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瓜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苏州一下雪,就回到了古装剧的江南 [复制链接]

1#

苏州一下雪

变成了百年前的姑苏城

于是,苏小艺不禁想起了87版的红楼梦

踏雪寻梅、以雪入药,烹雪煮茶

真是文人雅事,美不胜收

怡红公子踏雪寻梅

少时读红楼,最最喜欢的就是“芦雪庵即景联诗”。人也齐全,连不通文墨的凤姐也参与了联诗,给大家的好兴致起了个好头。烤鹿肉,赏梅花;窗外好一片琉璃世界。一群美好的人们聚在一间漂亮的屋子里,即景联诗,笑笑闹闹,好不热闹。

就连最后大家合力做出的长诗,也不同于《红楼梦》里其他诗句里的悲观情调,充满了富贵安乐、欣欣向荣的气息。今天整理了这首“芦雪庵即景联诗”,一并入文。

一夜北风紧,开门雪尚飘。

入泥怜洁白,匝地惜琼瑶。

有意怜枯草,无心饰苇苕。

价高村酿熟,年稔府粱饶。

葭动灰飞管,阳回斗转杓。

寒山已失翠,冻浦不闻潮。

易挂疏枝柳,难堆破叶蕉。

麝煤熏宝鼎,绮袖笼金貂。

光夺窗前镜,香粘壁上椒。

斜风仍故故,清梦转聊聊。

何处梅花笛,谁家碧玉箫。

鳌愁坤轴陷,龙斗阵云销。

野岸回孤棹,吟鞭指灞桥。

赐裘怜抚戍,加絮念征徭。

坳垤审夷险,枝柯怕动摇。

皑皑轻趁步,剪剪舞随腰。

煮芋成新赏,撒盐是旧谣。

苇蓑犹泊钓,林斧不闻樵。

伏象千峰凸,盘蛇一径遥。

花缘经冷聚,色岂畏霜凋。

深院惊寒雀,空山泣老鹗。

阶墀随上下,池水任浮漂。

照耀临清晓,缤纷人永宵。

诚忘三尺冷,瑞释九重焦。

僵卧谁相问,狂游喜客招。

天机断缟带,海市失鲛绡。

寂寞对台榭,清贫怀箪瓢。

烹茶水渐沸,煮酒叶难烧。

没帚山僧扫,埋琴稚子挑。

石楼闲睡鹤,锦罽暖亲猫。

月窟翻银浪,霞城隐赤标。

沁梅香可嚼,淋竹醉堪调。

或湿鸳鸯带,时凝翡翠翘。

无风仍脉脉,不雨亦潇潇。

欲志今朝乐,凭诗祝舜尧。

红楼的最后结局:那天乍寒下雪,泊在一个清静去处。贾*打发众人上岸投帖辞谢朋友,总说即刻开船,都不敢劳动。船中只留一个小厮伺候,自己在船中写家书,先要打发人起旱到家。写到宝玉的事,便停笔。抬头忽见船头上微微的雪影里面一个人,光着头,赤着脚,身上披着一领大红猩猩毡的斗篷,向贾*倒身下拜。贾*发现是宝玉,“那人只不言语,似喜似悲”,而后随一僧一道而去,“贾*还欲前走,只见白茫茫一片旷野,并无一人。”

雪成为《红楼梦》贯穿全书的一种意象,暗示以贾府为首的四大家族的富贵荣华都如冰雪一样,并不能长久,后来又写到贾家烈火烹油、荣宠之至、奢华至极,最后贾府的结局映射了第五回《游幻境指迷十二钗 饮仙醪曲演红楼梦》中贾宝玉在“离恨天之上,灌愁海之中”听的《红楼梦》曲子最后一首《食尽鸟投林》的最后一句“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苏小艺友情提醒大家

今晚来苏州文化艺术中心观看

《“同唱一台戏”越剧春晚》

的观众们

出门请注意交通安全

建议大家绿色出行!

晚上苏艺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