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渐暖
夏候鸟们陆续飞抵冰城
据不完全统计
在哈尔滨周边“度夏”的
鸟类共有多种
今天,东北林业大学
野生动物资源学院的王槐老师
就教大家认认在冰城
“过暑假”的那些鸟儿~
*苇鳽
*苇鳽(jiān),又称*斑苇鳽,每年5月中旬左右来到哈尔滨周边几个湿地。喜欢生活在芦苇荡里,并在里面筑巢、繁殖。
它们飞行速度比较快,喜欢在靠近水域的芦苇杆上观察水面,如果发现有鱼类,会快速抓起吃掉。
红嘴鸥
每年4月中上旬从南方迁徙到哈尔滨,停歇一段时间之后,有的继续向北迁徙,有的就会在哈尔滨周边选择比较适合的水域进行繁殖。
红嘴鸥的特点是喜欢大群活动。眼下正是红嘴鸥大群活动的最好季节。
家燕
属于比较常见的鸟类,每年4月末或者5月初飞回哈尔滨周边几个湿地进行繁殖。
家燕是一种伴人鸟类,有人的地方就有它,它们主要生活在居民区,也会在水域周边衔泥、筑巢。
池鹭
每年4月中旬从南方迁徙回来。通常在水比较浅的地方停歇、取食。在大剧院周边湿地分布比较多。
凤头?鷉
凤头?鷉(pìtī),是一种极具观赏性的鸟类,它们每年4月初从南方迁徙过来。
求偶期时,两只凤头?鷉会经常在一起做出点头、衔草等求偶动作。它们会在水比较浅的蒲草或者芦苇上筑巢。
苍鹭
体形比较大的鹭类,每年4月中下旬从南方迁徙回来。一般会停歇在芦苇荡里或者芦苇荡旁边的树上,通常以水域里的鱼虾、软体动物等为食。
普通翠鸟
是一种非常漂亮的蓝颜色小鸟儿,飞行速度特别快,经常在水面上一飞而过。
它们通常停歇在芦苇或者荷花上,如果发现水中有小鱼小虾,会快速的捕捉食物。
骨顶鸡
又叫白骨顶,它的脑门儿有一块儿非常明显的白色羽毛区域。
每年4月中下旬迁回到哈尔滨周边水域,在这里进行繁殖,一直到10月中下旬才会离开。
须浮鸥
体型比红嘴鸥要小一些,是一种特别具有观赏性的小型鸥类,每年5月中下旬迁回到哈尔滨周边水域。
通常在芦苇或者荷花池上面筑巢、繁殖,到6月下旬、7月初这段时间,须浮鸥的小鸟就出壳了,大鸟会抓一些鱼虾来喂小鸟。
中华攀雀
每年4月末或者5月初从南方迁徙过来,然后开始筑巢。
中华攀雀的巢特别具有观赏性,像一个编织精密的葫芦一样,倒挂在树枝上,一般6月中上旬小鸟就诞生了。
斑嘴鸭和绿头鸭
都是非常常见的鸟类。每年3月中下旬迁回哈尔滨,在哈尔滨周边水域进行繁殖。
每年6月,就能看到大鸭子带着一群小鸭子在芦苇荡等水域里活动。
那么,哈尔滨市民到哪里
能看到这些美丽的鸟儿呢?
这里有一份观鸟“小贴士”
为大家推荐5大观鸟地
1、哈尔滨大剧院周边湿地
2、顾乡公园、何家沟一带
3、群力外滩湿地公园
4、民主镇滨江湿地
5、呼兰河口湿地公园
王槐老师说,这几处地点的生态环境具有共同点:有水域,水生植物茂密,且周围还有树林。适合水禽、涉禽及在水边生活的小鸟生存。
附
观鸟注意事项
●观察鸟类时,一定要保持安静,不去惊扰它们。
●不要过度靠近,要与鸟类保持安全距离。
发现有鸟巢,或者鸟巢里有鸟蛋、禽鸟正在孵化等情况,一定不要试图靠近,或者伸手去摸鸟蛋或者卵(过度靠近、摸碰鸟蛋、惊扰到鸟类等,容易造成鸟类弃巢、小鸟就此夭折)。
●可以用望远镜观鸟,这样会看得更清晰一些,一般8倍望远镜就足够用了。
●拍鸟时不能使用闪光灯,闪光灯会惊扰到鸟类。
●有些鸟类对颜色比较敏感,尤其是比较鲜艳的红色色系等,所以观鸟时尽量不要穿特别鲜艳的衣服,迷彩服是最好的着装。
鸟类是大自然的精灵
我们要好好爱护它们
记者杜菲菲王越
图片由王槐拍摄、提供
来源:哈尔滨日报
(ID:harbindaily)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责任编辑:李楠审核:张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