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瓜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让太阳再照最后一次吧童子童课诗孩子童诗选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的忌口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so_5546404.html

这是“闫超华童子童诗课第二期”第五次课(主讲人:童子老师)关于“死亡”主题的孩子们的童诗创作。2月1日授课,2月11日后开始呈交童诗,童子老师逐一点评,这是一次重要的童诗实验,也是让孩子们参与生命讨论的一次尝试。

童诗不是语言,而是语言延伸的魔法。每一首童诗都有自己的生命语境,包括语言的死亡和生长,一如生灵世界。孩子们从语言中醒来,带着飞翔的姿态,邀请我们重新参与他们的诞生。

——闫超华

我消失以后

橙子7岁

我是快要消散的梦

听见快凋谢的星星说着话

看见榛子果树捧着凋萎的粉花

我骑着萤光般的*

牵着晨光

等待着

大地抖动(橙子说是抖qiao)

我变成

星星

我消失以后会到哪里

橙子7岁

巨龙吞了夜

星星不再发光

圆鼓鼓的饺子吓得

蹦到了宇宙

发现

宇宙的森林里

开满了

晶晶亮的鲜花

这便是

我消失后

要住的地方吗

童子点评:《我消失以后会到哪里》这首觉得写得比较自在,是孩子气的设想和发问。最后一句的发问比前面的想象更有意义,因为反应了孩子最终怎么看待这个问题:消失后仍然存在,仍然会在一个新的地方。

桃花开了

小六

粉色的桃花儿开了

天空呦披上了浅浅的蓝纱

最早的发现者

一只小小的长嘴翠鸟

它从厚厚云层中探出脑袋

“哟,春姑娘下凡了”

在开出三色堇的银河畔

喜鹊的孩子们正在编花篮哩

一篮留给七月的织女

一篮给春姑娘做嫁妆

粉色的桃花儿开了

天空呦披上了浅浅的蓝纱

二○二○年六月

小六

手里的风车吱呀呀地转

谁家的童年在歌声中滑过

六月的雨甜甜的

和着快乐

降落在每个孩提的酒窝

童年是鸟巢

童年是一湾河水

童年是酿在酒窝里的甜酒

六月的孩子

踩着向阳的花儿

讲述一树一树的传奇

童年是启明星

童年是你我的弓箭

童年是未来的六月

丰收的童话

小六

含苞的丝瓜

是个故事大王

翠绿的苞蕾

保存着一个个活泼的故事

待到夏天的阳光

为丝瓜裁剪出小喇叭

蚂蚁把国王的新衣送给了蚁后

瓢虫把丑小鸭讲给孩子听

我把民间故事

悄悄塞进萤火虫

橘*色的灯笼里

让它把故事带到每寸角落

童子点评:第一首诗挺可爱的。三首都是优美的风格。

时光地图

陈可馨11岁

当你慢慢老去的时候

脸上布满皱纹

皱纹坑坑洼洼

成了一幅

地图

这幅地图

带你敲开了心门

才发现

原来心

也起了皱纹

陈可馨11岁

老人提着用紫罗兰做的小灯

拖着长长的破布衫

一步步走向飘渺的楼梯

接着一个又一个老人出现了

他们走过的楼梯

在渐渐消失

紫罗兰的香味

也飘走了

留下的

只有空洞的

梧桐树

死亡

陈可馨11岁

风开始跳舞

叶片套上了橘色的大衣

抖了抖身子

慢慢

慢慢飘落

它落到土地上

呼吸

渐渐

被青草淹没

请让太阳

再照最后一次吧

童子点评:如果前两首的情绪比较平铺直叙的话,最后这首就更加能够感动人心。尤其是结尾这句:“请让太阳再照最后一次吧。”这是很有情感的祈求。这节课的作业不只是可以写死亡,也可以写衰老,衰老和死亡不一定相连,但关系总是比较亲密的。只写怎么面对老年也是可以的。第二首诗是很完整的,但是这种情绪适合写出来,不适合公开,可以作为自己的私藏文字,比如像日记里的这种东西,看能起到情绪的宣泄,但不一定需要给别人读到。

死亡

顾惜语10岁

死亡之神

在头顶盘旋

一瞬间

灵*飞升

身体轻盈

像纸一样

穿过金色的麦田

飞越蓝色的海洋

轻抚柔软的白云

时间的指针已被风

温柔地折断

童子点评:孩子应该也没有经历过这些,还是很温暖的,对死亡的感受不深,或许也是件好事,还没有被这种人间的悲苦折磨过。结尾这句是挺不错的。前面的句子基本上是凭着想象去得到的,最后这一句的话就有一些情感的力量。

死亡是一辆列车

李子远妈妈

只是,它从不告诉我们

什么时候抵达

在麦田和田野行走

也从我们窗前经过

它有时,将影子

拖得哗哗作响

让我以为那是一条光

有时,它老远就发出

黑漆漆,哐当哐当的声响

那些响声,将我身体的黑暗

一点点推开

又一点点

退回,填满

它不慌不忙

允许星星、落叶、蝴蝶、猫、孩子

花朵、醉*、乞丐或

什么国王

上上下下

它的目的不是停驻,是经过

是将我们一生落下的

尘土、羽毛和气味

打扫带走

妈妈的菜地

李子远妈妈

妈妈要去北京过年

她担心我没菜吃

于是把春天要吃的菜苔、

葱蒜、芹菜、土豆、莴笋

辣椒

都种好了

只等雨水一来

只等阳光一来

只等春天一来

菜园里,就都满满的了

可是,在妈妈转身的那一刻

我突然想起,别离和死亡

会不会像这春天的菜地

满满的,绿油油的

却又是空荡荡的

那一刻

我的胸口

有一条闪电经过

慢一点

李子远8岁

慢一点,

妈妈的爱

会不会比夏天的阳光

还多一点?

慢一点

是不是可以把春天

过两遍?

慢一点

是不是可以让快乐

长胖一点,再胖一点

这样,即使死亡来敲门

也能压住

内心的闪电?

所以,无论如何

从今天开始

慢一点,再慢一点吧

死神经过的时候

李子远8岁

死神经过的时候

所有的雨滴都闪了一下腰

黑夜哈出一口冷气

我没敢出声

我知道

又一个灵*

回家了

童子点评:妈妈写的这两首都比较像在自言自语,可能需要再精炼一点,或者是说再多思考一点,现在是一个平铺直叙的讲述过程,思考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掘。孩子的这两首比较简单了些,有一点点要针对这个内容写作业的感觉,而不是切身体会的很有自我情感体验的表达。

你就是世间万物

展展妈

天幕垂落

暮晚的气息含着那些四季的气息

所有的离去

凝成一团琥珀色的太阳泪滴

世间万物清晰

而模糊

我身后的影子越来越孤独

越来越漫长

自从永远失去你

从不曾失去你

我知道你跟随着我

许久

就是世间万物

童子点评:这首和上一个妈妈的写法有点不一样,上一个妈妈是就事叙事、娓娓道来的自言自语,而这首是由情引情,来自情感深处娓娓道来的自言自语。是两种风格的写法,第二种读起来会觉得感染力更强一些,因为它有一个浓缩加工的过程,读起来精炼了许多。只是标题和结尾这种对应太直白了,会削弱结尾带来的震动。结尾表达的意图是明显的,我觉得还可以再仔细思考,表达得更为诗性一些。

春天

朱莉雅10岁

一粒种子

被黑黑的土壤

埋葬

死亡

开始萌芽

抽出嫩绿的叶子

开出紫色的花

原来

死亡是绿色的呀

也会长叶子

也会开花

朱莉雅10岁

我喜欢画画

画一个小姑娘

画一个小男孩

画一只小奶猫

画一棵开满鲜花的树

画一个指针指向七点的钟表

再画下一个现在的我

在我的画里

猫永远都是小奶猫

树永远都开满鲜花

时间永远是七点

也永远是那时的我

时间和我

朱莉雅10岁

我的时间和我

同时诞生

它像我的影子

和我在一起

即使看不见

也陪在我身边

我们一起玩耍

一起长大

我们都会长出皱纹

拄着拐杖

颤颤巍巍

当有一天

我睡着,不再醒来

我的时间

也会睡在我身边

永远

永远

不见了

莉雅妈妈

湖里的冰

不见了

我能听到

它身体里的钟表

嘀嗒,嘀嗒嗒的

声音

那是坏了的时间

它的胡须里

长满了星星

尾巴也停止了摇动

绿头鸭

用嘴巴衔来一朵阳光

湖面

铺上了一层春天

冰不见了

在春天的

身体里

变得很软很软

童子点评:《春天》这首,用埋下种子这样的行为,替换埋葬死者的概念,写的是轮转的生机。死亡是绿色的这一句不太贴切,毕竟写到花了。“xx是xx”这种表达可以尽量去掉,只用叙述。《画》这首不错,朱莉雅的诗习惯从一个角度切入,引出思考的东西,这种写法比较常见,缺点是不太容易写出新的内涵。比如《画》这首,读起来是完整的,但就是会觉得熟悉,因为不是很特别的发现,可能是许多人已经写过的内容。

夜晚的秋叶

王泊然10岁

一片

两片

夜晚的叶子无声飞下

三片

四片

叶子们纷纷离开了家

五片

六片

它们笑着面对死之神

七片

八片

为母亲贡己的是英雄

九片

十片

无人叹息

也无人伤心

没有一人

停下欣赏

叶子也想像他们一样

夜晚归家

叶子是生命

王泊然10岁

一片叶子

代表

一个人的一生

当它落下

就是

星在慢慢坠落

花蕾的愿望

王泊然妈妈

如果可以

我想成为小花蕾

只是颗小花蕾

不开花

可以一直期待

开花的模样

被爱的心情

如果开花

只能等待凋零

离开的心

会很痛吧

童子点评:这里面,第一首比较好一些,“贡己”这个词是自造的吧?尽量先不创造词汇。“数着叶子成对落下”,同时代表了思考的叠加,形式是不错的。

后来

展展妈妈

后来

风就变老了

它的皱纹

不长在它的脸上

好看地长满大江

而后南北

所有的湖泊

所有的小河大河

都有它线形的故事

可是

后来

风一过

便没有了风

要知道

后来啊

风老了

只是偷偷变小了

乘一张树叶

乘一朵羽毛

乘一团蒲公英

纷纷降落在

这大地上

洞穴般的

神秘摇篮里

童子点评:用自然之物拟人总是比较难的,这里面的风有一些亲近,也有一些矛盾,衰老的风可以看作经历过的人的灵*吧。

好朋友

马诗岚10岁

生神和死神

是好朋友

他们离得

很远很远

几乎看不见对方

他们每天的工作

就是生神将一个生命

扔给死神

死神要很长时间

才能接到

童子点评:这个写得有趣,换个方式讲述死亡是什么,挺异想天开的。如果除了这种“客观”之外,加入自己情绪的表达,会让它不止是一个点子,更会成为一个感受。

写给死亡

李秦冀10岁

死亡这个词

让我害怕

我不想写死亡

它就像

作业写不完时的绝望

童子点评:我小时候也想过怎么描述对于死亡的感受,发现很不容易。有一种灰色的、毫无生机的、令人手指发凉的感觉。用写不完的作业,也算一种很特别的表达,很真实。

生命尽头

秦冀妈妈

这是一条孤独的路

谁和谁

在路上都无法相逢

时间在路的终点等着

意外总想抢在它的前头

时间种下思念

像百合花忧郁地开放

意外长出荆棘

赤裸着胸膛经过

总要刺出鲜红的血来

童子点评:这个是比较常规的心理体验,表达中规中矩,很可以了,因为这个主题引发的自然感受就是这样吧。除非换个角度,可以更多一些对自己的开解。写这个主题,就是为了让大家和衰老死亡有个直面的交流。

如果衰老

李子远妈妈

如同秋天的树叶

不可避免地

干枯卷曲

变脆

直至碎成

粉末

那我祝福

每一片叶子

都能成为

大地最坚实的一部分

在春天

波光粼粼地

醒来

铺满樱花的小路

李子远妈妈

通往森林的路

雪白的樱花成片聚集着

像海洋一样动荡

汽车开过的时候

只有寥寥几片

忽闪忽闪飞起来

像大海里挣扎的蝴蝶

更多的待在原地

一片一片地颤抖

像迎接一个巨大的幸福一样

迎接灾难

我们的汽车

一无所知地碾过去了

一定还把什么东西

也一并碾过去了

森林里

李子远

森林里

每一块石头

每一只鸟儿

都生长着树叶

就算冬天到了

它们也要把光

藏好

继续

童子点评:《铺满樱花的小路》这首,过于美的东西真是太难写了啊,因为它自己已经足够美了。像迎接幸福一样迎接灾难,是很主观的表达,这里就是看作者自己怎么理解它了,结尾的汽车碾过,其实暗含一点批判吧,我觉得,这个批判是比较即时的感受,所以乍一看会觉得有同感,但是回味又觉得还是有点不足,会缺点什么。

衰老在死亡里

杨沛雅8岁

一圈一圈的年轮

圈出树的青春

一波一波的皱纹

浪出生命的花朵

只为让

衰老

在死亡里漫游

如果死了

杨沛雅8岁

如果死了

就会飘到

云朵上

那座城堡一样的天堂

被月亮

送去浩瀚的太空

停驻在

一颗流星上

然后

穿越太空的上层

消失不见

或者

变成陨石

回家

童子点评:嗯,语言精简多了,意思就显得更清澈。《如果死了》,孩子避开了主语“我们”,估计因为心理还有障碍,不愿意写出来,加上主语的话,标题和句子会更直接。

彼岸星

尚亦乔12岁

地球上最长的路

便是通往彼岸之路

它在天空中回旋逆转

如同另一条

飘扬的银河

灵*穿过永恒沉寂的屏障

张开虚无的双臂

拥抱那无尽的星光

璀璨与自身融为彗尾

在跃向生之彼岸的最后一刻

给地球献出最后一缕光芒

童子点评:这首诗关于死亡的思辨用形象的文字传递出来,彼岸之路如银河,灵*穿过静寂融入星光,有点儿“悲欣交集”的意味。结尾回身的最后一缕光芒,可以看作一种不甘的悲壮吧。这首关于死亡的心理刻画是细腻的,也能代表对于死亡的普遍态度,希望它是宁寂的去处,是人生悲壮的结局。

去世的诗

哈哈5岁

人去世了

就去了天堂

被子不许盖了

钱也不许花了

沙发也不能坐了

鞋子和衣服也不能穿了

天上有一个大王

大王不许他们这么做

巨大的拥抱

哈哈妈妈

云朵散去了

云朵去了哪里?

一个巨大的拥抱

零零散散地被天空抱走了

花朵凋零了

花朵去了哪里?

一个巨大的拥抱

深深浅浅地被大地抱走了

妈妈睡着了

妈妈去了哪里?

一个巨大的拥抱

轻轻缓缓地

妈妈被佛陀抱走了

一个巨大的拥抱后

云朵,花朵和妈妈

都变成了刚出生时的样子

童子点评:这首诗情感比较到位,用词比如“巨大的拥抱”,“死亡是抱走了”,都很特别,“抱走”比“带走”更令人情感接受,但又不歪曲真实。诗就是这样用心灵最能接受的方式表达熟悉的事件。只是结尾我觉得还可以斟酌。

疑问

童子

去哪里啊?

蝉蜕问蛛丝

去哪里啊?

鸟的影子问鹿的影子

去哪里啊?

白色的风

问绿色的牵挂

去哪里啊?

*昏问着落日,落日问着故乡

故乡踯躅不定

没有回答

于是我回到

又小又旧的故乡的怀里

轻声问道:

妈妈,我们去哪里啊?

绿青蛙

闫超华

池塘边死了一只青蛙

死去的

还有它的一件绿衣

和水仙的嗓音

死亡在它小小的骸骨上

静静地躺着

死是寂静的

循着气味

戴着圆圆的黑斗篷

一只苍蝇飞了过来

它轻轻地亲吻

像一枚雪白的勋章

直到,青蛙的灵*

从它的身体里跳了出来

莲叶开始变绿

无数粒小星在上面滚动

又滑落明亮的水中

-11-10下午云南保山

闫超华和童子

注:以上插画选自日本中田郁美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