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黑缎点翠串珠花女帽
清黑缎点翠串珠花女帽清宫后妃所戴之冠帽,使用于宫廷筵宴、节日大婚等礼仪场合。
制于乾隆年间(-年)。黑缎、点翠,料珠等复合制。高21、直径17厘米。
点翠,是明清时期宫廷后妃常用的一种头饰工艺,其胎多以银质、铜质为托,制成植物、凤凰和其他鸟类形状的薄片,再用翠鸟的羽毛镶嵌其上,故称为“点翠”。由于工艺复杂、取材稀少,故制品极为难得。
清宫后妃所戴点翠女帽,俗称钿子,其外形类于平顶斜帽。整个帽框由竹、藤等编制而成,再用黑纱网罩于帽框之外,前部为点翠工艺制成的云朵花片,花间镶嵌珍珠串成的双凤、牡丹、云蝶、八宝图案,并镶有红绿色宝石,帽下沿儿缝有一排串珍珠、宝石的流苏;帽后部为点翠云朵、花卉,镶嵌珍珠串成的各式花瓶、花卉纹。全帽做工巧妙,点翠众多且精美。此类头饰只能使用于宫廷,民间根本无法看到。
清红缎钉绫花卉皮边女冬便帽
清红缎钉绫花卉皮边女冬便帽清宫中妇女秋冬季所戴。
蓝缎。帽全高12、帽径15、沿宽6.5厘米。
此帽是满族妇女秋冬时所戴的绣花帽子,又称为“坤秋”。帽为圆形,红绒结顶,帽顶为平顶,由六瓣合成,顶用金银彩线刺绣盖花,上点缀有红、蓝料珠为装饰,缝制成菊花、海棠、牡丹、梅花、葡萄等图案。帽檐上翻,由毛皮做外面,黑色缎子为里面。帽檐后面钉有两条二尺多长、上窄下宽的锐角飘带,带面上绣有平金花卉及蝴蝶纹,颜色和材质与帽顶相同。
清蓝缎彩绣暗八仙钉料珠马蹄底鞋(一双)
清蓝缎彩绣暗八仙钉料珠马蹄底鞋清宫中后妃所穿。
鞋全高19.5、长23、底高14厘米
清代后妃的鞋有元宝底、花盆底、马蹄底和高底等几种形式。此鞋为清宫内务府造办处所制。此鞋底部以下中间部分有高高的木跟,前平后圆、上细下宽,其外形及落地印痕皆似马蹄形状,俗称“马蹄底”旗鞋。鞋口为黑缎,边上绣平金水纹两道,钉有彩色料珠,鞋帮在蓝缎上彩绣暗八仙图案(包括有葫芦、宝剑、温凉扇、鱼鼓筒、阴阳板、竹笛、花篮、莲叶),鞋底跟四周镶有料珠卍寿字、双钱花纹,上部为蝙蝠纹。此鞋做工纤巧细腻,如此毕美秀丽之鞋,不禁令人联想穿着者当时的步履和衣饰神态,正如《清宫词》所云:“窄袖修裾别样娇,珠钗一串压双翘。承恩自有如花貌,不向春风斗舞腰”。
清蓝缎绣花元宝底鞋(一双)
清蓝缎绣花元宝底鞋清宫中后妃所穿。
鞋全高10、长22、底高5厘米。
此鞋为清宫内务府造办处所制。其底形似元宝,四周钉缀色料石缀成花卉图案,鞋帮为蓝色缎和藕荷缎,在蓝缎上彩绣花卉,在藕荷缎上彩绣竹节纹。鞋口处镶有金线织成的绦边,鞋里面为白布里。此鞋做工精巧,秀丽华美。
清红缎彩绣花高底鞋(一双)
清红缎彩绣花高底鞋清宫中后妃所穿。
鞋高16.5、长20、底高11.5厘米。
此鞋为清宫内务府造办处所制。底部以下为高而大的木跟,外形要比马蹄底、元宝底旗鞋高出许多,鞋面为红色缎,前面有绿色双梁,鞋口边也为绿色,鞋帮彩绣蝴蝶、花卉图案,鞋口边镶有*色花绦等装饰,鞋里面为白布里。清代后妃及宫女多着此高跟儿鞋,以显示修长的身材。
文章来源:《收藏家》期《锦绣大清沈阳故宫博物院藏清宫服饰(下)》作者:王建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