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白癜风医院关系到巨额“钱途” 200余公务员争当农民
摘要:公务员"争当农民"怪事背后有何猫腻?今年初,义乌市委组织部接到多封群众来信,举报了一件怪事:一些公务员为"当农民",把户口迁到农村。一纸农民"名分",关系巨额"钱途"---既身为公务员在机关获得相应收入与待遇,又可以作为农民在农村获得征地补偿、参与村集体分红、享受旧村改造*策……不少公务员"争当农民"的背后,是巨大的利益驱动,可损害的是农民的利益。
前不久,义乌市200多名拥有农村户口的公务员,被市纪检委、市委组织部等部门要求从农村迁出户口、办理农转非、退出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义乌市为何"开除"这些公务员的"村籍"?公务员"争当农民"怪事背后有何猫腻?
今年初,义乌市委组织部接到多封群众来信,举报了一件怪事:一些公务员为"当农民",把户口迁到农村。
据义乌市纪检委副书记胡爱芬介绍,如果本人户口在农村,旧村改造能分到108平方米的宅基地,可以盖起4层半的房子,这中间有巨大收益:一方面,宅基地可以参与流转,当地市场价每平方米都超过2万元;另一方面,盖起的房子可以利用地处义乌小商品城附近的区位优势,开展物流运输、物业租赁等业务,每月可以获得比许多城市居民还要高的收入。
"除获得宅基地、盖房子外,农村户口还可以拿征地补偿费,并每年从村集体资产出租、物业等经营收入中获得分红。"一位村民说。
据浙江省农业厅经管处处长童日晖介绍,去年人均分红500多元,有的经济发达地区的农村分红则更多。
一纸农民"名分",关系巨额"钱途"---既身为公务员在机关获得相应收入与待遇,又可以作为农民在农村获得征地补偿、参与村集体分红、享受旧村改造*策……不少公务员"争当农民"的背后,是巨大的利益驱动,可损害的是农民的利益。官清畈村*支部书记何国峰认为,农民收入低,公务员有固定收入,他们既拿纳税人的钱又来挤占农民的资源,侵害了百姓利益。稠江街道的一位村民说:"公务员每月有工资,生活有保障,有的享受了集资建房,凭什么逢年过节还要到村里来分钱?"
"农民公务员"怪事引起义乌市委高度重视,从3月到4月间,义乌市多个部门联手对全市4000多名公务员及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开展户口调查清理工作。
根据调查,近年来共有94名公务员把户口迁入农村,然而让人没有想到的是,这次调查还让更多户口始终在农村、一直拥有"双重身份"的公务员浮出水面。据介绍,他们先后把195名"农村籍"公务员户口迁出,还对40人办理了农转非、退出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等手续。
清理行动在机关干部中引起震动的同时也带来争议:一位*法系统干部表示,这种强行迁转的办法不够人性化;有一个局的局长户口被从农村迁出后很不理解:"我天生就是农民,为什么非要把我从农村赶到城里?"胡爱芬对此表示,开展这项工作是得罪人的,而且得罪的多是熟人,可为了解决问题不能怕得罪人。
义乌市委书记*志平明确表示,绝不允许与民争利的情况出现。义乌市委领导表示,对拒不配合者,先免职再清理其农民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