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日19:30央视综艺频道的文博大剧《国家宝藏》栏目迎来了上海博物馆专场!你是不是期待已久?
在众多千年国家宝物中,上海博物馆的大克鼎、商鞅方升、朱克柔缂丝莲塘乳鸭图这三件宝物将会登上《国家宝藏》的舞台,TA们有哪些故事?先来一睹为快吧!
展品介绍
上海博物馆
大克鼎
大克鼎↑↑
年代:西周晚期
类别:青铜
规格:鼎高93.1厘米,重.5千克,口径75.6厘米,鼎内有个字铭文。
入选理由:
它是青铜转变期的典型代表,清朝末年就跟大盂鼎、毛公鼎并称为“海内三宝”。
大克鼎铭文字↑↑
简介:
清光绪年间陕西扶风县窖藏出土,同时出土的有小克鼎、钟等器,现分散在世界各地。大克鼎是上海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
大克鼎有个字铭文,记录了鼎的主人是一位西周的膳夫(宫廷厨师长),名叫“克”,铭文分为两个部分:一为克对祖父功绩的追述,二为周王对克赏赐的记载,包括赏赐的礼服及大量土地、人民。除了大克鼎以外,还有小克鼎七件,用来盛放肉食等祭祀品。克作为膳夫,却享有诸侯级别使用的七件列鼎,可以确认在当时他极受周王重用,是一位权重一时的重臣。
上海博物馆
商鞅方升
商鞅方升↑↑
年代:战国
类别:青铜器
规格:高2.32厘米,通长18.7厘米,内口长12.4厘米、宽6.9厘米、深2.3厘米,容积.15毫升。
入选理由:
商鞅方升作为战国时秦国标准计量器,是中国历史的伟大变革——商鞅变法仅有的遗物,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
商鞅方升底部铭文:廿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立号为皇帝,乃诏丞相状、绾,法度量则不壹歉疑者,皆明壹之↑↑
简介:
器壁三面及底部均刻铭文,其中左壁刻:“十八年,齐遣卿大夫众来聘,冬十二月乙酉,大良造鞅,爰积十六尊(寸)五分尊(寸)壹为升”。底部刻秦始皇二十六年诏书:“廿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立号为皇帝,乃诏丞相状、绾,法度量则不壹歉疑者,皆明壹之”。《史记·秦本纪》:孝公“十年,卫鞅为大良造”。铭文中的十八年,即秦孝公十八年(公元前年)。此器是商鞅任“大良造”时所颁发的标准量器。方升底部加刻秦始皇二十六年诏书,证明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仍以商鞅所规定的制度和标准统一全国的度量衡。作为量器,它毫升的容积是商鞅统一度量衡所规定的标准“1升”,它是商鞅变法目前为止唯一实物例证。
商鞅方升侧面铭文:十八年,齐遣卿大夫众来聘,冬十二月乙酉,大良造鞅,爰积十六尊(寸)五分尊(寸)壹为升↑↑
上海博物馆
朱克柔缂丝莲塘乳鸭图
朱克柔缂丝莲塘乳鸭图↑↑
年代:南宋
类别:丝织
规格:纵.5厘米,横.8厘米
入选理由:
此幅作品使用缂丝工艺,幅式巨大。彩色纬线缂织细密,通经回纬,丝丝缕缕皆匀称适宜、分明,在现存宋代缂丝画作传世作品中属上乘之作。
朱克柔缂丝莲塘乳鸭图(局部)↑↑
简介:
此件文物为南宋朱克柔的传世之作。整幅图案以彩色纬线緙织而成。图中双鸭浮游于萍草间,尾有乳鸭相随,旁有白鹭一对。翠鸟、红蜻蜓点缀其间。坡岸青石,质感凝重。周围白蕖、慈菇、荷花、萱草、芙蓉等花草环绕,色彩雅丽,线条精谨,具有春夏池塘的自然生趣,俨然院体风格。青色湖石上緙织“江东朱刚制莲塘乳鸭图”款,“克柔”朱文印。朱刚,字克柔,女,华亭县(今上海松江)人。朱克柔以缂丝作品著名,所作树石、花鸟均极精巧,其以丝线调色如运笔作画,作品“古澹清雅,为一时之绝技”。此缂丝画幅极大,色彩丰富,丝缕细密适宜,层次分明,是迄今为止现存宋代缂丝作品中最大的杰作。
资料:上海博物馆
编辑:刘喻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