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拉上窗帘
尼泊尔雪人航空一架ATR72-型飞机(1月15日)坠毁,72人遇难。
尼泊尔民航安全纪录很差,去年还有一架DHC-6坠毁造成22人死亡。
尼泊尔飞机为什么总出事故?
图:雪人航空ATR72坠毁现场网络图片
尼泊尔民航业其实相对发达,因为它的陆地交通太不方便。
去往尼泊尔的国外游客很多,主要是被壮观的喜马拉雅和丰富的佛教文化吸引。
尼泊尔的许多机场与登山有关,例如著名的卢卡拉机场就是珠峰大本营——卢卡拉最大只能接待19座小飞机,跑道还只能单向使用。
尼泊尔经济不发达,没有钱像我国一样削平山头修建大机场,因此许多地方只能用小飞机。
小飞机不见得不挣钱,比如加德满都—卢卡拉这段半小时航线需要美元,不含糊。
图:雪人航空的Jetsteam41(左边两个是ATR)网络图片
雪人航空就是从卢卡拉航线(珠峰大本营)上成长起来的。
尼泊尔有许多像雪人这样的小公司,购买几架二手Jetsteam41小飞机,在卢卡拉等航线上往返穿梭。
因为私营,效率很高,一天能跑好多趟,钱也就哗拉哗拉地进账了。
当然“哗啦哗啦”是相对的,这些钱攒起来买新的ATR,那还是挺难的。
疫情期间没什么登山客人,雪人航空退役了老旧的Jetstram41,改用手头的六架二手ATR72-飞机经营博卡拉(Pokhara)和派勒瓦(Bhairawa)航线。
博卡拉有“藏人村”,派勒瓦是佛祖故乡,疫情前这两个地方的游客都不少。
图:尼泊尔机场与航线示意图
博卡拉和派勒瓦的客流比卢卡拉要大,两条航线上有外国人也有本国人。
尼泊尔民营公司一般采用“内外有别”的票价规则,比如说外国人收美元,本国人收30美元——因为卖贵的话,确实也坐不起。
博卡拉和派勒瓦机场都是中国修建的,使用的是中国贷款。
中国帮助尼泊尔无可非议,这两座机场并没有像斯里兰卡的汉班托塔那样闲置,但确实航班也不多,现在每天只有20几班。
这两座机场主要与加德满都连接,各公司使用涡桨支线,几乎清一色的ATR飞机。
图:雪人航空ATR客机网络图片
印度对中国在尼泊尔造机场进行恶*攻击,说搞的太排场没必要,加重了尼泊尔人的负担等等。
这些指责虽然毫无根据,但尼泊尔的“腐败”确实非常严重,它年的全球清廉指数仅为,比白俄罗斯和布基纳法索还要糟糕。
在“腐败”背景下,航空公司的管理难说完美。
尼泊尔民营公司多使用二手飞机,每天高强度起降,维修保养也未必到位。
老旧飞机的动力往往有所衰弱,山地满载飞行有一定危险性。
例如去年塔拉航空的DHC-6坠毁,当时就是满载,而飞机已经用了43年。
图:塔拉航空去年曾发生空难网络图片
雪人航空此次出事的ATR72飞机编号9N-ANC,出厂于年,此前在印度翠鸟和泰国皇雀公司服役。
ATR72最多载客72人,当时基本达到“满载”状态。
从流传视频看它当时很可能“失速”了,然后左倾坠毁。
有人怀疑它与复兴空难一样“错关发动机”,但也有高人说从视频看没有“顺桨”,推测说左发动机还在工作。
失速就是飞机的速度太低了,无法保持在空中。
失速一般有两个原因,一是动力不足,例如发动机出故障,飞机相对发动机的能力来说太重了。
二是仰角太大,机头抬得太高,比如说复飞时拉的太猛,进近时油门太小等等。
但也有可能是突然的气流,博卡拉机场在一个盆地里,气象条件复杂。
图:失速曾造成法航A坠毁摄:拉上窗帘
中国在飞机方面也曾无私地帮助过尼泊尔,卖给它不少新舟60和运-12飞机。
但这些飞机都在尼泊尔国家手里,与民营航司无关。
而且不幸的消息是这些飞机在尼泊尔的使用情况不好,新舟60已经停飞,去年还有尼泊尔准备“退货”的消息。
有人说ATR坠毁可能再次给新舟提供机会,作者认为这个希望很小。
因为雪人是民营航空,民营与国营在尼泊尔是两个世界。
ATR飞机虽然出过几次事故,但它依然是全球最畅销和使用最广泛的涡桨支线客机,这个地位很难撼动。
愿逝者安息,原尼泊尔在苦难中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