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瓜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对于如此明显的诗歌抄袭,这次诗刊会怎
TUhjnbcbe - 2023/6/15 21:53:00

现在的诗歌,确实让人一言难尽。因为一言难尽,所以很多人就啥也不说了。但是,还是有不少人在说话的。当然,他们说的都是好听的话,怎么好听就怎么说。对于这样的话,很多人也听腻了,也无话可说了。

因此,现在的诗坛,好像就只有一种声音了,那就是夸赞。只要是“著名诗人”的诗,那基本就只有夸赞的声音,什么样的词都用上了。什么“灵性”哦,“禅意”哦,“天成的诗人”哦,“划时代的作品”哦等等,让人目不暇接,或目瞪口呆。

而他们听到的夸赞的声音多了,就以为自己真的那样了。作品充满了灵性、禅意,自己就真的是天才诗人,自己的作品真的就有了划时代的意义。所以,他们就不停地写,不停地发表,不停地获奖。好像这个诗坛缺了他,就转不动了一样。

陈先发(图片来源于网络)

但他们并没有“灵性”,也不是“天成的诗人”。绞尽脑汁了也写不出一首作品来,那该怎么办?还对得起“著名诗人”这四个字吗?于是,他们就另辟蹊径,参考、借鉴、套改,或者抄袭别人的诗句。反正现在也没有几个人真正读诗,抄一抄,借一借又有何妨?

但是,却偏偏有几个不识趣的人,他们就认真看了。不仅认真看了,而且还仔细地对比了。于是,就发现出猫腻来。大家看看下面这两首诗,长得多像!这里把相同的句子,用相同的颜色加以标注了一下,让大家能够一目了然。

左边这首《翠鸟》,是陈先发年的作品。右边这首《红耳鹎》,是年10月《诗刊》发表的,丫丫的作品。大家看看,丫丫这首《红耳鹎》,基本上是“体无完肤”了。

《诗刊》作为“唯一中央诗歌刊物”,却多次出现抄袭事件。几个月前的抄袭事件,《诗刊》的回应,挺有意思,“等攒到三五个抄袭事件的时候一起公布”。也就是说,《诗刊》准备组团公布抄袭事件。但是,直到现在也没有下文,难道还没攒够?

这次,丫丫又加了一把火,这个数量又加了一个,够了没有?不得而知。所以,这次《诗刊》公布处理结果,和不公布处理结果,都是很正常的。也许在《诗刊》看来,这样的套改或抄袭,本身就是正常的,只是百密一疏,或者是有些人多事罢了。

有点尴尬的是,在丫丫这首《红耳鹎》后面,《诗刊》还发表了臧棣的一长段评论。“生命视角”、“非常巧妙,也非常自然”、“形象很鲜明,也很生动”、“生命感受”……这些词句用在这首诗上,现在看来,就像是一种“巧妙、生动、自然”的讽刺。

丫丫是谁?想必大家是一定想知道的。据中国诗歌网显示,丫丫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二级作家,广东文学院第五届签约作家,广东作协理事会理事,广东作协诗歌委员会委员,参加过《诗刊》社第34届青春诗会。”不知这个丫丫,是不是就是写这首《红耳鹎》的丫丫?也只有《诗刊》和丫丫知道了。

图片来源于中国诗歌网

我们还是静等《诗刊》,或者是丫丫的回应吧。也许能等到,也许就等了个寂寞。等了个寂寞,在诗坛是很正常的事。很多事情,不就是寂寞又寂寞,最后就不了了之了吗?这是一个屡试不爽的法子,哪有人天天盯着你这个破事?

1
查看完整版本: 对于如此明显的诗歌抄袭,这次诗刊会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