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瓜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雨巷同题元宵节第期作品展示共 [复制链接]

1#

刊头作者/广西青年诗联艺术家韦代森

楹联6副

元宵节

云峰

今無夜挂花燈紙;

宅在家猜謎裡情。

元宵

塞外牧人

元宵煮沸元宵夜;

布谷啼明布谷时。

题庚子元宵节

秦风汉雅

孤月悬天,*鹤泣元夕;

冷梅化雪,春风驱疫魔。

题元宵节

龙舟映月

永葆冰心,明月一轮升海上;

共凝斗志,红灯万盏靓人间。

题元宵节

云雾山人

彩放元夕,祈一盏心灯,万里春风尤梦醒;

月明九域,叹百城闭户,满窗白雪让人寒。

元夕

万宇忠

第一月是仙子掌灯,照见天宫,照得见乡国;

花千树教伊人回首,望穿烟火,望不穿世尘。

诗词33首

庚子元宵望月

文/陈旭东

明月照愁人,

凭窗望远津。

荆州千里外,

可载一江春?

元宵吟

文云雾山人

春山萌碧翠,

一疫笼江城。

元夕封门户,

神州何日荣?

庚子元宵节

文/陈麟(广州)

控疫元宵苦,

防魔施*雾。

刚才号角鸣,

仿佛硝烟布。

设卡锁城门,

封街围菌路。

挪窝守自家,

战胜狂瘟蠹。

共祝元宵夜 

文/轻霜

岁岁元宵夜,

年年看彩灯。

云开明月照,

影动火烛明。

鞭炮声声脆,

汤圆滚滚浓。

嘱君先慢饮,

举酒致江城。

年元宵节

文/静默如初

*魔肆虐宛登峰,

万里神州贬冷宫。

龙凤寂寥寒月落,

人人不寐望天庭。

鼠年元宵节

文/陈麟(广州)

严防控疫过元宵,

电视相陪不寂寥。

阻击瘟神歼灭战,

欢歌鼓响小蛮腰。

元宵节

文/吉祥花

冰轮三五自阴晴,

焉晓人寰*魅萦。

入口汤圆多苦涩,

含悲酹酒祭精英。

元宵节

文/吴虹珠

元宵佳节冷门庭,

燕舞莺歌也暂停。

多少离人难聚首,

瘟情过后可安宁。

元霄感怀

文/心渝

今又元宵月难圆,

江城灯火夜无眠。

白衣勇士驱冠孽,

但借东风奏凯旋。

鼠年元宵节有感

文/俊超

元宵不见花灯闹,

莲水无声自寂寥

拾捡心中千种恨,

明朝开火病魔烧。

庚子元宵

文/郑剑平

去岁今宵市比肩,

龙灯焰火夜无眠。

劫波未尽云遮月,

喜鹊何时到宇前。

庚子元宵记事

文/大园里之子

九州抗疫一盘棋,

楚地瘟汹累白衣。

家煮汤圆台万里,

同胞融爱史称奇。

鼠年元宵节

文/英子

爆竹声声闹元宵,

疫区稚子影寂寥。

无人陪伴声哽咽,

唯盼家人早归巢。

元宵节

文/郑楚开

元宵节夜月还圆,

隔疫临窗入静禅。

外寄歌声无艳火,

烟花热闹待明年。

鼠年元宵

文/佬啊青

鼠年病疫闹元宵;

炮竹无闻夜静寥。

电视屏前观动态,

神州上下抗瘟妖。

元宵夜无题

文/其湜

上元明月冷高空,

自赏孤芳窗水中。

借与穿墙雷电眼,

拿擒放*害人虫。

元宵

文/山人

屑玉攒成中月圆,

可烹可煮里仁全。

一团和气升红运,

千尺福荫粘复年。

叹庚子元宵节

文/鹰击长空

其一:

明月孤寥冷夜空,

满城寂静杳人踪。

荧屏晚会全虚席,

观众宅家抗疫中。

其二:

玉兔失神昏夜行,

骇看东土遍凄清。

元宵佳节无人影,

伤喟疫情告帝宫。

庚子年元宵晚会

文/远风

今年圆月第一轮,

稀有舞台不见人。

台上明星倾力演,

屏前观众泪纷纷。

过罢今宵过了年,

东风拔奏浅愁弦。

疫魔斩尽花开日,

当使中华万众欢。

元宵节

文/张秋红

今年元夜寂无涯,

瘟疫猖獗闭万家。

月亮也知人世苦,

柳梢放亮作烟花。

庚子元宵

文/胡光华

此时不与往时同,

千巷萧条闹市空。

去日花街狮象窜,

今朝网络视频通。

无灯有月人闲坐,

无月无灯节乃穷。

赖得唐诗三百首,

宅居积步末曾疯。

狮象窜:北仑当地的一种民间表演形式,类似于舞狮。

元宵悼英雄

文/清风徐徐

庚子元宵鸟雀惊,

英雄警哨断江城。

晴川呜咽龟蛇静,

*鹤无言鹦鹉嘤。

此夜难眠天地恸,

明朝缅想笛箫鸣。

出师未捷星先陨,

泪语沉凝怅恨生。

元宵节随感

文/箬蘭

临轩枯叶悬枝上,

巷陌深深不见人。

云影天光同时济,

星辉日月共情存。

阶前一丈红纱覆,

耳畔两声翠鸟*。

恰此元宵祈福禄,

春回大地尽除瘟。

忆上元

文/山人

常忆儿时过上元,

冰灯早冻挂门前。

鲜香水饺方包好,

油炸麻花滋味甜。

粮豆肉鱼常限量,

萝卜白菜尚留全。

父兄酒罢论家国,

困眼强支到夜阑。

庚子元宵节

文/武必举

上元恰遇疫魔狂,

灭菌除瘟莫乱慌。

不动猫家无病*,

去亲访友害朋戕。

中央一令全员稳,

各地三*待赴疆。

妙手神医中砥柱,

乌云扫尽见阳光。

庚子元宵

文/清风徐徐

往昔元宵闹市中,

花灯举巷映窗红。

汤圆桌上猜拳喜,

电视机前叙话融。

今夜无心观月影,

三更不寐盼春风。

推门雾锁柳烟岸,

闭户思亲漫忆空。

庚子元宵别吟

山人

旧岁上元人若潮,

猜谜灯会闲长宵。

今春冠状恶如虎,

避疫床头守寂寥。

宽路只看灯影链,

无人来过彩虹桥。

己知天使获良药,

缚住*龙期未遥。

元夕忆父

(步辛弃疾原韵)

文/梅山樵夫(吴建华)

华灯照影冰花树,望村落,稀疏雨。浓雾忽来封小路,烟花焰动,半空旋转,仿是霓裳舞。

团年小聚情千缕,明日又将别离去。驿外春风几度,不堪回首,父亲只在梦里依稀处。

元宵

文/冰火轮

闲词难对风和熙。旭光轻轻起。

咋暖还寒,淡云丝细。

慢吞入、蓝天里。

元宵短信飞传喜,寂寥无生气。

黯然思远去,浑浑一醉,睡睡平安意。

庚子上元

文/诗丐

今夜月无踪,闹市空空,只缘疫起势汹汹。无可奈何人画月,且挂房中。

暂作老顽童,莫笑吾疯,推窗频举万花筒。眼底顿迷千色乱,姹紫嫣红。

元宵夜情思

文/小乙哥

元宵节,阴霾未散遮明月。遮明月,冠*泛滥,几时能灭。

街头冷寂灯摇拽,情牵一线思尤切。思尤切,待卿归日,此心方歇。

庚子元夕

文/陶都茶客

往年花炮红,点亮通宵白。广场舞春风,杨柳河边碧。

今年大不同,人尽居家宅。不敢上街头,静待春消息。

四姑赏灯文/寻觅

梳妆眉也描,扭个小蛮腰。人群乱挤嘴叨叨,直把花灯闹。

现代诗3首

元宵

文/南山

江城的疫情

放大了孤独

忧伤了寂寞

江城的疫情

打包了元宵的多彩

收藏了元宵的老滋味

罗鼓喧天鞭爆齐鸣的舞龙灯

正经八百的“请老爷”

趣味的灯谜

香韵千年的诗骚

甚至逛超市

就着第一轮圆月品着思念的元宵

……

我想讨好自己

不要感伤滴屏

我想温暖自己

翻过一个一个群

依旧冷冷清清

疫情的恐惧

俘虏了所有人的情绪

月隐入宫中伤神

手中的汤圆

没了一丝甜味

元宵节遐思

文/轻霜

春节过了

似乎觉得年还没有走

为什么呢?

因为还有个元宵节

等在后头

璀璨的彩灯

伴着满天的烟花

仿佛

又让我回到了童年

那时候

孩子们逛着夜市

欢乐自由

玩着喷火的老虎

穿着自家做的“棉猴”

那时的夜似乎格外冷

有时冻得鼻涕横流

追逐玩耍“偷蜡烛”

直到深夜还意犹未尽

恋恋不舍地

回到了自家里头

而今的生活更加富丽

孩子们再不会

玩“偷蜡烛”的游戏

只会隔着玻璃

捂着耳朵

看着大人点燃爆竹

吃着汤圆看着节目

对于现在的生活

我能说的是

我们的生活幸福多了

满足,知足,富足!

还能说些什么呢?

罢了!罢了!

喝酒。

——写于元宵节

文/李道立

这个元宵节,病了

没有欢乐,没有声音

病*吞元宵一样吞食春光

我走了。李文亮

不放心那个守护的病房

在爱情开始和结束的地方

有爹妈,在家乡

有儿女,在他乡

相识不相见,无故乡

有酒不知与谁醉

戴口罩,被隔离

我们只好吃一点点阳光

无缘无故地哭笑

无缘无故地胡思乱想

眼睛睁着,像元宵的月亮

今天,我愿是一碗汤圆

喝下我的全部,只要你

从春节的那场病*中坚强

随笔2篇

元宵节

文/马林良

小的时候我盼元宵节,有热闹的秧歌看,从四面八方追着秧歌队看的一大群人,有平时看不见的许多糖人、糖果、糖葫芦……

都是甜,由口入心的甜。

为人母后也盼着元宵节,盼着看女儿小小的惊奇的眼,盼着听女儿元宵节快乐那软软糯糯的祝福,盼着看她小小的涨满喜悦的笑脸……

今年我尤其盼,盼望着这个元宵节是全国上下抗击新型冠状病*的拐点,盼着一切利好的消息。

从来没有一个春节过得这样焦急,这样忧伤,流了太多的泪,不是为电视剧里虚构的煽情情节,而是为一个个逆风而行的白衣天使——那些我不认识的陌生的同胞。

这些人当中,有未婚的,有新婚的,有刚生下宝宝未休完产假的,有父母卧病在床的……更多的90后甚至95后冲上了战场。

这些孩子,昨天可能还在和父母撒娇说自己还小,今天面对国家的召唤,举起手,按下指纹,打起背包,奔赴灾区,庄重严肃地宣告自己已经长大,可以为家为国抵挡风雨。

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可危险系数绝不比有硝烟的战场低,你不知道敌人什么样子,藏在哪里,何时会露出残酷的狰狞的面孔……一切都是未知的。

一个个白色的身影,瞬间推开我所有的泪腺,我的惊慌,我的急迫......在看见你们后,统统消弭。

你们就像灯,撕裂了黑色的幕布,我知道,这光亮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

这光亮虽小,可风再大,都吹不灭!

“岂曰无依,与子同袍。”一衣带水的日本送来了救援物资,远在土耳其的同胞人背回了口罩,远在尼泊尔旅行的同胞背回了四大箱口罩,一个打工者把工厂送给自己的近2万个抵工资的口罩捐出来……蔬菜,快餐,矿泉水,都随着一个个陌生的身影来到了灾区……

所有人都行动了起来,只求一个快,更快,还要更快……

人生在世,很多事情是不需要理由,只求一个问心无愧。

看见你们,我感谢活着的每一天。每一分,每一秒,我都觉得弥足珍贵。

这现世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在默默为你付出。

半个月,我只出过三次门,都是出去买菜,每次都是戴上口罩,匆匆而去,匆匆而回,我不想让别人看见我恐慌,我也不想将自己置于危险之地。

每天听*府的疫情报告,不去探亲访友,每天宅在家里做好自己,我不是冷漠,我不能医治病人,我能管好自己,不给社会添乱,我的理性,是对爱的表达。

庚子年,正月十三,早起去买菜,楼道里是浓浓的消*水的味道,小区门卫那里正在进行出入人口登记,门卫问一个人为啥不戴口罩,他说买不起,真想一脚踹死他,装什么……——我家楼区就有一家星火药店,那里每人每天凭身份证可以购买一个口罩,而且,口罩的价钱绝对适中。

对自己不负责任,对别人不负责任,对社会不负责任……谁给你的勇气?国难当头,举国上下戮力同心抗击疫情之际,你这样罔顾自己的性命,罔顾别人的性命……

我又想流泪,为这样的任性悲哀,为他们的侥幸悲哀,为无知悲哀!

鸡蛋正月初六时一斤4.5元,今天一斤3.99,苹果一斤8元,香蕉一斤6元,柿子一斤4元……感谢菜商们,没有趁火打劫……

元宵节了,我向那些奋战在第一线的人们致敬——因为有了你们,今年的春天一定会早早到来,那时,青山含情,绿水欢笑,池亭正好,草木向荣,我在春的路口等你回家。

元宵节

文/蜗牛

记得小时候,元宵节前两天,爸爸妈妈就把粘米泡好,再拿到村东大碾子上,爸爸慢慢地推动碾子,妈妈一会儿帮爸爸推碾子,一会儿把压成片儿的粘米用手捻开,然后用小笤帚把碾子边缘的碎末往碾盘中心扫。几斤米往往要碾上小半天。

其实那时村里有米面加工厂,但是妈妈嫌机器打的面不粘,口感不好,所以宁愿费力气用碾子慢慢轧。

到了晚上,妈妈开始摇元宵。先把自治的馅料搓成圆球状,沾上水,再把馅料放到铺着干粘面的大簸萁上,左右不停地晃动簸萁数次,馅料上就沾了大量粘面,成了一个个白色小球。裹好粘米粉的小球用筛子放到凉水中沾一下水,立刻捞出来。放到粘米粉中继续摇,然后再次放到水中沾下清水,再摇,如此反复几次就可以达到想要的大小了。可以直接煮着吃。

每每妈妈在摇元宵时,我的眼睛就随着妈妈的动作来回移动。一直到妈妈把煮好的元宵端上桌。

而放炮竹则是两个哥哥的事,他们对炮竹的兴趣胜过元宵。那时家里穷,买不起烟花,正月十五晚上,主要放的是从附近村里买的二踢脚。

今年的元宵节,虽然村里大喇叭早早播放了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通知,可是被严峻疫情压抑太久的人们,还是冒着被罚款的风险,燃起了烟花爆竹。此起彼伏的噼里啪啦声,在诉说着人们的焦虑;五彩缤纷的烟花,寄托着人们的希望。

晚上,我在婆婆家,煮了大姑姐买来的元宵。虽然晶莹剔透,屋里散发着香气,我却食之无味。

从腊月二十开始,我就开始照顾失去造血功能的九十岁婆婆。或许因为疾病的折磨,平时温顺的她变得暴躁,做饭之前征求她意见她不语,吃饭时却总是挑剔。幸好,我煮的元宵她吃了五个,给她煮的方便面也吃了一小碗。我的心情才好了一些。

盼望着婆婆一天天好转,盼望着疫情快快结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