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瓜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画论近代时期齐白石画语录下 [复制链接]

1#

原文:

五月十九日,刘霖生出陈师曾所画家在衡山湘水间,图属题。霖生先生以家在衡山湘水间,倩其戚人陈师曾画图。观者以为不似湖南山水,未知师曾之画,阅前人真迹甚多,冶成别派,乃画家手段,非图绘笔墨也。亦未知霖生既以遂初,得尽天职,自当归隐以乐余年,画此足见其志也,无他意焉。余亦有借山图,皆天下名山好景,俱大似。霖前归时,邻余咫尺,若好之,诸君卧游可矣。

年日记同上,第页余自四十以后不喜画人物,或有酬应,必使儿辈为之。汉廷大兄之请,因旧时尝见余为郭公憨庵画此。今日比之昔时不相同也。十年前作颇令阅者以为好矣,余觉以为惭耳。此法数笔勾成,不假外人画像法度,始存古趣,自以为是,人必曰自作高古,世人可不信也。乙卯十月齐璜并记。

题罗汉同上,第3部分,第13页

养庵先生尝以书来索画细致山水,一面扇页,万户人家,不可谓不工矣,隔江杨柳千条未作算也。癸亥四月弟璜并记。

题山水扇面同上,第34页

雨初过去山如染,破屋无尘任倒斜。

丁巳以前多此地,无灾无害往仙家。

题雨后山光图同上,第39页

钟馗搔背图。钟馗故事甚多,皆前人拟作,未有画及搔背者,余遂造其稿。见此像想见钟馗之威赫矣。齐璜并记。

题钟馗同上,第57页

余七十岁后不愿作人物、山水。今为德国人画此,初造也。白石

题铁拐李睡葫同上,第59页

竹霞洞、祝融峰、洞庭君山、华岳三峰、雁塔坡、柳园口、小姑山、独秀山,五十六图半天下,吾贤得仿十之三。剩水残山真位置,经营与俗太酸咸。借山图原名纪游。湘绮师曰,何不皆题借山,可大观矣。原图五十有六,前丁巳来燕京,友人陈师曾假去月余,归来失去八图,欲补画拟作,恐未其面目,故止之。泊庐仁弟临此题记之。甲戌兄璜。

题借山图册同上,第65页

钟馗尚有闲钱用,倒是人穷*不穷。此前朝人本也。齐璜并篆。

题瑞钱图同上,第66页

者(这)里也不是,那里也不是,纵有麻姑爪,焉知著何处,各自有皮肤,哪能入我肠肚。丙子夏四月为治园*长画并篆。白石草衣齐璜。

题钟馗搔背图同上,第69页

愿天图,画师不忘前身,为此老叟传神。仰首所望何事,愿天常生好人。从来借予之书画篆刻为进身而得知遇者不胜枚指。余或闻之,岂能无感。戊寅三百印富翁齐璜时客京华题记并篆。

题愿天图同上,第72页

壬午秋,予年八十二矣。一日欲人画白衣大士像,心造此稿。此中年所造稿,大工,儿辈须珍重收用。昨日九日也。

题白衣大士像同上,第80页

门人吉祥僧曾画达摩像,余将衣褶删省之。白石。

题达摩同上,第91页

世人画东方曼倩必毛发皤皤,余独画曼倩之儿时。白石齐璜画。

题偷桃图《荣宝斋画谱》第74集,第32页

余略改门人释瑞光于旧瓷器上之画稿存之。

题钟馗同上,第22页

画抱儿妇,难得田家风度。美人风度人之心意中应有,反寻常也。白石并记。

题画仕女同上,第11页

寅斋仁弟委画人物册子廿又四开,除仿人三稿外,皆自造本。请论定。兄璜。

题还山读书图同上,第6页

此册二十四开,此图并老当益壮图,用朱雪个本,苦瓜和尚作画第一图用门人释雪庵本也白石又记。

题也应歇歇同上,第39页

余曾为上宝山画八大幅,后又为画王母等仙佛。今又为画此八幅,不可谓不多矣。请看老萍曾为几人作此等画耶。一笑,萍又记。

题呼雷同上,第6页

己酉秋客钦州,为郭五画扇造稿,自觉颇有情趣,因勾存之。丙辰九月翻阅,归麓补记之。

题戏婴图同上,第2页

此幅上画之山,偶用秃笔作点,酷似马蹄迹。余耻之,后以浓墨改为大米点。觉下半幅清秀,上半幅重浊,又恶之,遂扯断。留此画竹法教我儿孙。庚午白石并记。

此幅上半幅之山已扯弃,用同纸以邻国胶粘连之,补画二山,仍书原处二十八字。借山吟馆主者记,时居旧京城又西。

题万竹山居图胡佩衡、胡橐《齐白石画法与欣赏》第37图,人民美术出版社年,北京

此幅依人执物之例,有未合处,尚涂弃。冷庵仁兄不以为嫌,命记之以存,未能却也。

题蒙古人出猎图同上,第35图

丁巳客汉上,有瓷瓶卖者,余见其雕瓷甚有天趣,因戏勾真稿,将付儿辈,他日为有用本也。

题老人与儿童画稿同上,第22页

吾有借山吟馆图,凡天下之名山大川,目之所见者,或耳之所闻者,吾皆欲借之,所借之山非一处也。

借山图手记同上,第42页

乙巳九月,余常游桂林,见店壁有此稿,归于灯下背临其大意。

题山水默画稿同上,第22页

宰相归田,囊底无钱,宁肯为盗,不肯伤廉。借山老人画吾自画改稿。

题毕卓盗酒同上,第85页

余数岁学画人物,三十岁后学画山水,四十岁后专画花卉虫鸟。今冷庵先生一日携纸委画雪景。余与山水断缘已二十余年,何能成画。然先生之来意不可却,虽丑绝不得已也。戊辰冬十月,齐璜记。

题雪山同上,第17页

随意乐写,删尽扫地抹灶之时习。

题山水龙龚著《齐白石传略》第53页,人民美术出版社,年,北京

洞庭君主,借山图之七。余自以大意笔画借山图册,泊庐仁弟以为未丑,余再画赠之。丁卯春兄璜并记。时同在京华。

题洞庭君山《齐白石绘画精品选》,人民美术出版社年,北京

七十七日未刻画宁波山水……

余近来画山水之照,最喜一山一水或一丘一壑。如刊印当刊一丘一壑四字或刊一山一水四字。

记宁波画稿刘振涛、禹尚良、舒俊杰编《齐白石研究大全》第46页,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年,长沙

佛号钟声两鬓霜,空余犹有画师忙。

挥毫莫作真山水,零乱荒寒最断肠。

题不二草堂作画图,渺之编《白石老人逸话》附图,香港上海书局印行,年,香港

丁卯正月廿又四日,为街邻作画造稿,其稿甚工雅,随手取包书之纸勾存之。他日得者作为中幅亦可。白石并记。

题铁拐李《齐白石画选》第18图,人民美术出版社,年,北京

吾画山水,时流诽之,故余几绝笔。今有寅斋弟强余画此。寅斋曰,此册远胜死于石涛,画册堆中一流也。即乞余记之。

题山水册页王振德、李天庥编《齐白石谈艺录》,第40页,河南人民出版社,年,郑州

我在壮年时代游览过许多名胜,桂林一带山水,形势陡峭,我最喜欢。别处山水,总觉不新奇,就是华山也是雄壮有余秀丽不足。我以为,桂林山水既雄壮又秀丽,称得起桂林山水甲天下。所以,我生平喜画桂林一带风景,奇峰高耸,平滩捕鱼,即或画些山居图等,也都是在漓江边所见到的。

与胡佩衡论画同上,第59页

●花鸟、虫鱼 

小石如猿丑不胜,水仙神色冷如冰。

断绝人间烟火气,画师心是出家僧。

画怪石水仙花郎绍君、郭天民编《齐白石全集》,第10卷,第1部分,第12页,湖南美术出版社,年,长沙

朱藤年久结如绳,枫树园旁香色清。

乱到十分休要解,画师留得悟天真。

得儿辈函复示同上,第26页

风翻墨叶乱犹齐,架上葫芦仰复垂。

万事不如依样好,九洲多难在新奇。

画葫芦同上,第28页

老年画法没来由,别有西风笔底秋,

沧海扬尘洞庭涸,看君行到几时休。

邻人求画蟹同上,第50页

倒藤垂叶意绵绵,老去心思费转旋。

作怪作奇非不可,不如依样老余年。

题画葫芦瓜同上,第96页

山桃画笔古雅,大叶粗枝,学于余也。人见其画怪之,余为山桃怜,因劝其仿里某者。人复见其画,大加称许,以为得胜于余也,余为山桃憎。昌黎所谓下笔令人惭,人即为好矣。故此幅先求画于山桃,桃因病辞,余幸得此爱照,因亦从俗画之。所谓大惭者,人即以为大好矣。

作画记同上,第2部分,第85页

六月二十四日,今日为荷花生日,余画荷花大小三十余纸,画皆未丑。有最佳者,惟枯荷又有四幅,一当面笑人,一背面笑人,一倒也笑人,一暗里笑人。师曾携去四幅枯荷,暗里笑人在内。有小幅画册最佳,人不能知,师曾求去矣。

年(癸亥)日记同上,第页

从师少小学雕虫,弃凿挥毫学画虫。

莫道野虫皆俗陋,虫入藤溪是雅君。

春虫绕卉添春意,夏日虫鸣觉夏浓。

唧唧秋虫知多少,冬虫藏在本草中。

煮画多年终少有成,晓霞峰前茹家冲内得置薄田微业。三湘四水古邑潭州饱受名师指点,诗书画印自感益进。昔觉写真古画颇多失实。山野草虫余每每熟视细观之,深不以古人之轻描淡写为然。尝以斯意请教诸师友,皆深赞许之。远游归来,日与诸友唱酬诗印,鲜有暇刻。夜谧更阑,燃灯工写,然多以之易炊矣,而未能呈册。此乃吾工写之首次成册者也。乘兴作八虫歌纪之,是为序。光绪卅四年腊月廿二日子夜,齐璜呵冻自题。

工笔草虫册题记,同上,第3部分,第7-8页

孟丽堂先生尝画鸡,布以牡丹,题为春声。余更以鸡冠花,谓为秋声亦可矣。余年来兴味萧然,石门山长求诗来借山,余兴未尽,作此无*。

题秋声图同上,第13页

尝见清湘道人于山水中画以竹林。其枝叶甚稠,雪个先生制小幅,其枝叶太简。此在二公所作之间,借山吟馆主人。

题竹同上,第14页

余尝于友人家(见)铜鸭香炉,通身有神味,非如流俗画家画鸭也。

此足踵,此长者,中爪、中爪上短者。旁爪,足欲蹈未蹈时,两旁之爪向上反,故旁爪在上,中爪在下。

题画鸭小稿同上,第15页

此屏共四幅,其纸不一,此外三幅皆陈年纸,著墨便有五彩,幸画在此幅之先,不然为此败兴,或四幅皆不能佳。大不类余平生所作,后之鉴家必有聚讼者矣。丁巳十月十一日重游京华还省,白石老人。

题水仙寿石同上,第17页

曲江外史画水仙有冷冰残雪态。此言也,我潜庵弟最能深知,借山吟馆主者。

题水仙册同上

此幅本友人强余代笔之作,故幅左己书再观题记,并盖白石曾观之印。乃余自惜年老不忍以精神如*金掷于虚牝也。吉皆兄深知余意,劝余添加款题,仍为己作。余感吉翁之怜余,因赠之。惜吉翁仅能见此一幅也。己未又七月,弟濒生并记。

如此穿枝出干,金冬心不能为也。齐濒生再看题记,后之来者自知余言不妄耳。

题梅花图同上,第19页

凡画花草,非横斜枝本不能有态度。余画此以直立出之,却觉态度端雅。此意只可与陈配道耳。老萍三过都门,鸡冠花已老,菊花将开,思归时也。老萍。

题鸡冠花同上

吉祥声,此虫呼为纺织娘,亦名纺纱婆。纺纱吉祥声,非古典也,濒生己未秋客京华。

题吉祥声同上,第20页

有人题此云,串串珊瑚拂水红。余不知是珊瑚花否。蓝花者,想是牵牛花也。此蓼花也。

题蓼花、牵牛同上,第23页

三百石印富翁画胭脂花,用我法也。

题胭脂花同上

良姜一名盟,江南俗呼蓝蝴蝶。识者谓其根即高良姜。白石临。

题良姜同上

百合花,北人呼为虎皮莲。白石。

此画一茎,茎上节节生花葩,非三四葩一齐开岐也。家山多此花。即写意画,非写照不可。其花开在春暮。

题百合花同上,第24页

串枝莲,秋日花也。只宜竹篱茅舍耳。老萍。其色甚娇嫩,似水红,与六月菊同时开。

题串枝莲同上

诸葛菜,白石山民用我法临他人本。此菜平生未见过也。

题诸葛菜同上

我家法画秋海棠,老萍,叶上之筋,以此叶最似。

题秋海棠同上

如意草。岁暮年头即花点盆最佳,以色罕耳,白石。

题如意草同上

鱼儿花,又名荷苞牡丹。其叶分三岐,一岐之叶似分三叶。白石老人以我法临。

题鱼儿花同上

画凌霄可仿此花法。此夏日花也。

题凌霄花同上

题此有青莲不采采青萍句,想此是萍花。

题青莲同上

瑞香有红*白三种,立春即花,白石老人临,付子如、移孙。

题瑞香同上

万年青,棒直,略似四如意合成一花,一棒数十花。

吉祥草之果红亦同时。

吉祥草之果冬深始红。

吉祥草画得甚丑,子如、移孙须知更变。

其花开在虎耳草之先。

题万年青、吉祥草同上,第25页

虞美人,不能曲尽其妙,总以鲜艳为之便佳矣。

题虞美人同上

紫玉簪,三月即开花,秋深方已,白石。

题紫玉簪同上

草茉莉,为穷檐儿女之花。然而柴门野岸,冉冉夕阳,芳气袭人,未可抹煞,况晚秋时更不可少此。

此纸布色丑,未足雅观。紫色乃鲜丽花青与洋红错杂涂之。又有一种花色以洋红、藤*交乱画也。

题草茉莉同上

大红鹊叶似荷钱而少偏花,夏甚红,至秋渐减,而花愈繁。若入燠室,四时不卸。

题大红鹊叶同上

二日以来为儿孙辈照人底手之画临之,殊无兴,白石。此帧皆出余己意,颇无流俗气。庚申六月初二日老萍记。

题腊梅、茶花同上

美人蕉,夏日开花。

题美人蕉同上

白石老人画,非有所临也。庚申六月初四日

题桃花同上

友人藏旧画花卉百余种,余择其粗笔者临其大意,中有梅菊之类,出自己意为之,以便临池一看,俗所谓引机是也。白石记,如儿、移孙收稿。

《白石画稿》题记同上

画贝叶、其细■之细,宜画得欲寻不见。老眼所为,只言大略耳,白石翁。

此虫乃樊樊山先生所藏古月轩所画烟壶上之本,白石又记。

题二叶秋虫册页同上,第26页

著色画四幅,独此墨花能去却一绝艳姿,有超然拔俗之态。借山吟馆主人并记。

题墨牡丹同上,第28页

太平年少字情奴,儿女旗亭斗唱酬。

吟响枝高蝉翅咽,闲心比细叶纹粗。

画苑前朝胜似麻,多为利禄出工华。

吾今原不因供奉,愧满衰颜作匠家。

前首闲心更为诗心。拱北先生委作细致画,取其所短,苦其所难也。请正之。癸亥三月中,齐璜并题记。

题贝叶秋蝉图同上,第34页

余作画五十年不善画兰花,无论今古人之作,目之所见者,无不形似。此幅略去画家习气耳。白石。

题兰花同上,第36页

此册之虫为虫写工致照者,故工,存写意本者,故写意也。三百石印富翁记。

题蝗虫同上,第38页

客有求画工致虫者众,余目昏隔雾,从今封笔矣。白石。

题甲虫同上

桠枝叠叶胜天工,几点朱砂花更红。

不独萍公老多事,犹逢贪画石安翁。

题山茶花同上,第44页

作画贵能而不能,此幅将不能也。白石山翁并题记。

题月季同上

不数笔成蝶固难,欲有栩栩姿态,尤不易也。白石。

题海棠,蝴蝶册上,第47页

今古公论几绝伦,梅花神外写来真。

补之和伯缶庐去,有识梅花应断*。

和伯老人,湘潭人。余前诗所言之三人画梅,余推此老为最妙。此老自言学杨补之,余以为过之远矣。惜出长沙界,不知此老为何人。寄萍堂上老人画并题记,时居京华。

题梅花同上,第48页

余之画虾,已经数变。初只略似,一变毕真,再变色分深浅,此三变也。白石山翁并记。

题画虾同上,第48页

借山吟馆主者作画,平生不喜稠密,最耻杂凑,老年犹皆少。

题汲汲高官同上,第49页

此册叶大花粗,不宜摹作,只可为法家赏玩也。璧城女弟须知之。璜。

题紫藤同上,第54页

顷刻青蕉生庭坞,天无此功笔能补。

昔人作得五里雾,老夫能作千年雨。

今岁画蕉约四、三十幅,此幅算有春雨不歇之意。寄萍堂上老人并题。

题芭蕉同上,第57页

借山吟馆主者一时清兴,可见之于草木。

题枯树双鸦同上,第63页

画花卉,半工半写,昔人所有,大写意,昔人所无。白石山翁制。

题蝴蝶兰同上

客谓余日,君所画皆垂藤,未免雷同。余曰藤不垂,绝无姿态,垂虽略同,变化无穷也。客以为是。白石山翁并记。

题葫芦同上,第66页

前人画蟹无多人,纵有画者,皆用墨色。余于墨华间,用青色间画之,觉不见恶习。借山吟馆主者齐璜并记。

题草蟹同上,第77页

松、竹、梅皆君友,能耐寒,品色俱高。借山馆后白石亲种半山。

题茶花同上,第82页

昔人不入时句云,早知不入时人眼,多买胭脂画牡丹。予云,夺得佳人口上脂,画出樱桃始入时。白石老人。

题樱桃同上,第84页

此蟋蟀居也。昔人未曾言过,此言始自白石。

题蟋蟀葫芦册页同上,第87页

三代为农夫,才晓得菜根有真味,白石。

题白菜萝卜同上,第87页

此瓜南方谓为南瓜,其味甘芳。丰年可作下饭菜,饿年可以作粮米。春来勿忘下种,大家慎之。庚寅九十岁白石老人并记。

题南瓜刘振涛、禹尚良、舒俊杰编《齐白石研究大全》第页,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年,长沙

老馋亲口教琵琶,朱雪个题葡萄句,余不得解,二十年的犹未忘。

题葡萄同上,第页

曾见雪个以水晶杯著墨芙蓉,余画以红菊。

题菊花同上,第页

老年人蛩声皆厌闻,故篱下不画蟋蟀。

题豆角同上

此幅余白不大,不能题诗,虽有得者之请,未能应也。白石山翁并记。

题三秋图同上,第11图

即辛酉四月十二日之虫,足之长短最似者并存之。凡画虫,工而不似乃荒谬匠家之作,不工而似,名手作也。

题马蜂图同上,第页

牵牛花最大为梅郎家最多。余从来画此花大不过大观钱大,自过梅家,画此大花犹以为小也。

题画牵牛花同上,第74页

己未六月十八日,与门人张伯任在北京法源寺羯磨寮闲话,忽见地上砖纹有磨石印之石浆,其色白,正似此鸟,余以此纸就地上画存其草。真有天然之趣。

题白描稿同上,第67页

尹和伯先生曾为潜庵弟画梅,清润秀逸。余不欲雷同,乃以苍劲为之。

题梅同上,第62页

客论画荷花法,枝干欲直欲挺、花瓣欲紧欲密。余答曰,此语譬之诗家属对,红必对绿、花必对草,工则工矣,未免小家习气。

题荷花同上,第46页

此幅乃予二十岁时之作,九十以后重见其中七、六十年,笔墨自有是非。把笔记之,不胜太息。九十一岁白石尚在客。

题鱼胡佩衡、胡橐编著《齐白石画法与欣赏》第4图,人民美术出版社,年,北京

白、白、白,黑、黑、黑,鸽子大翅不要太尖而直,尾宜稍长。

对鸽写生小稿同上,第93页

余作画每兼虫鸟,则花草自然有工致气。若画寻常花卉,下笔多不似之似,决不能此荷花也。

题荷花、蜻蜓同上,第90页

予年七十八矣,人谓只能画虾,冤哉,白石山翁。

题虾同上,第42页

余有友人尝谓曰,吾欲画菜,苦不得君所画之似,何也。余曰,通身无蔬笋气,但苦于欲似余,何能到,友人笑之。白石画并记。

题白菜同上,第87页

客谓以盈尺之纸,画丈余之草木,能否。余曰能。即画此帧。客称之,白石并记。

作画易,只得形似更易,欲得局格特别则难。此小帧有之。白石山翁又记。

题芭蕉同上,第76页

百本牵牛花碗大,三年无梦到梅家。

题画牵牛花同上,第34页

笔墩向这边,顺笔,笔尖向这边横扫来,点外之色似朱砂。少许积墨和*,欲紫不紫。

题注鸳鸯并蒂莲花双钩底稿同上,第10图

懊道人画荷花,过于草率,八大山人亦画此,过于太真。余能得其中否,自尚未信。世有知者,当不以余言为自夸。食者自当窃笑也。白石老人并记。

题荷花翠鸟同上,第69页

凡画动物,欲不似,画家本来不能为,欲似又不能免俗,此画难处。白石。

题虾龙龚著《齐白石传略》第30图,人民美术出版社,年,北京

选格着色,异于造化,真人巧胜天老。

题画葫芦同上,第53页

余为杨潜庵画册子,中有水仙花,陈师曾称之,使余每画册子,不离此花。

题水仙花同上,第50页

古人作画,不似之似,天趣自然,因曰神品,邹小山谓未有形不似而能神似者。此语刻板,其画可知,桐荫论画所论,真不妄也。

题芦苇水鸭同上,第41页

李复堂小册画本,壬子五日自喜在家,并书复堂题句。云根姻先生之属,以为何如。齐璜记以寄之。

此画尚未寄去,其人已长去矣。是年秋八月,吾师沁园先生来寄萍堂,见而称之,以为融化八怪。命璜依样为之。璜窃恐有心为好,不如随意之传神,即以此记之奉赠。更画四幅焚之,以答云根也。

题菖蒲、蟾蜍同上,第21图

星塘予之生长处也。春水涨时,多大虾,予少小时,以棉花为饵,戏钓之。今越六十余年。故予喜画虾,未除儿时戏弄气耳。

补题多虾图张次溪笔录《白石老人自传》,人民美术出版社,年,北京

余往时喜旧纸,或得不洁之纸,愿画工虫藏之兮。妙如女弟求画工虫,共寻六小页为赠画后三十年,庚午、白石。

题蜘蛛《荣宝斋画谱》第75集,第25页,年版北京

此动物余曾见陈星海有是画法,尤可媚俗眼,欲耳食者易知,诚不难为。然心中终不欢迎也。萍翁又记。

题鸡同上,第34页

山桃女子每索余画,且言求为形似者,使流俗不难知也。余深知此意,即如所言而为之。世有知者,当知非余所自许尔,癸丑春,濒生并记。

题芦雁同上

螳螂无写照本,信手拟作,未知非是。或曰大有怒其臂以挡车之势,其形似矣。先生何必言非是也。余笑之。

题螳螂同上,第40页

一日画鼠子啮书图,为同乡人背余袖去,余自颇喜之,遂取纸追摹两幅,此第二也。时居故都西城太平桥外,白石山翁齐璜并记。

题鼠子吃书图同上,第集第19页

此册计有二十开,皆白石所画,未曾加花草。往后千万不必添加,即此一开一虫最宜。西厢词作者谓不必续作,竟有好事者偏续之,果丑怪齐来。甲申秋八十四岁白石记。

题飞蝗册页董玉龙编《齐白石作品集》第80页,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年,天津

余自少至老不喜画工致,以为匠家作,非大叶粗枝、糊涂乱抹不足快意。学画五十年,惟四十岁时戏捉活虫写照,共得七虫,年将六十,宝辰先生见之,欲余临,只可供知者一骂,弟璜。

题秋叶孤蝗同上

予久不画蟹,偶尔画之,竟能成趣,乃心手相应也。辛巳二月借山吟馆主者。

题篓蟹《齐白石绘画精品选》第43图,人民美术出版社,年,北京

此鼠子吃书图,为家人依样各画一幅,自厌雷同,故记及之,乙亥白石山翁。

题鼠子吃书图同上,第35图

寻常习气尽删除,谁使聪明到老愚。

买尽胭脂三万饼,长安市上姓名无。

癸亥冬十二月之初为公雨先生制并题。白石山翁。

题绿梅同上,第9图

不画此花将越半年矣,胸中犹有好枝,白石并记。

题玉兰同上,第10图

余尝见南楼老人画此,无脂粉气,惜枝叶过于太真,无青藤、雪个之名贵气耳。三百石印富翁画。时庚申冬还家省亲,阿芝老矣。

题石榴同上,第5图

谚云,凡动物有一体似龙者,可以为龙,虾头似龙,可为龙耶,白石。

题群虾《齐白石绘画精品者》第62页,人民美术出版社,年,北京

以小纸画牛为半丁携之去,因留其本画此白石。此系大幅裁十下者,为儿孙辈作样可矣,未可作为小幅看也。辛酉画,壬戌裁后补记。

题水牛辽宁博物馆编《齐白石画册》,第23图,辽宁美术出版社,年,沈阳

粗大笔墨之画难得神似,纤细笔墨之画难得形似,此二者余常笑人,来者有欲笑我者,恐余不得见,身后恨事也。辛酉八月初四日得此虫。京华白石翁记。

题蝇齐良迟口述、卢节整理《父亲齐白石与我的艺术生涯》第8图,海潮出版社,年,北京

翅长三之二,头至翅一之一,膝与翅齐,此虫翅少短一分,画时留意。

题蝗虫同上,第12图

芙蓉叶大花粗,山之后者葩,开能耐久,且与菊花同时,亦能傲霜,余最爱之。白石山翁并记。

题芙蓉游鱼《齐白石绘画选集》第18图,湖南美术出版社,年,长沙

作画欲求工细生动,故难,不谓寥寥数笔神形毕见,亦不易也。余日来画此鱼数纸,仅能删除做作,大写之难可见矣。白石并记。

题画鲇鱼董玉龙编《齐白石绘画作品集》,第36图,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年,天津

余之画蟹,七十岁以后一变,此又变也。三百石印富翁并记,冬日无寒。

题螃蟹同上,第34图

凡作画须脱画家习气,自有独到处。白石自临自家本,觉不如从前。八十五岁。

题兰、谢云、刘玉山编《中国现代名家画谱·齐白石》扉页,人民美术出版社,年,北京

冷庵弟此纸丑不受墨,而且吾弟坐待,画不能佳,吾不怪纸丑,只怪吾弟欲早得为快也。小兄璜戊寅。

予第一次画蛟,竟能稍似,冷庵、泊庐二弟称之曰,万物寓于胸中,为画家殊不易也。白石又记。

题蛙蚊同上,第67页

余五六岁时,戏于老屋星塘岸,水浅见大虾不可得,以粗麻线系棉絮为饵之,虾足钳饵,线起虾出水,犹忘其开钳,较之钓鱼,更可乐也。儿时乐事老堪夸,衰老耻知煤米价。怜君著述钓鱼趣,何苦阿芝絮钓虾。

为于非闇画钓鱼图并题,徐中敏、娄师白《齐白石画虾》第20页湖南美术出版社,年,长沙

五十年前作小娃,棉花为饵钓芦虾。

今朝画此头全白,记得菖蒲是此花。

题虾同上,第23页

从画画翡翠(鸟)者必画鱼,余独画虾,虾不浮,翡翠奈何,白石并记。

题翠鸟与虾《著名国画家专题技法·齐白石画虾》第44页,湖南美术出版社

胸中著有龙蜿,用之画藤,有时雷雨亦疑飞去。

画藤手记,王振德、李天庥编《齐白石谈艺录》第73页,河南人民出版社,年,郑州

鸽子大翅不要太尖、且直,尾宜稍长,要记清鸽子的尾毛有十二根。

画鸽写生稿手记同上,第55页

余画小鸡二十年,十年能得形似,十年能得神似。

对胡佩衡语同上,第7页

应该细心观察它(指玫瑰)生长的全部过程……玫瑰的刺多是向下长的,所以常常牵挂人的衣服。

对胡诘青语同上,第54页

南方的紫藤是花与叶齐放的,北京是先花后叶,别有风趣。

对胡橐语同上

花瓣之里有纹。未开棉之壳似桃子。

画棉小稿自注同上

枇杷梗要粗大,冬瓜梗要细小。

对胡橐语同上,第55页

予友瞽居士家梅墅门外,一藤穿壁,拳溪如狮伏,如蛇行,奇形诡状,月夜视之可畏也。

题画藤同上

鲤鱼腮旁有一条灰白色的线,直通鱼尾,从这条线可以计算它身上有若干鳞片……画画的人如能这么仔细地去研究它,在画它时就不会马虎的了。

对胡诘青语同上,第55-56页

此鱼俗呼为蓑衣鱼,以尾似也。腮上一点大绿色,尾有赤色。

画鱼小稿自记同上,第56页

蟹是有壳的,蛤蟆是无壳的,若画蛤蟆的身和腿同螃蟹一样,那算什么艺术呢?

与胡佩衡论画同上,第62页

这幅画用水分晕出非常得当,再配上浓艳的红绿颜色,表达出来小雨初霁、春花更新的意境,再与白玉兰相映,真乃画得鲜花纸上香了。

与胡橐谈画牡丹同上,第81页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