在水面上觅食、嬉戏。米东区水务局水管站综合管理办公室主任聂勇强说:“它在年建立,米东区一共有9座水库,这个石化净水库属于米东区的小微型水库。”近年来,我市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牢牢守住生态的红线,执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以最严格的工作标准持续推进“蓝天、碧水、净土、洁城”四大行动,加快再生水管网及配套设施建设,建成区污水处理率达98.5%、再生水回用率达28%,基础设施综合承载能力不断增强。作为乌鲁木齐水库最多的区,米东区*府严格落实河(湖)长制工作要求,加快建设河湖生态恢复治理项目,为我市的天蓝地绿水清作贡献。乌石化净水库的生态改善,是各级*府和乌石化企业双方努力的结果。作为乌石化净水库的水源单位,乌鲁木齐石化公司从源头上严控标准。乌鲁木齐石化公司质量安全环保处处长杜文强说:“从‘十二五’‘十三五’以来已经投资2亿多元,先后建成了立方米的污水处理设施,还有污水提标设施。通过污水的分质处理实现达标排放,每年的排水量从最早的多万立方米,现在陆续降到了余万立方米,污水的实际的运行指标远远低于标准限值的要求。”市区两级生态环境部门也加强了对排放源头及水库水质的监管,实现了24小时在线监测。市生态环境局米东区分局局长*新江说:“乌石化净水库的水质逐年在改善,同时全区随着污水管网的完善、污水处理厂的提标改造,米东区的水环境水污染治理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水质逐年在改善。”米东区乌石化净水库管理站站长魏玉发说:“经过这些年的治理,环境特别好,鸟也来了,水库里的鱼也多了。”魏玉发说,库区常见的鸟类有大白鹭、大天鹅、白鹤、绿头鸭等20种。其中,大白鹭和天鹅是从年才开始见到的。水库中还有高原鳅等野生鱼类。一池净水带来的生态改善,红柳村的村民感受最深刻。这两年,村里种的树越来越多了,风沙越来越小了,前来观赏鸟、看风景的人越来越多了。红柳村*总支书记木哈买提哈力木·海沙说:“从小我就是在这长大的,这个水库的环境越来越好,看到这个变化我们特别高兴。”近年来,我市逐步实施禁牧休牧*策,为了保护水库及周边的生态环境,红柳村实行全面禁牧,村民彻底结束了游牧生活。村里打算组织有条件的村民开牧家乐农家乐,既保护水库及野生鸟类,同时让村民吃上“生态饭”。
红山快评
企业尽责提标改造,*府尽职监管治理,合力让乌石化净水库的水质逐年得到改善,兑现还当地村民一池净水的庄严承诺。
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三次中央*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决守住生态保护红线,统筹开展治沙治水和森林草原保护工作,让大美*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
近年来,我市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依法清理饮用水源保护区内违法建筑和违规排污;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建设步伐;推进污水处理设施升级改造,提升城市污水处理能力;严控工业污染源,加强工业园区以及重点企业及周边土壤的环境监测、监管和防治。
乌石化净水库是我市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一个缩影。
建设一个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我们一定站在造福子孙后代的高度,持续发力,久久为功。我们相信,经过我们的共同努力,大美*的宏伟蓝图一定能够早日实现!
来源丨乌鲁木齐广电融媒体中心、“乌鲁木齐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