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天气转暖、冰雪消融,沙坡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迎来了大批候鸟。近日,保护区管理局利用人工监测和视频监控重点对保护区内荒草湖、腾格里湖、小湖和孟家湾水库等湿地候鸟迁徙及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进行了监测。
通过监测,在保护区内小湖首次发现斑头秋沙鸭50余只。斑头秋沙鸭,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属雁形目鸭科,中型水鸟,体长一般在40厘米,主要以水中小鱼、软体动物为食物,是一种比较美丽的观赏类水鸟。通身羽毛黑白相间,胸腹部有两道环形黑色条纹,恰似“坠链”,雄鸟的黑色眼罩就像是长了熊猫眼,因此又被人们戏称为“熊猫鸟”。
根据资料显示,斑头秋沙鸭在中国仅繁殖于东北呼伦贝尔盟大兴安岭,越冬在东北吉林松花江、辽宁鸭绿江和大连湾,河北保定和东北部沿海,*河流域、*西部、长江中下游,洞庭湖以及东南沿海和台湾等省。斑头秋沙鸭在年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年又被列入新发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
监测中还发现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白尾海雕5只,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大天鹅40只,另有白鹭、苍鹭、灰雁、渔鸥、红嘴鸥、绿头鸭、赤麻鸭、骨顶鸡、斑嘴鸭、赤嘴潜鸭、普通秋沙鸭、鹊鸭、白眼潜鸭、赤膀鸭、翘鼻麻鸭等鸟类群。
近年来,沙坡头管理局不断加强保护和生态监测,为鸟类迁徙繁衍栖息营建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野生鸟类在此停留休憩,与往年相比,无论是品种还是数量都有所增加。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