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瓜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听故事神笔马良音频二年级必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的发作原因主要有什么 http://m.39.net/pf/a_7465523.html
点击到另一版本神笔马良开头在《三国志》的《蜀志》里,有《马良传》。这马良可是个名人,和这《神笔马良正传》里的马良,一无干系。虽然同名同姓,纯属巧合。我想,给马良起名的人,未必读过《三国志》。《三国志》是历史书,就是说,三国时代,真有一个叫马良的人。我们说的马良,是个山乡里的野孩子,既贫且贱;所以,什么“史”,什么“记”,都没有这个马良的份。其实,在山乡里,我们说的马良,似乎大大超过三国时代的那个马良。在山乡里,谁知道三国时代的马良?却有许多许多人知道这个马良,许多许多人会讲神笔马良的故事。许多地方,许多人,一说起马良,都说马良还在,有的人还有名有姓的说出谁谁谁见到过马良。马良,活着,活在人们的心目中,活在人们的故事里。山乡里的父老兄弟们,非常崇敬他。有人问:马良是哪朝哪代人?我曾经考证过,也说不清楚了。因为人们在说起马良的故事时,总是这样开头:“很早很早以前。”或者索性说:“谁知道是哪一朝哪一代。”总之,是从前的人吧!有人问:马良是哪个地方的人?我曾经考证过,也说不清楚了。因为人们在说起马良的故事时,都是这样肯定:“就在俺这山区里。”或者索性说:“我们老家那块地方。”好像,马良和谁都是同乡似的。余生虽晚,可亦是山乡之人,从小就听说过马良的故事,十分喜爱,稍稍识字,就广为搜集、记录。抗战时期,家乡沦陷,我流落于后方,和各色人等都有接触,我搜集、记录了许多许多故事,包括神笔马良的故事。我曾认识一位卖笔的手艺人。他说,他原是一处制笔作坊的工人,因为战火南烧,作坊倒闭,他失业了,老板发给他许多笔,他一路卖,一路回家。他头戴斗笠,背着一个蓝布大包袱,和我同行。他告诉我,他一路过来,被“中央*”扣住过,也被“和平*”扣住过。“中央*”说他是“和平*”的间谍,“和平*”说他是“中央*”的探子。他什么也不是,一点也不害怕。我问他是怎么逃出来的。他呵呵一笑,回答说:“我有笔啊!”笔,怎么能帮助他逃出来呢?他没有说。他的笔故事,和他包袱里的笔一样多。我们一路走,他一路卖,一路说。他卖不完笔,说不完笔故事。有时,一支笔上掉下来一根笔毛,他也能说出一个长长的故事来。当时,我还真想过,这人会不会就是马良呢?那天,我们一起宿在山下的一个小客店里。我清晨醒来的时候,不见他了,只发现在我的行箧里,多了一支笔,这是他送给我的。从此,再也没有见过他。那支笔,虽然不是“神笔”,可我仍把它当成是马良送给我的神笔,一直好好珍藏着。我知道他没有念过书,故事也都是听来的。因为七传八传,讹误也不少。有的明明不是马良的故事,譬如江郎的故事、张良的故事、王冕的故事、吴道子的故事,他也弄到马良的头上来。自然,许多笔故事,是没名没姓的。大概,马良算是个“作科犯上”的人。那时候,说他的故事,是会惹祸的,所以变的变,改的改,用什么名字的都有,真真假假,假假真真,也很难弄清楚了。确实,以前,每朝每代,都有人不喜欢马良的故事。因为很是奇怪,这些故事,元朝的人听起来好像故事发生在元朝,明朝的人听起来好像故事发生在明朝,清朝的人听起来好像故事发生在清朝。据传,每朝每代的小民百姓,却都非常喜欢马良的故事,常常给他们的儿子、孙子们讲。不讲,好像比什么还难受。讲了,孩子们记住了,似乎了却一大心愿。所以,神笔马良的故事,得以一直一直传下来。许多父老兄弟,一次次给我讲述神笔马良的故事。我给许多少年朋友,一次次讲述神笔马良的故事。现在,我已年长,也学得了一些编织文字的基本功夫,就将这许多搜集、整理来的故事,区别真伪,去芜存菁,加以梳理,略作点染,一以贯之,用当年那位制笔手艺人赠我之笔,写成这部《神笔马良传》,把这位山野间少年人的前朝旧事,一一介绍给今日少年朋友们。诸位,且让我慢慢从头叙来——1.笔架山下从前,有个孩子名字叫马良。他住在村口的破窑里。父亲、母亲早年死了,靠自己打柴、割草过日子。天底下,穷人是一家,村里的人们常常接济他,帮助他,照料他。那些伙伴们,一个个待他都像亲兄弟。马良从小喜欢画画,在地上爬着的时候,就爱拿块石头,或者抓根木棒,在泥地上胡乱地涂一气。直的、横的,圆的、方的,谁知道画的是什么。长大了,他很想学画画,可他哪有钱去买笔呢!他们这个村子里,家家祖祖辈辈都是种地的庄稼人,也没有一家有笔的。马良多么想自己能有一支笔,一支属于自己的笔啊!他们村后的大山,虽然光秃秃的,都是砂土岩石,并不长树木花草,但它的形状十分奇特,三座山峰,并列一排,像个“山”字。来这山上游历的人说,那个造字的古人,准到过这里,不然怎么造出个“山”字来呢?这三座山峰,很高,要攀上这三座山峰,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山,没有什么经济价值,不能种植庄稼,村里的人们砍柴割草,都要到很远的地方去。可是,这山,远远一望,背衬蓝天,恰似一个赭色的大笔架,煞是好看。这大山,给了大山的儿子马良以大山的性格。他像大山一样的倔强,不畏惧困难,想做什么,一定要做成。他不懂得阿谀、奉承,做什么事,都是一往直前,遇到阻挡,都不回头。他虽然和大山一样贫穷,但他和大山一样屹立着,挺着腰杆子做人。他以大山的儿子为荣。在他们村子东边远远的地方,有一座古寺,古寺后面山丘上,有一座砖塔。年代很久了,由于经历了火灾,塔身只剩下一个褐色砖块砌的壳子。奇特的是,塔尖上长满了许多树,大概是鹰鸟衔上去的种子,年深月久,长成了大树。大树枝丫伸开,叶子浓密,这塔远远望去,很像一支大毛笔。塔身为笔杆,塔上的树枝则是笔头。最凑趣的是,塔顶的树木中,有一棵是枣树,秋高气爽,枣子成熟,鹰鸟啄食,四散飞落,宛如笔尖饱蘸颜料,向广袤的天穹洒溅出星星朱墨。如果说,大山的性格就是马良的性格,那么,这塔给了马良以志气。塔尖高耸刺天,马良志气凌云,他多么想把这塔托在手上,挥舞它,像挥舞一支笔,在蓝天上,用绚丽五彩的霞光作画,描绘一幅幅优美的理想画卷。村子里有个传说,每隔三百年,哪一天,哪一刻,天要开眼,照在塔上的阳光会突然特别强烈,使塔的黑影投到远远的高山山峰之间,似同一支笔,搁在笔架上。据称,如果在这刹那间,有谁能抱住这黑影投射成的笔,他就会成为一位很有才学的人。可是,村里年岁再大的老人,也没有见过这三百年一逢的开天眼,也不知道哪一年发生过这奇迹。因为他们村子里,世世代代,都是泥腿子,捏泥巴的,从没听说出过一位有才学的拿笔人。稚年的马良,一次次,去攀登村后的高山。他爬上峰尖,坐在只有桌面大小的峰顶上,遥望远远的那座古塔和东方冉冉上升的太阳。他多么希望遇上开天眼,太阳光突然明亮起来,将塔的黑影投射过来,让他一把紧紧地抱住它。许多个清晨和午后,他满怀希望地上山,却每回都是怅怅地回来。他很想有一支笔。2.判官和魁星有一回,他听人说城里城隍庙的判官有一支笔,他就一个人赶去了。他来到那尊判官像的前面,只见判官的左手拿着本簿子,真的,右手高高地举着一支笔。他呆呆地看了一会,就鼓足勇气走上前去,请求说:“判官爷爷,你能把这支笔借给我吗?”判官爷爷不动声色,像是没有听见他的话。只见对面走过来一位老人,捋捋白胡子,代为回答说:“傻孩子,判官爷爷的笔,怎么能借给你?你没看见他手上拿着本生死簿吗?人一生下来,他就要记下,该什么时候死……”马良是个孩子,他不明白,问:“人,怎么都要死呢?”那老人笑笑说:“要是人不死,那些坏人,恐怕要更凶啰。好心人的日子更没法过了哟!”马良还是不太明白老人的意思,眼睛直眨巴眨巴地望着判官手上的那支笔。过路的老人,笑笑说:“你这孩子八成想借笔学画画吧!”马良叫老人说中了,欣喜地说:“是啊!我想有一支笔,我很想学画画。老爷爷,你说能成吗?”老爷爷摸摸马良的头,鼓励他说:“能成,不过你要经过一番努力啊!——你要笔怎么去向判官爷爷要呢?你应该到那边文昌庙,去求魁星菩萨。”马良看了看判官爷爷那张严厉的黑脸,不敢多说。谢过老人,便到前边文昌庙去找魁星了。魁星那模样,好吓人哟!一只脚踩在一条大鱼的头上,一只脚踢着一口斗,果然手上拿着支大笔,笔尖几乎碰得着过往人们的额头。马良战战兢兢地走上前去,向魁星磕了个响头,说:“魁星菩萨,你的笔能借我用用吗?”魁星的脸铁青铁青,双眼眼珠都突出来了,没有回答他。马良连说了三遍,魁星没有什么反应。他便大着胆,爬上那条大鱼背,伸出手去,取下魁星手上的那支大笔。这笔就取下来了,他很高兴,可仔细一看,原来这笔是泥做的。一碰,泥掉下一块,露出里面的竹签。泥笔,又有什么用呢!他只好将这支笔,又照原样塞进魁星的手中。这时,又有一个老人走过来,捋捋白胡子说:“你这孩子,你想有支笔,魁星菩萨会给你的,你怎么可以自己随便去拿他的笔呢!”马良瞧瞧魁星那愠怒似的神色,心里有几分不安,赶紧鞠了一个躬。说了句:“魁星菩萨,对不起,我太想有一支笔了。”说完,他一溜烟地跑回村子去了。马良很想有一支笔。一天,他突然想,没有笔,为什么不自己做呢?他到竹林里截来几节细竹子,这便是笔杆了。可笔头怎么做?他愣住了。他一会儿剪东家羊的毛,一会儿剪西家牛的毛。没几天,笔没做成,村子里的羊呀,牛呀,都给剪得花花斑斑的了。村里的乡亲们不明白,都说马良这孩子怎么不学好,瞎胡闹,变得淘气不招人喜欢了。大家不让马良再去剪羊毛牛毛了,他就剪自己的头发。可一把把毛,一把把头发,这个孩子怎么也做不成一支笔啊!马良又感到惘然了。3.门槛很高很高一个伙伴,知道马良想拥有一支笔,可是他没有办法帮助他。这位伙伴不知从哪弄来一株木笔花,送给了马良。马良将它栽在窑洞门外向阳的坡地上。木笔花很快成活了。又一年过去了。就在一个严寒还没有完全过去的立春日,木笔树上,一支支笔似的紫色的花蕾,从枝干里伸出来了。没过几天,紫白相间的木笔花开了一树。从树下走过的人闻到这股淡雅的清香味,都说:“木笔树开花了,马良马上会有一支笔了。”马良很高兴。春天很快来了,天气暖融融的。他常常站在木笔树前面,自己跟自己说话。“可是,这木笔花,好看不中用,不能当笔使啊!要是这些花都是笔,那该多么好啊!”马良在困惑和希望中,渐渐长大了。他天天都想着能有一支笔。他太需要有一支笔了!一天,他挑着一担柴,路过一个财主家的庄园。这位财主的祖上是朝廷的大官,后来告老还乡,在这里购置了千顷良田,建造起这座大宅院。财主在庄园的侧门里面盖起一个画馆,从京城延请来一位画师,教自己的孩子学画画。这位画师本是个破落子弟,虽然画得一手好画,但在人才济济的京城,他只不过是个不入流的无名之辈。他知道这位财主,家产雄厚,在名镇大邑都开有店铺,并且在京城有许多做官的亲友。他在衣食不周、一筹莫展之时,找到这位大靠山,对主人自然十分忠心,极力巴结。他虽说是请来教画画的,但很快成为财主的心腹。财主信任他,他卖力地为财主效劳。庄园的侧门打开着,马良放下柴担,踮着脚往里张望,只见一位尖下巴、有几根山羊胡子的小个子画家,手上拿着一支笔,一边在纸上画着、画着,一边教孩子们画画。马良看那画师画得实在好,孩子们跟着他一笔一笔地画。他羡慕极了,心里痒痒的,真想跑进去,求那画师收下他,让他学画画。马良又一想,自己是穷人家孩子,有钱人家庄园的“大门槛”,很高,很高,他的腿再长,也跨不进这“高门槛”啊!他直愣愣地看着,那支笔,在画师的手上,那么自如,要粗就粗,要细就细,弯来曲去,像一把好锄头在一个好庄稼人的手上,太美妙了!太吸引人了!他甚至想,就是画师不肯教他画画,只要把那支笔借给他,甚至只是让他用手摸一摸,碰一碰,他就很高兴了。画师画好一张画,正在一只盆子里洗笔,准备收起那支笔。马良忍不住了,像被人推着,一脚跨进门槛,对那画师行了个礼,请求说:“我想学画画,那笔……”尖下巴画师见走进来一个孩子。他抬头一看,只见这孩子头戴竹编斗笠,天庭饱满,脑袋微微前突,椭圆形脸蛋,眉目中带有几分聪颖气,身着陈旧粗布蓝衣蓝裤,腰束布带,脚穿一双破烂蒲鞋。虽说器宇不凡,却是个穷人家的孩子。画师问道:“你是什么人,竟敢闯进画馆来喧闹?”马良一看,画师那拉长的脸,一双桃子般的大眼睛,瞪得圆圆的,还发着凶狠狠的绿光。他立刻想起判官的脸,魁星的脸。画师的脸,比判官脸,比魁星脸,都难看,都可怕。不过,他想,脸难看,不一定是坏人。他听说,判官和魁星,虽然脸难看,却是好人。于是,他还是请求说:“我叫马良,我想有支笔,我要学画画……”画师打断他的话,说:“什么马良,牛良,鸡良,狗良的,多难听的名字。学画,是达官贵人、大商富贾家孩子们的事。砍柴娃子想拿笔,学画画,你在做梦吧!”画师一把将马良推出大门,马良一个趔趄,从门槛上栽出去。黑漆大门就“吱呀”地关上了。马良爬起来,发觉那只斗笠没有了,又去打门,叫道:“我的斗笠,我的斗笠……”门打开一条缝,画师将马良的斗笠丢了出来,又将那盆洗过笔的水,劈头盖脸地泼向马良。马良的脸上、衣服上,都是一条条发黑的脏水。马良对着黑漆大门,悻悻地说:“为什么咱穷孩子就不能拿笔,不能学画画呢?我不信!我偏不信!”4.铁定心了马良是个有志气的孩子,自从受到这场羞辱之后,他明白了许多事情,知道要靠别人是不行的,特别是那些有钱人家。他暗暗下定决心,自己学画画。他到山上打柴时,就折下一根树枝,在沙地上学着描飞鸟。他到河边割草时,就用草根蘸蘸河水,在岸石上学着描游鱼。晚上,回到家里,他就拿一块木炭,在窑洞的壁上,把白天描过的东西,一件一件,再画一遍。伙伴们都帮助他,指指点点,这画得像,那画得不像,如此,如此。一年过去了,又一年过去了……许多年过去了,马良学画画从没有间断过。他家窑洞的四壁,画上叠画,麻麻花花全是画了。村里的乡亲们,特别是那些岁数大的老爷爷、老奶奶们,瞧日渐消瘦的马良那苦学苦练的犟劲儿,都关切地劝他说:“马良,咱村里缺吃少穿的,多干活计是正道。你成天迷上画画有啥意思呢?画得再好,也当不了饭吃,也当不了衣穿。别误了时光,苦了自己呀!”马良感谢乡亲们的好心劝告。他说:“谢谢大家。正因为咱们太穷,缺吃少穿,我才下决心学画,为咱穷人出口气,为咱穷人图个将来。学画,我铁定心了,再苦,再累,我也要学啊!”马良还是一个劲地学画画。天天这么画呀,画呀,画呀……看的人都感到乏味了,马良却愈画愈来劲,他兴致高得很呢!一年过去了,又一年过去了……许多年过去了,马良用心学画画,进步很快。真是画起的鸟,就差不会叫了。真是画起的鱼,就差不会游了。一次,马良在窑洞口画了一只八哥鸟。一位老爷爷走过,看见了,问:“这是谁家养的鸟呀?怎么不叫,赶它也不飞呢?”一次,马良在窑洞里画了一条黑鲤鱼,一位老奶奶进来,看见了,问:“这鱼怎么不养到水里去,将它挂在墙上,它会死的呀!”一天,村口的上空来了许多只老鹰,上上下下,一个圈又一个圈地打转。人们诧异地问:“怎么啦?谁家鸡仔放在外头?要不,哪会招来这么多老鹰呢?”家家都检点了,谁家也没有将鸡仔放出去。好奇的人们到村口去查看。原来是马良在村口画了一只小母鸡呀!一天,山沟里的牛羊,纷纷跑回来了。人们将它们围拢来,可是牛羊们就是不敢到山沟里去吃草。人们怎么赶它们,它们也不肯回去。有人奇怪地问:“怎么啦?山沟里来野兽了?要不,牛羊们怎么都不敢去了呢?”乡亲们带上棍呀,棒呀,悄悄地摸到山沟里,准备打死吓唬牲畜的野兽。谁知来到山沟,什么野兽也没有,是马良在那儿画了只黑毛狼。乡亲们把马良找来,大家围着他,搔他的胳肢窝,说:“好小子,老鹰、牛羊被你骗了,我们都被你骗了,我们可要罚你啦!”5.大富贵笔庄马良还是没有一支笔。他多么想,现在能有一支笔啊!有一次,他在市镇上的一家笔庄看中了一支笔。那笔,很贵很贵。他开始攒钱了,他拼命地干活,省吃俭用,准备了好几年。总算攒成了一笔钱,可是跑到市镇,找到那家笔庄一看,那笔又涨价了。他只好怏怏地回来,继续一点点地攒钱。可是,等他再一次攒足了钱,笔庄里的笔又涨价了。他又着急又生气地去找笔庄的老板,请他以原来的价钱卖给他一支笔。可笔庄那个弓着背、弯脊梁的老板,却坏得很,抽抽鼻子,笑他说:“要原价,怎么可能呢?你早一天来买嘛。要是明天来,可能又不是这价钱了!没有钱,穷孩子,要买什么笔呢?”一个过路的老人听见了,捋捋长长的白胡子走了进来,对着马良说:“不够的钱,我这里有!你拿去把笔买下来吧!”马良并不认识这位老人,不肯收他的钱。这位老人说道:“我也是个穷苦人,这一点点钱算不了什么。我知道你很想拥有一支笔,就把它买下吧!”马良虽然很想买下这支笔,但他觉得不能平白无故地收受这位陌生老人的钱,他还是一味地把钱推还给老人。在两人的推让中,钱散开掉在地上了。马良赶忙低头去捡。等马良捡起钱,抬头一看,老人已经不见了。“老爷爷,这可不行!”他赶出门去,只见街上人来人往,老人连踪影也没有了。马良没有办法,转身回到店里。他将钱一数,真奇怪:他带来的钱和老人给他的钱,相加起来,一分不多,一分不少,正好是那支笔涨价后的价钱。马良把钱如数摊在柜台上,要向老板买下那支笔:“钱够了,请把那支笔卖给我吧。”弯脊梁老板,板着脸,回答道:“钱够了也不卖。”马良诧异地问:“那是为什么?”老板冷冷地回答说:“又涨价了。”马良很是生气,说:“刚才还是那个价钱,怎么又涨价了?”老板有气无力地答道:“刚才是刚才,现在是现在,早晚市价不同嘛!”马良正要力争,只见从店堂里走出来一个人,说:“穷娃子,你瞧瞧这招牌,这叫‘大富贵笔庄’。你知道笔是什么吗?笔,是大富大贵人家,锦上添花,涂金抹银用的。你们的手,只配扶犁拿锄,捏泥挖土。你们拿笔,岂不辱没了斯文。你想想,笔怎么可以卖给你们呢?……”这人五短身材,矮矮胖胖,像头肥猪。马良从未见过,大概是个有身份的人。笔庄老板见他说话了,脊梁立刻变得像一把拉开的弓,侍立一旁,嘴上不断发出“是,是”的声响。马良知道他们存心刁难,不想把笔卖给他。他不愿跟那肥猪说话,没等他胡诌完,掉转身,就走出店堂。他心里很是不服气,要去找人评理。他去找过有钱人,做官的人,可是哪家都不肯让他进门。看门的人,不明白他的心思,都讥笑他说:“种地的孩子要笔干什么呢?”马良受了许多奚落,心里十分愤懑。他路过那些有钱人、做官人家的宅院,知道他们家里都有笔,有许多许多的笔。要是可以,他多么想,进去悄悄拿一支,去强行取一支。他虽然这样想过,却没有这样做。他太想有一支笔了。他知道,他们不会给他一支笔的。要有一支笔,太难了,太难了,太难了……6.梦笔马良很想有支笔。他晚上做梦,也想着能够有一支笔。他曾梦见,他真有一支笔了。有一天,他正在村后山间的小道上艰难地攀登。突然,阳光一下变得特别的明亮。他使力睁开双眼,只见远方古塔那条长长的黑影,正投在山峰之间。啊!真的,笔搁在笔架上了。马良欣喜万分,立即扑过去,抱住这黑影子。一霎间,这黑影又慢慢竖立起来。马良抱住的不是笔,而是远方的那座塔。他已经来到寺后的塔下。塔上群鸟聒噪,飞落下很多很多红枣子,像是天女散的花,天上下起一阵红色的雨。这又不是塔,是一支笔,一支真的大笔。这笔好粗好大。笔尖直刺青天,云彩在笔尖周围缭绕,雾气氤氲,五色的霞光像是笔所涂抹的,在向着远方一点点渗开、淡化。忽然,笔尖又如同浸在清水里那样,笔毛柔软地漂散开来,像一朵银白色的巨大莲花。一眨眼,笔头又变成一朵金*色的大菊花了。很快,又变成一朵红玉色的大百合花了……这是一支五彩的笔。不好了!那个尖下巴画师,那个大富贵笔庄的弯脊梁老板,还有一大群有钱的人、做官的人,追来了。他们大声呼叫着:“这笔是我们的,这笔是我们的,这笔是我们的……”这大笔一下变小了,变得和马良的人一样高了,马良急忙扛起笔跑了。“这笔是我们的,这笔是我们的,这笔是我们的……”马良回头一看,黑压压一大片的人群,他们来抢笔了。马良急中生智,用笔在他身后一划,太好了,后面是一条波浪滔滔的大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是他变小了呢?还是他们变大了?这条宽阔的大江,似乎只是一条小沟沟,他们只要一步就能跨过来了。“这笔是我们的,这笔是我们的,这笔是我们的……”呼叫声像是晴空里的霹雳,一大片黑压压的人群快追上他了。他急坏了,担心这笔很快会被他们抢走。就在这危急当口上,突然奇迹又发生了。他手上的笔,一下变粗变大,还是那座塔。塔很快又变了,变成了一把大扫帚。不知是他变大了呢?还是他们变小了?他拿起那把大扫帚,像扫垃圾那样,把追上来的黑压压的一片人,统统扫到那条波浪滔滔的宽阔大江里。糟糕,那些人都变成*蛇了,它们一条条游上岸来。他想跑也来不及了。一条*蛇,紧紧缠住他,张开大嘴,吐着火红的尖尖的舌头,要咬他了。*蛇还会说话哩!叫着:“把笔给我,快把笔给我……”马良紧紧地抓住笔,*蛇向他一口咬来。他惨叫了一声,原来是个梦哩!7.笔梦夜色苍茫,星移斗转。在淡淡的月光中,马良独自一人,来到一个黑森森的树林里。四周非常的静谧,只有小虫们在草丛石堆里发着嘶嘶的叫声。马良踩着软软的堆满树叶的松土,漫无目的地闲逛。他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到这里来,只是缓缓地走着。但是,他的心绪不像他的脚步那样轻快,因为他还没有一支笔。风吹着,有些凉意,他站住,想往回走。突然,在树林间,响起一种像硬果壳炸开似的声音,哔剥,哔剥,闪烁起东一团西一团的银光,好像有许多流星落在这树上。马良定睛一看,这不是树林,他原以为这些都是树木。竟然是一支支插在地上,或者从地下涌上来的笔啊!有红的笔,有绿的笔,有*的笔,有蓝的笔,有紫的笔……长短粗细,整齐划一。好像头顶的天,一点点压低了。天成了房屋的盖子,笔成了柱子,这是一间很大很大的屋子。马良在这屋子里,感到很暖和。很快,天就上升了,回到原来的高度去了。而这些柱子又变成了一支支大蜡烛。萤火虫,成群结队的萤火虫飞来,在蜡烛顶上不断地划着一个个银色的荧光弧圈。很快,所有的蜡烛一下都点亮了。蜡烛是七彩的,蜡烛的火焰也是七彩的,蜡烛火焰所发出的光芒也是七彩的。睡觉的小动物们,山鸡、野兔、松鼠、小猴、蝙蝠、岩鹰、喜鹊、青蛙,这些走兽,这些飞鸟,这些爬虫,都出来了,叫的叫,唱的唱,飞的飞,跳的跳,气氛十分活跃。马良细细一看,这柱子,这蜡烛都是笔啊!马良细细一想,这笔的用处真大啊!在寒冷的时候,笔会带给你温暖。在黑夜里,笔会带给你光亮。笔会带来很多很多,所要的一切……他好像悟出了什么道理,自言自语地说起来:“人,都应该有笔啊!”说这话的同时,他试着去抱一支笔,他想带一支笔回去。他还没有拔出一支笔,他的话刚落音,半空中又响起了一个可怕的声音:“这笔,不能给你!不能给你!……”一霎间,天又变黑,变冷了。那个可怕的声音刚刚说完,这些笔,竟变成一排排的木栅栏,将马良团团围住了。他急极了,想从木栅栏上爬出去。可是,四周的木栅栏却一齐朝着他倒下来,变成了一排排尖尖的铁枪、铁刀、铁剑,已顶着他身体的四周,他一动也不能动了。他一惊慌,出了一身汗。原来,又是一个梦。他醒过来了。一个个噩梦纠缠他,折磨他,他天天在做这样那样的梦。这些梦都和笔有关,可是他还是没有一支笔。他多么想有一支笔啊!他说,人不能没有笔。他多么想为所有没有笔的人,都争来一支笔!8.白胡子爷爷马良想有一支笔,想出病来了。他终日精神恍惚,茶饭不思,人越来越瘦,双眼深陷,额头更显得突出了。他出外时常常戴的那顶斗笠,变得益发大了。白天,他干活、学画,仍不间断,却感到愈来愈疲乏,体力上渐渐支撑不住了。晚上,还要做有关笔的梦,一次次从睡梦中惊醒过来,身上都是湿淋淋的冷汗。这孩子,会受得了吗?有一个晚上,马良实在太累太累了,一躺下来,就迷迷糊糊,像是睡着了,又像是没有睡着。他在等着做梦,因为他生活在一个笔的梦的世界里。他害怕做噩梦。他希望做一个好梦。自然,做不了好梦,他也情愿做噩梦,因为不论是好梦、噩梦,他都和笔在一起。可是梦和生活一样,他没有一支笔,在梦里也得不到一支笔。他开始进入梦境了,也许已经进入梦境了。可是他的感觉一会儿松弛,一会儿紧张,神志一会儿清楚,一会儿模糊……忽然间,漆黑漆黑的窑洞里,亮起一道白色的光柱,眩乎得他睁不开双眼。一个白胡子老人,站立在他面前。这老人,他好像见过,又好像没有见过。是在城隍庙见过的那位热心的过路人吗?好像是,又好像不是。是在文昌庙见过的那位热心的过路人吗?好像是,又好像不是。是在大富贵笔庄赠他钱的那位好心的过路人吗?好像是,又好像不是。他揉揉眼睛再看——他的白胡子很长很长,几乎快拖到地上,头发、眉毛都白了,穿着一件*色长袍,宽宽的袖子,腰束一条*带,脚下是一双*色云鞋,手持一根鹤头拐杖,像是戏中出现的那种神仙。他也不住地捋着他的白胡子。他不知道这位老人是谁?更不明白这位老人来做什么?他感到惊讶。他想,是做梦吧!梦里什么古里古怪的事,都会出现。只听那老人开口了,他一字一句,慢慢地跟马良说:“马良,你是个好孩子,你应该有一支笔了。我送给你一支笔,这是一支神笔,你要好好去为那些没有笔的穷苦人画画……”说着,他从衣袖里取出一支笔来,递给马良。马良见老人真的要给他一支笔,他却不敢去接,而是有些害怕。因为他在生活中为有一支笔,受到的欺凌和侮辱,实在太多了。连梦魇也折磨他,让他做一个个没完没了的噩梦。他不知道这位老人是真是假,是不是那些不肯给他笔的坏人扮的,变的。他犹豫不决,手伸出去,又缩回来,颤颤抖抖的。“孩子,快拿去吧!千万不可丢失呀!”马良这才把老人手上的笔接过来。“老爷爷,我……”马良的话还没有说完,白色的光柱顿时消失了,那白胡子老人也不见了。窑洞仍旧在一片伸手不见五指的漆黑里。马良只当又是一个梦,又是一个奇怪的梦,不过是个好梦罢了。可是,怎么,他手上真的拿着什么呢。他赶紧点燃起一支松明,他手上拿着的真是一支笔啊,一支真正的笔。这笔和他在画馆里、笔庄里见到的笔,一个样。黑色的笔杆,白色的笔头,就是他想要的、想买的那种笔啊!“这不是梦,这不是梦,这不是梦。”马良急忙跑去打开窑门,想找那位白胡子老爷爷,向他道谢。可是窑外一片漆黑,哪儿有白胡子老爷爷的踪影呢?他不无歉疚,自言自语说:“老爷爷,我还没有谢过您呢!我真有支笔了,我一定要为天下没有笔的穷苦人画画。人在笔在,决不会叫它丢失!”只听见窑外黑暗里,那白胡子老爷爷的声音:“好孩子,你这样,我就很高兴了!”一阵风吹过,老爷爷的说话声便随之消失了。9.我有一支笔啦!马良的病一下全好了,再也睡不着了。他压抑不住心底的高兴,三步并作两步跑出窑洞。他一路跑,一路大声喊着,叫着:“我有一支笔啦!我有一支笔啦!我有一支笔啦!”风把马良的喊叫声,送到了村中每一个睡着的乡亲的耳朵里。乡亲们不知出了什么事,都竖起耳朵听。他挨家挨户去敲门,把伙伴们都叫醒,告诉他们:“咱们有一支笔啦!咱们有一支笔啦!咱们有一支笔啦!”这时,才半夜呢!伙伴们都来了。大伯、大婶们也来了。连上了年岁的大爷、大娘们也来了。后来,大大小小的孩子们也来了。年轻的扶着老人,年长的搀着孩童,都赶到村口的场上来了。夜,很黑,没有星星和月亮,大家簇拥在一起。有人掌来一盏油灯,几个人挡住风,在闪动的微弱的灯光里,乡亲们传递着这支笔,你看看,他摸摸,有的拿在鼻子上闻闻,有的放在耳朵边听听,大家太高兴了。有人将这笔抚弄了一下,马上交还给马良,说:“马良,你快拿这笔画一个什么吧!”正说着,那盏油灯被风吹灭了,大家说:“对,马良,你画一盏风吹不灭的大红灯笼吧!”“好。”马良用这笔画着,正要落笔,笔突然变得沉重了。马良想,再重也要画呀!他每日里不间断地苦练,本来就已练就了好臂力,好腕力。这时,他心里一着力,心力体力一齐用,不管笔重千斤,也高高举起,在村口墙壁上,疏疏几笔,就画出一盏大红灯笼。想不到马良的笔画到灯笼的最后一笔,这大红灯笼,真的亮起来了。“这笔好哇,画什么变什么!”“这是一支神笔啊!”“神笔,真神呢!”大家惊异得呼叫起来。一盏真的大红灯笼,高高挂在村口上。红红的灯笼,发着红红的光,照得大家的脸上、身上都红彤彤的。那灯笼里的红蜡烛的火光,还一闪一闪地抖动着,发出吱吱的吸油的声音呢!夜风,一阵接一阵扑面而来,吹得红灯笼摇摇晃晃,却没有能吹熄灯笼里的蜡烛,灯笼的红光依然明亮地照着大家。马良太高兴了,他将那支笔举在头顶,在场地上绕着大家一圈一圈地跑,嘴里叫着:“这真是一支神笔!”大家互相庆贺、道喜,都说:“太好了,咱们有神笔啦!”有人说,送这笔的一定是个神仙。也有人说,马良想笔,感动了神仙。大家拖住马良,一定要马良把那老神仙的模样儿说出来,马良细细说了。大家又要马良把那老神仙说的话,一字不漏地背下来,马良也背了。大家议论了一阵,都说:“这白胡子老神仙,准是个笔神。不是笔神,哪来的神笔呢?”马良手捧着这支神笔,他忽然想起这神笔来得多么的不容易啊!他想起那么多的磨难,心头一阵痛楚,鼻孔一阵酸麻,泪水夺眶而出。他哭了,呜呜地哭了。村里的乡亲们都明白,见马良哭了,也一个个哭了起来。场上,一片歔欷声……10.秋天里的春天孩子们不理解,说:“咱有神笔啦,干吗哭呢?要笑才是。”大家这才停住哭泣,揩去眼泪,都说:“对,咱们高兴,咱们高兴,要好好地庆祝庆祝。”有个孩子拉拉马良的手,央求说:“马良哥哥,我家的大公鸡给*鼠狼叼走了,你画只大公鸡好吗?”马良恢复了高兴的样子,说:“好啊,让我试试吧!”他在墙上,画了只大公鸡。果真,一只有着血红的鸡冠、金*的羽毛、墨绿尾巴的大公鸡,从墙上飞下来了。它扑着翅膀飞到村口的石桥上,伸长脖子,高声啼叫起来:“喔喔喔——”这画的公鸡一声啼叫,不想村里所有的公鸡以为自己睡过了头,都迫不及待地一只接一只抢着啼叫起来。“喔喔喔——”“喔喔喔——”“喔喔喔——”村前,村后,一片鸡啼声。东边山后的太阳,也从睡梦中惊醒了,还当耽误了时辰,匆匆唤醒晨霞,叫它快些起身,忙着升上东天。太阳还没有睁开眼睛,放射光芒,夜已感到不安宁了,只得提前卷起黑色的被褥,撒下一道乳白透明的雾纱,掩护它慌乱地离开。天,大亮了。场地上的人们,相互看得见各自脸上那兴奋的神色,喜悦的笑容。有个孩子拉拉马良,说:“会画鸟吗?画许多鸟好吗?”马良用神笔画了许多鸟。鸟儿们扑扑翅膀,飞到树上去,站在枝头,对大家嘁嘁喳喳唱起好听的歌来。有喜鹊,有八哥,有柳莺,有燕子,有百灵,有*雀,有翠鸟……马良在山上砍柴时,画过许多许多鸟,他能画许多许多鸟。有个孩子拉拉马良,说:“会画鱼吗?画许多鱼好吗?”马良用神笔画了许多鱼。鱼儿们甩甩尾巴,游到河里去,浮在水面,对大家一摇一摆跳起好看的舞来。有鲫鱼,有鲤鱼,有鲈鱼,有青鱼,有草鱼,有银鱼,有黑鱼……马良在河边割草时,画过许多许多鱼,他能画许多许多鱼。孩子们高兴得像鸟那样唱起来,像鱼那样跳起来。马良见大家兴致这么高,索性用神笔在村口,在河边,画起许多许多好看的花卉。有兰花,有牡丹,有绣球,有合欢,有玫瑰,有凤仙,有丁香,有山茶,有吊钟,有凌霄,有紫葳,有迎春,有蔷薇……那个曾经送他木笔树的伙伴说:“马良,你画木笔树呀!怎么不画木笔树呢?”“好,画木笔树,画许多许多木笔树。”马良在村子的四周,画起许多许多木笔树,木笔树都开着花,木笔树将整个村子都围起来了。在空着的地上,马良又用神笔抹上一片片鲜嫩的绿草。在秋天,马良用神笔画出了秋天里的春天,生机盎然的春天。马良有神笔了,他总是想给乡亲们画些什么,他问大家:“大爷、大娘们,大伯、大婶们、大兄弟、大姐妹们,你们要什么,我就给你们画什么,你们缺什么,我就给你们画什么。这神笔,是大家的。请大家说吧!说吧!……”有一家没有犁耙,马良就给他们画犁耙;有一家没有耕牛,马良就给他们画耕牛;有一家没有水车,马良就给他们画水车;有一家没有骡子,马良就给他们画骡子……马良不停地给乡亲们画,不停地给乡亲们画……他的手腕酸了,他还画。他的臂膀肿了,他还画。他的全身都痛了,他还画……有神笔了。村里的人们,日子一下都好过了。可村里的穷苦人中,也有贪心不足的人。有个年纪不大的后生,气力不肯使在地里,长年混到外乡去游荡。他得知马良有了一支神笔,就天天来找马良,先是让马良给他画口锅,画张床什么的,马良都画了。后来,索性要马良画粮食,画房屋,还想要马良画个俊俏的婆娘来侍候他。这怎么成呢?这使马良为难了。村里一位老人知道了,狠狠数落了那后生,说神笔要是画粮食、房屋……大家不是都成了懒虫啦!能这样吗?这不是帮助穷苦人,而是坑害穷苦人啊!神笔能画什么,不能画什么,马良明白了。后来,有人来哄他,说:“马良,你多画些钱财,不给大家使,你买田买地,开家大店铺,也做个大财主吧!再画些钱财,你去买个官做做,一生荣华富贵,享用不尽啊!”马良感到这是污辱他,很生气,脸涨得绯红,将他赶走了。一个人享福,看着大家受苦,他说,这不是他马良。晚间,马良做梦,那白胡子老神仙称赞他,说:“马良,应该是这样!”11.懒女人和*博*从前村有个懒女人,不爱干地里的活,也不养猪养鸡,也不缝缝洗洗,就爱躺在床上睡懒觉。她家男人吃不消长年累月地服侍她,就带着孩子和她分开过日子。这样更糟了。她索性成天睡觉。她住的那间屋子里,那个乱呀,那个脏呀,就没法说了。她来找马良,让马良去给她画床厚棉被,这样可以睡得更暖和些,还要他画扇不透光的窗,关着窗,大晴天屋里也像夜里那样暗,不会打搅她睡觉。马良照着她的话都画了,她欢欢喜喜地送走马良,回到屋子就要上床睡大觉。她一进屋,就有许多许多蚊子往她身上叮;她一上床,就有许多许多跳蚤往她身上咬。她怎么也睡不着了。懒女人只得起来,可是蚊子又饶不过她。她立也不是,走也不是,坐也不是,睡也不是,难受极了。一连三天,懒女人实在过不下去了。她开始拍打蚊子,可是屋子里十分暗,蚊子躲在角落里,光听见蚊子嗡嗡叫。她赶到这个角落,蚊子飞到那个角落;她赶到那个角落,蚊子飞到这个角落。她只得打开窗户,让太阳光照进屋里。这样,她就可以看见蚊子了。她又开始抓跳蚤,可是跳蚤机灵得很。一翻开被褥,它就跳到床下。到床底去抓它,它就满屋跳。难抓得很哪!她只好把地上角角落落都打扫个干净,又将床上被褥放在外面阳光底下去晒上一整天,身上衣服都换下洗洗浆浆……这样,女人变得勤快了,毕竟原来也是个手脚麻利、长得标致的好姑娘家。她想通了,后来主动到地里去帮她男人干庄稼活了。自然,男人和孩子都搬回家来住了。有人说,蚊子、跳蚤治懒病。那女人知道这蚊子、跳蚤原来是马良用神笔画的。她不但不生气,反倒十分感谢马良用神笔帮助了她。马良呢,向这位大婶道了歉,也给他们家画了一些鹅、鸭,让她在家里养起鹅、鸭。不想这女人,还会纺纱织布,描红绣花,心灵手巧,能干得很哪!后村,有个*棍,本来也是个庄稼汉,自从染上*博恶习,把祖上传下来的一份田地也卖了。他女人跟他没法过了,另外嫁了人。他也赢过,但他把赢来的钱和那些酒肉朋友们一起吃喝掉了。他更多的时候是输家,输了想翻本,愈想翻本愈输得厉害,最后欠了一屁股的*债。他听说马良有支神笔,能画什么有什么。他半信半疑,也到马良的村里来转转。他一看马良住的还是破窑洞,往窑洞里一张望,没有一样好东西。他心里就嘀咕,嘴上也说出来了:“还说发迹哩,要是神笔真灵,他还这样寒碜吗?不信!”正好马良从外面回来,马良见一个陌生人在窑洞门口转,便问:“大叔,你找谁啊?”那人朝马良上上下下打量了一番,用怀疑的口吻说:“你是马良吧!你能给我画点什么吗?”马良不明白他的来历,含糊地答应说:“好吧!如果我能画,一定帮你画。”那人思忖了一下说:“有样东西,你能画吗?——我想有支神笔,你用神笔帮我画支神笔吧!”马良摸不清他的用意,说:“神笔,怎么能画呢?如果你要笔,我可以给你画支笔。”那人哈哈大笑起来:“我要笔干什么呢?我知道你不会画神笔。从实告诉你,我是一个**,笔对我没有用。我要用神笔去画*本,我要把输掉的财物翻回来。我知道你帮不了我的。”马良这才想起,听人提起过,后村有个庄稼人,是个**,不想现在就站在他面前。他就说开了:“大叔,你也是个庄稼人,怎么可以去*博呢?”那人长长叹了口气,说:“为什么?——穷呗!”马良心里不好受,迟疑了一会儿,说:“大叔,咱们都穷,可要争气啊!人穷不能气短哇!从来没听说*博能救咱穷人,愈*只会愈穷,你……”那人恼羞成怒了,大声骂起来:“你小子,又不是什么官,竟然管起大叔来了!现在做官的都在兴*博,你算什么?你别多嘴多舌了。大叔最近手气不好,给我画个财神吧!你肯不肯?”马良被那人抢白了几句,没有办法,说:“我只能给你画张财神像,灵验不灵验,我不知道。不过,如果财神爷保佑你*博总是赢,那么这财神爷也就不是一尊好菩萨了。”说着,马良用神笔画了一尊财神像,那人带着几分满意的神情,捧起财神像走了。村里的老人们责备马良说:“你怎么能给一个*棍画财神呢?”马良笑笑,回答说:“这尊财神像或许能帮助他!”果然,这*棍仍是天天去*,愈*愈输,愈*愈输,再也翻不了本啦。在*场中,他受冷落,谁也不理他,说他是晦气*。他只好眼巴巴地看着别人用大把大把的钱财,在*桌上押“青龙”、押“白虎”。他心痒、手痒、浑身痒,真难熬。这天他实在按捺不住,捧来那金闪闪的财神像,看得准确,往“青龙”这边押上去,嘴上还大叫:“青龙,一定是青龙!”开宝的*头,见是这个晦气*,拿了尊泥菩萨像来押宝,很生气,一拳砸过去,把财神像砸碎了。他吆喝道:“什么青龙?滚你的蛋!”“青龙,青龙……”宝一开出,果然是“青龙”。可就在这时,从破碎的财神像的泥胚里,蹿出一条半尺长的绿色小蛇,这是那号极*的“竹叶青”蛇。“青龙,青龙……”*徒们个个吓得脸色如土,逃散开来,纷纷说:“幸亏是‘青龙’,要是叫‘白虎’,真跳出只白虎来,大家都没命了。”也有人跪下来,说:“财神菩萨息怒,我等多有冒犯,以后再也不敢*博了。”那个*头,正好扑在*桌上,伸开两臂去划压在宝周围的钱财。那小青蛇张开嘴,伸着舌尖,对准他的下巴咬了一口。他下巴连同下嘴唇立刻肿胀起来,脸上像挂了个球。*头满以为他得罪了财神爷,生了一场大病,不敢再开*局了。那个*徒,自然也不再*了,可是*债总是要还。他无路可走,只得又来找马良。马良也没有说他,还是热情地为他画了一些种地的农具和一些生活上的用具。这*徒,本来就不是个懒汉,又开始起早摸黑地干起活来了。马良的声名,在邻近的乡里大振。12.装进一只麻袋呼呼的西北风紧紧吹着,将马良有支神笔的消息,传到了村外,愈传愈远,很快就传到了远处那个财主的庄园里。财主不相信,说天底下从没有听说过有这等怪事,用笔画的东西能变成真的。他说:“一定是那叫马良的小伙子装神弄*,哄骗钱财。”但他也熬不住,偷偷命尖下巴画师混进那村子去探听虚实。马良村子里的老人们,阅历多,知道马良有了支神笔,也会招来一些灾祸,那些坏心肠的财主们、官家们,会来制造种种麻烦。他们跟马良说:“马良,可要小心啊!俗话说,宝不可外露,你那神笔画画时要隐蔽一点才好!”年轻的马良不信,也听不进去。他说:“这神笔,是咱的,咱爱怎么的就怎么的,谁管得着?谁来说什么,可以跟他讲理嘛!咱正人正事,立得正,坐得正,怕什么?”他不只是给他们村里的乡亲们画,也给邻近村落里的穷苦人画。他画了东村又西村,画了南村又北村。只要是穷苦人家要的,他都画。他画过一个村子又一个村子,愈画愈远了。他天天背着那个斗笠,腰间插着那支神笔,走家串户,给人们画画。他在外村,自然要接触一些生人。他不知道,财主已派那个画师,乔装打扮,充作穷苦人,实地调查过他一番。画师回去禀告财主,说这是千真万确的事。财主立刻说:“这不行,绝对不行,不能让他们有这支神笔。他们怎么可以有神笔呢,神笔不能是他们的。快派人,去叫马良把神笔送来。”财主派了个家丁,拿了财主的帖子,去找马良了。家丁一进村,马良问过情由,就把他打发走了,说:“我和你家主人没有什么干系,这笔也和你家主人没有什么干系,为什么要我把笔送给他呢?这毫无道理!”财主听了家丁的报告,拍桌打凳,十分恼火。他和画师一商议,说:“马良这小子,多派几个人去,一定要把他抓来。”画师在财主耳边,悄悄说了几句,财主又吩咐说:“要在夜里抓,要在村外抓,手脚要利索一些。”这是个大雪纷飞的黑夜,四个家丁知道马良到了远处的村落里,他们就埋伏在村外路边的一座木桥下。马良给一个老奶奶家画了副石磨。要过年了,老奶奶想磨点粉,等长年在外打短工的儿子们回来,好做上一顿饺子。马良画好了石磨,还帮老奶奶磨完粉。老奶奶要马良先尝尝她做的饺子,马良不肯,戴上斗笠,插上神笔,迎着风雪走了。雪愈下愈大,路上行人稀少,马良踏着大步,往回家的路上走着。马良走着,走着,走近木桥的时候,发现河滩上有憧憧黑影。他心里想到,也许会出事。于是,他忙把斗笠取下,将神笔扣在斗笠的夹层里,牢牢地系在背上,便转过身子,回头走了。那四个家丁,已等待多时,一见马良不过木桥,转身走了,立即扑了上来。他们人多力气大,把马良捆了个结实,嘴里塞进一团布片,将他装进一只厚厚的麻袋,扎紧了袋口,甩在一条毛驴的背上。马良不能动弹,又无法喊叫。他们怕马良闷死,拿一根细竹管,戳进麻袋,要马良咬住竹管的一头。这样,马良就被他们当成货物,神不知*不觉地带进了财主的庄园。13.桀骜不驯的野马马良被松去绑,带进财主家客厅。马良一看,财主原来就是在大富贵笔庄里见过的,那五短身材、矮矮胖胖、像口肥猪的家伙。财主皮笑肉不笑地装出一副礼贤下士的样子,说:“马良,我们把你请来,是想栽培你。你不是很爱画画吗?我特地为你从京城请来一位名师。我向来是很爱才的。”他向两旁立着的家丁吩咐说:“请先生。”画师,那个尖下巴的画师,早已躬着身子,伫立在财主身后,谄媚地说:“我们的员外,真是个伯乐。我们的马良,真是一匹好马。马良快谢过员外。”财主虚情假意地推让着说:“哪里,哪里。——马良快拜见先生。”马良见他们那装腔作势的丑模样,恨死了,说:“我不想求你们什么,我也不想拜这样的人为师,你们让我回家。”财主转了转肥肉包裹着的小眼睛,说:“好,你不愿拜他为师,那么我就叫他拜你为师,我聘请你为我们画馆的画师。让你住高楼,顿顿吃大鱼大肉,每月给丰厚的薪俸。你不必回家了。”那画师竟然也说:“马良,拜你为师,我愿意,我愿意。”马良感到恶心,对这一猪一狗,实在没有什么可以多说的。财主见马良不做声,以为马良动心了,就说:“好吧!就算是我求你了。马良你就给我画金元宝吧!不过,每天给画十个。”马良心里觉得好笑,嘲讽他:“我是个穷娃子,只配扶犁拿锄,捏泥挖土,能画的也只是犁耙锄头这些和泥土打交道的东西。你求我替你画金元宝,我从来没有画过,我见也没有见过金元宝,我不会画。”财主一听,以为马良应允画了,面有悦色,把手一挥,说:“好办,好办。来人,从库里搬个金元宝来做样子,拣最大的。”两个家人,扛了个大元宝进来,放在桌子上。财主要马良照着样子画。马良自然不肯画,说:“你家既然有金元宝,还要再画金元宝做什么?”财主有点不耐烦了,说:“这你就甭管了,快画吧!”马良还是不肯画,就推说:“没有笔,不能画。”财主给马良一搅,搅昏了头,说:“没有笔,好办。——你知道吗?我家祖上都是做笔生意的,那大富贵笔庄,许多地方都有,就是我家的产业。来人,拿笔……”身后的画师赶紧提醒财主说:“要马良用神笔画。”财主知道乱了嘴,忙说:“马良,我要你用你的神笔画。别再磨牙嚼舌的了,快画。”马良索性闭起了眼睛,不理睬他。财主压不住心里的火了,说:“画呀!快画!你不肯画,也要你画!”马良仍是不肯画,又推说:“那笔我没带,我又不知道你是抓我来画画的。”说了半天,他还是不肯画,财主恼羞成怒,厉声喝道:“你敢戏弄我!来人,抄他的身,我不信他没带那支神笔!”进来两个家丁,马良一面把斗笠摘下拿在手上,让家丁抄身,一面嚷道:“笔是我的,不是你们的,你们凭什么抄我的笔?”财主一时接不上腔,画师又凑着他耳朵出主意,提醒他。财主说:“神笔,是我们大富贵笔庄镇店之宝。你偷了,不,抢了我家传家宝。”马良趁财主和画师交头接耳说话,将藏着神笔的斗笠从一只手转到另一只手。家丁在他身上都摸过了,连衣服都解开了,就是抄不出神笔,回禀说:“他没有带笔。”财主的愿望落空了,火冒三丈,骂了一声:“混账”。他恶狠狠地吩咐说:“就把这匹桀骜的野马,关在马厩里,我不信驯不服他!”那四个家丁,恶狠狠地推搡着马良,带往那关马的马厩。14.跳出两尺厚三丈高的墙雪纷纷扬扬地下着,地上已积起厚厚一层。大地一片白茫茫。马良被关在马厩里,门拴上了。马都被牵走了,另外送到保暖的场所。他们有意让马良在这风吹得进、雪飘得进的地方,艰难地度过这漫长的黑夜。四周冰凉的冷气,冻僵了马良的手指、脚趾。风,还继续往他的袖口、裤管里钻。马良一会沿着墙壁来回地走,一会缩作一团蹲在角落里,索索颤抖着,鼻孔里流出了清水,喉咙也有些发痒了。夜已经深了,马良一直没吃东西,连水也没有喝过一口。他又渴又饿,腹中叽叽咕咕地叫着,好像肚皮贴脊梁了。真难熬呀!寒冷和饥饿,折磨着马良。马良好像失去了支撑,突然双眼冒金星,两腿又酸又软,朝前栽倒了。“不能倒下!”马良清醒过来,咬紧牙,摸着黑,吃力地从地上爬起来。他看看四周,听听四周,发现一无人影,二无声响,便摸过去,在栅栏木条上抓来几个雪团,咽下肚子。等稍微感到舒服一些,他又悄悄从斗笠里取出神笔,画起一堆枯柴,用火来驱走寒冷……不想就在这时候,隔墙有耳。财主叫画师来查看,他们怕马良死了,再也找不到那神笔了。画师透过栅栏往里一看,见马良不知从哪里弄来了火,柴火熊熊,他还在柴火边上,饶有兴味地咬着从檐口采来的冰凌。他知道这一准是马良用神笔画的,神笔在马良的身上。马良也突然想到:糟糕,天明财主他们来查看,会知道神笔在他身上,他们一定会逼他为他们画金元宝。如果他画过一个,那么他们肯定天天要他画,无限期地为他们画下去。如果他一个也不画,那他们就会抢去他的神笔。他想来想去都觉得不对劲,只有在天明前尽快设法逃出去了。可是怎么才能逃出去呢?难啊!画师把看到的情景报告给财主,财主气极了,说:“咱们让马良这小子给骗了!快去将他吊起来,抄出那支神笔来,神笔到了我们手上,就由不得他了!”画师带了几个家丁,轻声摸到马厩,打开栅栏,猛扑进去。只见柴火还在燃烧,马良却不见了。啊,原来马厩后面开了扇门,那是马良用神笔画的,马良从这个门逃出去了。财主也带着家丁赶来了。他用灯笼照过雪地上的脚印,说:“马良还在这院子里,庄园四周都是两尺厚三丈高的墙,他出不去。不能再让他画门了。”画师领着家丁四处搜寻。果然,马良还没有逃出这院子。他正在一堵墙上画梯子。墙高,他爬上一截画一截。他已攀到了高高的墙顶,骑在高墙上了。“快抓住他,夺下他的神笔!”财主命家丁攀上马良画的梯子去追,马良用脚一蹬,梯子倒了。梯子上的几个家丁都摔了下来。“墙外的沟,那样宽,那样深,他出不去。”财主赶紧带着许多家丁,打开庄园的门,从门外包抄过来。马良不慌不忙,在墙上画起一根长长的竹竿,往沟岸上一撑,纵身一跃。他越过水沟和一长排灌木丛,落到地面上。马良跑到了大路上。他想,回村子去肯定是不行的。于是,他向远处自己村庄的方向挥了挥手,默默地说了一句:“伙伴们,乡亲们,再见了,我会回来的!”冰刀霜剑紧相逼。借着雪光,他用神笔画了一匹大骏马。跳上马背,马良向雪铺的大路上奔去。没有走出多远,只听后面一阵喧哗。马良回头一看,只见火把照得通明,财主骑着匹快马,手执一把明晃晃的钢刀,尖下巴画师在左,弯脊梁老板在右,带着许多家丁,追上来了。眼看就要追上了,马良用神笔画了一张弓、一支箭。箭一上弦,“嗖”的一声飞出,正好射中财主坐骑的鼻梁,马一失蹄,掀将起来,把财主抛得高高,甩得远远。这财主肥猪般的胖身躯,重重摔了下来,落进路边池塘,把池塘上结的冰打碎,沉到了水里。家丁们赶紧救出财主,财主冻得硬邦邦的,家丁们只得抬起他回到庄园去,不敢再追赶马良了。马良拍拍大骏马,大骏马放开四蹄,像飞一样向前驰去……15.兔子灯和猫天大亮了,马良跑得很快很快。看看后面没有人追赶,他的心稍稍宽了一点,但他仍不敢松懈,继续往前跑去。跑着,跑着,马良忽然看见前面路边有个男孩子在大哭。他妈妈怎么哄,他都不听。这个男孩子看见马良骑着马过来,就拦在路当中,不让马良过去,哭着,叫着:“你赔,你赔……”马良赶紧勒紧缰绳,跳下马来,笑着问男孩子:“你要我赔什么呀?”那妇女忙喝住孩子,说:“不要胡来。你弄错了,不是这位大哥哥。”那妇女拉过孩子,忙赔不是,向马良解释说:“大兄弟,是这么回事——刚才我从镇上给孩子买了一盏兔子灯回来,走到这里的时候,一个官府的差人骑着马经过,把兔子灯踩坏了,还用鞭子抽了我这孩子。”马良摸摸男孩子的头,看看那被踩坏的兔子灯,说:“这好办。我给你画一盏,画一盏大兔子灯,好吗?”马良观察了一下四周,取出神笔,给那男孩子画了一盏大兔子灯。这兔子灯太棒了,大耳朵会抖动,红眼睛能旋转,短尾巴一摇一摇的。那男孩子很高兴。可那妇女的脸一下刷白了,轻轻说:“大兄弟,你是马良吧!告诉你,那镇上贴着你的画像,说你有支妖笔,官府正在抓捕你呢!你赶快走吧!”马良的心弦又一下绷紧了。谢过妇女,和男孩子招招手,他又跳上马,一溜烟向前跑去了。只听那孩子还在大声叫:“大哥哥,你见了那恶差人,替我抽他三鞭子!……”马良跑了一天一夜,累极了,就在一个村庄里停下。他想喝口水,歇一歇。他走近一个草棚,只见一个老妇人伏在床上呜呜地哭,十几只小猫,像是她家的孩子,在地下,在床上,喵喵地叫,好像也很饿了。马良不知这老妇人怎么了,就走过去问:“老婆婆,你哭什么呀?”那老妇人也不抬起头来,只是哭着,说:“今年春荒时,我借了粮商家三斗粮。夏收时,我还他四斗。想不到他竟然还要我年前还他一石,明天来讨粮。我已经揭不开锅了,这十几只不懂事的猫,都张口要吃东西,赶也赶不走。我拿什么去还粮啊?”马良一忖,这粮商也太狠心了,借三斗怎么要还一石呢?又问:“那粮商家在哪儿呀?”老妇人害怕了,说:“他家就在村子的东头,你不能去找他,他和官府里的人是亲家,都凶得很哪!可得罪不起啊!”“我不会去找他。”马良向东头走去,很快就看见那座大宅院。马良走近了,只见院后矗立着七八个大粮仓,囤积着许多粮食,还有狗看守着呢!几只狗从狗洞进进出出。马良躲到墙角无人处,用神笔画了许多许多大老鼠,让它们从狗洞钻进去。狗一见钻进来这么多大老鼠,便大声叫起来。粮商一听粮仓的狗一齐叫,担心来了毛贼,要偷粮食了,忙赶来看看。一看粮食上上下下,爬满了许多大老鼠。这还得了!他忙用他的沙喉咙,叫起来:“快来人抓老鼠!”一家人都来了,有的拿木棍、铁棒,有的拿着刀、枪。可是大老鼠活络得很,爬上爬下,钻进钻出,这些大家伙怎么也碰不着它们。突然,大老鼠又一下都不见了,不知躲到什么地方去了。大家却已经上气不接下气,累得都趴下了。沙喉咙粮商说:“明天买猫,买它十只猫!”那管家摊摊手,说:“一时到哪儿去买呀,哪来这么多的猫呀?”沙喉咙粮商咬咬牙,说:“谁家有猫,一家一家去问嘛!我出高价,三斗粮一只!”马良都听见了,就回到老妇人的草棚里。那老妇人见了他,急急地说:“你是马良吧?”马良愣住了,他用神笔画老鼠没有人看见呀!老妇人就说了:“刚才你进来,就给人撞着了,那人是村保。他说,你是马良,镇上正挂着你的画像,在抓你呢!说不定,他已经去报官了。这村保人不坏,可胆子很小。你快跑吧!”马良吃了一惊,官府可追得真快呀!得赶紧离开。临走时,他对老妇人说:“我是马良,我只好走了。明天,那粮商不会再收你的粮,并且还会送粮给你,只是你要将这些小猫给他。”马良跳上马背,连夜走了,很快消失在黑暗的暮色里……

往期更多

二年级语文课本推荐

牧童三娃

二年级语文课本推荐

七色花

二年级语文课本推荐

愿望的实现

一年级语文课本推荐

小狐狸买手套

二年级语文课本推荐

了不起的狐狸爸爸

二年级语文课本推荐

孤独的小螃蟹

二年级语文课本推荐

一只想飞的猫

二年级语文课本推荐

小狗的小房子

往期更多

听故事

.一起长大的玩具『音频全集』(二年级必读)

听故事

.纸牌王国(二年级必读)

听故事

.小年的故事

听故事

.愿望的实现(二年级必读)

听故事

.七色花(二年级必读)

听故事

.飞鼠传奇

听故事

.狼大叔的红焖鸡

听故事

.二十四节气之小寒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