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瓜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中国禁止出境的64件国宝级文物72
TUhjnbcbe - 2023/5/19 18:29:00

1、大明凤冠其形制承宋之制而又加以发展和完善。

据《明会典皇后冠服》所载:洪武三年及永乐三年定制均为“九龙四凤“冠。定陵出土的四顶凤冠,分别为“十二龙九凤”、“九龙四凤”、“六龙三凤”、“三龙二凤”。凤冠所用饰件与《明会典》制度不完全相符,但和皇后礼服画像中所绘凤冠形制基本相同。《明实录》记载万历三十四年所上慈圣皇太后冠服中有“珠翠金累丝嵌猫睛丝青红*宝石珍珠十二龙十二凤斗冠一顶(金钑龙吞口、博鬓、金嵌宝石簪、如意钩全)”,所描述的形制亦与出土实物接近。由此可知明初所定冠服制度至万历时期已有变化。

2、凤冠材料的加工技术

手工业高度发达的明代,明朝皇后的凤冠选料之华贵、工艺之精湛、造诣之巧妙让人五体投地。光是把这些珍贵的矿物开采出来,还不足以展示它们的风采,需要加以精湛的人力加工技术,才能形成这样一顶华丽的皇后凤冠。据考古学家分析,孝端皇后的凤冠上,至少采用了镶嵌、花丝、点翠等多种工艺。

传统的镶嵌工艺称为“爪镶”,这是一种利用金属齿镶嵌宝石的方法,以孝端皇后的凤冠为例,其固定保持的金属就是金属金,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因此,可以将金属压成金片,然后裁剪成条状,做出与宝石形状相似的“托儿”,托儿的两侧焊出两爪,紧紧抓住宝石,因此得名“爪镶”。

孝端皇后凤冠上的九条威武的金龙,用的是我国古代皇家高精湛的花丝工艺制作而成,这种工艺所依托的原理还是金属金的延展性。它是将金拔成细丝,这个拉丝一直是手工拉丝,有专门的拉丝板,有数十个不同直径的孔眼,最大直径为4毫米,最小直接为0.2毫米。把金拉成制成细丝后,经过盘曲、掐花、堆垒等手段编织成造型各异的东西。

点翠的“翠”就是翠鸟身上的羽毛,按照既定的花型,用金属片做成底托,然后用金丝沿花型边缘焊槽,在底座中部抹上胶水,再将从翠鸟身上拔下来的羽毛嵌在底座上。至于为何用翠鸟的羽毛,古代的说法是翠鸟羽毛光泽,永不退色。翠鸟属于佛法僧目翠鸟科,栖息于有灌木树林的淡水区域,以小型鱼类、甲壳类动物为食,共有十几种。依据孝端皇后凤冠上所用翠鸟羽毛的颜色,推断其所用羽毛为较艳丽的普通翠鸟。但由于这种办法过于残忍,现代已经抛弃了用活翠鸟点翠。

(图片均来自于网络)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国禁止出境的64件国宝级文物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