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瓜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在家可以做什么散步为虚,观鸟为实 [复制链接]

1#

一场秋雨一场凉,侯鸟南迁回故乡。近日,有摄友报告浙游君:在西湖景区的北里湖,发现了数十只刚到的鸳鸯。西子湖的冬季观鸟季正式开始。

摄友们背着长枪大炮又开始忙碌了起来。今天浙游君来和你说,四季里的西湖到底迎来了多少鸟儿!

/鸳鸯/

※鸳指雄鸟,鸯指雌鸟,故鸳鸯属合成词。

◆鸳鸯为中国著名的观赏鸟类,之所以被看成爱情的象征,因为人们见到的鸳鸯都是出双入对的。

◆作为经常出现在古代汉族神话传说和文学作品中的鸟类。人们常用鸳鸯来比喻男女之间的爱情。

/伯劳/

※伯劳鸟是一种食肉的小型雀鸟,生性凶猛,是重要的食虫鸟类。

◆在西湖景区广泛分布,常栖于树顶,到地面捕食,捕取后复返回树枝。

◆它们的主要特点是嘴形大而强,上嘴先端具钩和缺刻,略似鹰嘴。翅短圆,通常呈凸尾状。脚强健,趾有利钩。性凶猛,嗜吃小形兽类、鸟类、蜥蜴等各种昆虫以及其他活动物。

/绣眼/

※绣眼是雀形目一种体形小的鸟类。

◆绣眼因其眼圈被一些明显的白色绒状短羽所环绕,形成鲜明的白眼圈得绣眼之名。完全树栖生活,取食昆虫、花蜜和甜软的果实;绣眼鸟性情活跃,高度群集。

◆由于叫声婉转好听有如*鹂一般,自古即因啼声而广为饲养。

/相思鸟/

※相思鸟别名红嘴玉、红嘴绿观音、恋鸟,在西方叫“乃丁格”(情鸟)。

◆画眉科相思鸟的两种鸟之一,栖息于平原及海拔米的小丘,活动于常绿阔叶林、灌丛和竹丛间,对影相思。

◆红嘴相思鸟羽衣华丽、动作活泼、姿态优美、鸣声悦耳,颇受人们喜爱。但其鸣啭与其它画眉亚科歌鸟相比,显得单调,也不善模仿,所以养鸟者多重其羽色。

/鹊鸲/

※鹊鸲是孟加拉的国鸟。

◆鹊鸲性格活泼好动,觅食时常摆尾,不分四季晨昏,在高兴时会在树枝或大厦外墙鸣唱,因此在中国内地有“四喜儿”之称。

◆出没于村落和人家附近的园圃,栽培地带或树旁灌丛,也常见于城市庭园中。食物以昆虫为主,兼吃少量草籽和野果。

/白头鹎/

※白头鹎又名白头翁,是长江以南广大地区中常见的一种鸟。

◆性活泼,结群于果树上活动。有时从栖处飞行捕食。多活动于丘陵或平原的树本灌丛中,也见于针叶林里。性活泼、不甚畏人。杂食性,既食动物性食物,也吃植物性食物。

◆白头鹎吃大量的农林业害虫,是农林益鸟之一,值得保护。

/北红尾鸲/

※北红尾鸲属小型鸟类。

◆雄鸟头顶至直背石板灰色,下背和两翅黑色具明显的白色翅斑,腰、尾上覆羽和尾橙棕色,中央一对尾羽和最外侧一对尾羽外翈黑色。前额基部、头侧、颈侧、颏喉和上胸概为黑色,其余下体橙棕色。

◆相似种红腹红尾鸲头顶至枕羽色较淡,多为灰白色,尾全为橙棕色,中央尾羽和外侧一对尾羽外翈不为黑色。主要以昆虫为食。

/黑尾蜡嘴鹊/

※又叫黑尾、包头蜡嘴、包头、皂儿、小桑嘴等别名。

◆黑尾蜡嘴雀体长约18厘米,嘴蜡*,雄鸟头尾黑色,翅黑色但末端有白斑,身上的羽毛呈灰色,肋呈棕色,尾部有分叉。雌鸟翅黑色,其余多为灰色,尾羽末端为黑色。

◆平时栖息在平原至海拔米的山地。生活在有树木的地方,有时也到公园或居民区。在树上十分活跃,常在两棵树间跳跃不停,喜食麻籽和葵花籽。

/竹鸡/

※竹鸡亦称“泥滑滑”、“竹鹧鸪”或“扁罐罐”。

◆该鸟羽色艳丽。为国内特有的观赏鸟类。雄鸟生性好斗,常被人们驯化为斗鸟,以供观赏。竹鸡为观赏鸟类,在南方为常见种类。主要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南诸省的山地。

◆竹鸡不是十分畏人,如果不受到侵扰,可在与人体相隔3~5米的可视距离内觅食或打斗。竹鸡常在山地、灌丛、草丛、竹林等地方结群活动,3~5只或10多只不等,时常排成单行队形行进。

/翠鸟/

※翠鸟属水鸟。

◆自额至枕蓝黑色,密杂以翠蓝横斑,背部辉翠蓝色,腹部栗棕色;头顶有浅色横斑;嘴和脚均赤红色。因背和面部的羽毛翠蓝发亮,因而通称翠鸟。食物以鱼类为主,兼吃甲壳类和多种水生昆虫。

◆中国有3种:斑头翠鸟、蓝耳翠鸟和普通翠鸟。最后一种常见,分布也广。

/棕头鸦雀/

※棕头鸦雀全长约12厘米。

◆头顶至上背棕红色,上体余部橄榄褐色,翅红棕色,尾暗褐色。喉、胸粉红色,下体余部淡*褐色的鸟类。

◆常栖息于中海拔的灌丛及林缘地带,分布于自东北至西南一线向东的广大地区,为较常见的留鸟。

/拍摄要点/

※搬好小板凳,记好小笔记。

◆因鸟类比较怕人,所以拍摄时不要穿红色等比较鲜艳的衣服。

◆拍摄时需要用超长焦镜头(如-的定焦镜头)。如没有也可用普通的长焦或变焦镜头加增倍镜拍摄。

◆拍摄动态的鸟类速度最好要在分之1秒以上。

◆拍鸟要有耐心。常常采用守株待兔的办法。早上7-9点钟、下午3-5点钟光线最佳。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