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雀斑专科医院 http://m.39.net/baidianfeng/a_8714638.html▲芦鹀张世红年2月6日摄于保山青华海国家湿地公园青华海片区东湖
近日,摄影爱好者张世红在保山青华海国家湿地公园拍摄到一只芦鹀(Emberizaschoeniclus),为保山市首次记录,也是自年以来的云南省第二笔芦鹀记录(王紫江等曾在《云南秋季夜间迁徙鸟类研究》(年)一文中记录到芦鹀)。青华海国家湿地公园鸟类新增1种,鸟类种数增至种。
▲芦鹀来源《中国鸟类野外手册》
芦鹀(学名:Emberizaschoeniclus,英文名:ReedBunting),体长15-17厘米,雄鸟颈环白色,颊纹白色,腰灰褐色,小覆羽棕红色。雌鸟颊纹白色,具不明显的皮*色颈环。栖息于低山平原湿地附近的开阔地带,如灌丛、芦苇丛和草地等。冬季也利用农田和牧场。常集小群在地面或灌草丛中窜飞。E.s.minor繁殖于东北地区,在华南越冬;E.s.pyrrhuloides繁殖于*西部;E.s.zaidamensis是青海的留鸟。迁徙期多个亚种经过华北和东北,另有多少个亚种在*、青海、内蒙古和甘肃越冬。(来源:中国鸟类观察手册)
▲芦鹀的喙厚重且上喙凸形张世红年2月6日摄于保山青华海国家湿地公园青华海片区东湖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