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瓜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文物正当潮ldquo实初哥哥rdq [复制链接]

1#
“逆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

这是《甄嬛传》中甄嬛的一个名场面。这句诗为后来剧中许多人物结局和故事线埋下了伏笔,而这份少女怀春的心思更与大结局钮祜禄·甄嬛满头珠翠,一脸冷漠的面对皇帝驾崩形成了鲜明对比,生动诠释了所谓“哀莫大于心死”。而那满头珠翠也似乎讲述着甄嬛这一生看似是最后的赢家,其实终其一生机关算尽,空守着偌大的紫禁城和荣华富贵却爱而不得的一地荒凉。而如今的我们也只能看着博物馆里陈列着的那些华丽的珠翠头饰、锦衣华服在某一个静默的时刻去暗暗感受千百年前,深宫之中,那些二八年华的少女们是怎样度过漫长又孤独的一生,就像本期的文物正当潮,我们只能通过“实初哥哥”——张晓龙老师讲述文物“清黑缎嵌点翠凤戏牡丹女帽”来感受历史的余温,倾听历史上“甄嬛们”关于爱的故事。

张晓龙清黑缎嵌点翠凤戏牡丹女帽

此帽为清宫后妃所戴点翠女帽。翠,即翠羽,翠鸟之羽。点翠是中国传统的金属工艺和羽毛工艺的结合,先用金或镏金的金属做成不同图案的底座,再把翠鸟背部亮丽的蓝色的羽毛仔细地镶嵌在座上,以制成各种首饰器物。点翠工艺的发展在清代康熙、雍正、乾隆时期达到了顶峰,晚清到民国仍然流行。为了保护翠鸟,我们今天的点翠工艺用染色鹅毛、缎带或者养殖的蓝孔雀代替翠鸟羽毛,效果一样很好。

点翠女帽在清代被称为钿子,不能在上朝等正式场所使用,只用于宫廷筵宴、节日大婚等礼仪场合。到了晚清时期,佩戴的场合相对有所扩大,慈禧就曾经留下过头戴钿子的照片。

这件黑缎嵌点翠凤戏牡丹女帽总体形状类于平顶帽,戴时顶部向后倾斜,上穹下广,顶如覆箕;整个帽子框架由竹藤编制而成,再用黑绸网格罩在帽架之外,前后部饰点翠装饰,前面为朵朵盛开的花瓣,帽顶覆双凤环绕牡丹,帽两侧垂有黑纱;所有点翠钿子以银质为胎,表面用蓝色翠鸟羽毛镶饰其上,色泽娇艳,仪态万方,让人一见有惊艳之感,实为宫廷佳品。

精彩内容点击文末“阅读原文”收听

科普tips

沈阳故宫又称“盛京皇宫”,始建于年,是清太祖努尔哈赤、清太宗皇太极和清世祖福临三代帝王的宫殿。年清迁都北京后,盛京皇宫作为陪都宫殿,先后有康熙、乾隆、嘉庆、道光诸帝十次东巡祭祖。作为驻跸之所,乾隆时期又有大规模维修和增建。现在沈阳故宫的布局、陈设基本上保持了乾隆时期的历史原貌,共有建筑座,余间,占地面积6万余平方米,是中国保存完好的两座古代宫殿建筑群之一。

沈阳故宫不仅完好地保持着清代盛世的原有风貌和清代盛京宫殿建筑群的完整形态结构,还收藏有许多珍贵的清初历史文物,现存包括诸多国家一级品在内的十万余件清代宫廷御用珍品和明清文物,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鲜明的自身特色,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一级博物馆,国家AAAA级旅游风景区,年荣登《世界遗产名录》。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