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瓜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翠鸟展翅飞翔文刘武德 [复制链接]

1#

《翠鸟》展翅飞翔

文/刘武德

《翠鸟》的作者陈益清(笔名菁莽),86岁高龄时,于年3月13日坐化成仙,与他创作的《翠鸟》一同飞上天堂,永远地告别了他热爱的世界。

他的童年是在广东一个秀山丽水环抱的小村度过的。那时候村边树木苍翠,走进林间,就能听到百鸟欢歌。春天的田野葱绿盎然,村前溪水欢快地奔流,许多不知名的小鸟自由飞翔,时高时低,高时钻进云层,低时从头上一掠而过。

少年菁莽喜爱大自然,尤爱小鸟。他经常和小伙伴去那如茵的草地戏耍,追逐鸟飞,逗引鸟鸣,与鸟同乐。

他欣赏鸟的美丽体态与轻捷飞姿。云雀、喜鹊、燕子、画眉鸟、布谷鸟、白头翁……鸟的身躯是那么小巧玲珑,细瘦而不干瘪,丰满而不肥胖。它们落在树上、草丛、田头,有时三五成群,有时成百上千,一哄而起,转眼便无影无踪。

他醉心地倾听众鸟和谐的大合唱,有的婉转,有的清脆,有的嘹亮,有的圆润……在倾听中情不自禁地将两个手指放进嘴里,模仿鸟叫,久而久之,这仿叫声居然与鸟鸣声浑然一体,组成一支美妙的乐曲,在大自然中回荡。

他更细心地观察多种鸟的生活习性和生长特点。什么鸟在什么地方构巢安家,什么鸟喜欢飞到什么地方去觅食,什么鸟如何防御什么天敌等等,他都了如指掌,弄不清的便去问父母和村里的老人。常在鱼塘边芦苇丛中跳荡飞行的小精灵翠鸟是他最熟悉不过的了。所以后来他说,那形体,那色彩,那动态,已在他心中凝成了一首诗。

少年菁莽长大了,离开了乡村那鸟的世界,可是鸟儿俊俏的身姿,悦耳的鸣唱,始终伴随着他。那一幅幅灵动的小鸟画图时常诗意般浮现在眼前,让他激动得不能自已。20世纪60年代初,他含情挥笔写下《翠鸟》,并在《少年文艺》上发表了。

20年后《翠鸟》跨入国家教材的行列。时至今日,几十年过去,教材变了又变,课文换了又换,《翠鸟》却一直欢快地鸣唱。数以亿计的小学生读了《翠鸟》,都爱上了活泼机灵的翠鸟!

如今,陈益清先生和他创作的《翠鸟》一同飞上天堂,我以一首小诗《生死同翔》深切缅怀。

一只翠鸟,

牧童年代结下的伙伴,

在自己心里深藏,

时光流彩,

从笔下佳作展翅,

任其自由翱翔。

飞进少年文艺期刋,

飞进语文教本,

飞进求知课堂,

飞进天下孩子的心坎。

陈老寓意深远:

要写好翠鸟,

首先要有爱的情感,

仔细观察后,

才挥笔流暢。

写作任何事物技巧都一样。

老先生创作良知就是如此简单,

让孩子们领悟,

从中获取写作引路的灯光。

今天四方亲友会聚回归园,

送别无疾而终的陈先生。

抬头仰望晴空,

只见翠鸟与先生向着天堂同翔!

(作者刘武德系江西省特级教师,原吉安市教研室主任、教育期刊《新小读者》执行主编,编著教育专著多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