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体型中等的翠色水鸟,外表远看很像啄木鸟,近看其实是翠鸟;它是因为背部和面部的羽毛呈翠蓝色而得名。翠鸟主要以食用鱼类为生,同时还吃蜗牛等甲壳类小动物,以及多样水生类昆虫。
现在存活的有15种,共计48种亚种,广泛分布在世界各地;在我国的南部和中部主要有三种,分别是蓝耳、斑头翠鸟以及普通翠鸟。其中,普通翠鸟最为常见,在我国内陆分布范围较广。
除了翠鸟这个名称之外,人们还为它取了许多别称,比如鱼狗、鱼虎、钓鱼翁、拍鱼郎等。
翠鸟的个头较小,一般有麻雀大小,它的羽毛颜色靓丽鲜艳,身体娇小,坚硬的喙长得长直有角棱,尖端非常尖锐,和爪子一样呈红色。
不同品种的翠鸟之间,有一些细微的区别,不过总体来说,翠鸟的尾巴较短,飞起来很是灵活;有时它会紧贴着水面飞行,以便于捕食水中的鱼儿;它的叫声单调响亮,呈“唧唧”声,没有音韵和动听之处。
翠鸟大致可以分成两大种类,一类是远离水体,日常生活在丛林中,属于林栖类,主要以食用昆虫和植物的种子为生;还有一种水栖类,主要是生存在内陆的淡水领域中,尤其喜欢生活在沼泽、池塘、小溪边,主要食用小鱼小虾或者水生昆虫。
水栖类翠鸟,往往静待在岸边的树枝上或者水中漂浮的叶子上等地方,双眼紧盯着水面,只要发现有事物,就用闪电般的速度直接飞到跟前进行捕食,然后再回到之前的落脚点静等下一个猎物的出现。
捕食的翠鸟,有时候会如火箭般地在水面上快速飞行,蔚为一大景观!
林栖类翠鸟中,有一种名叫做笑翠鸟的品种,主要生活在澳大利亚大陆上,它的体型较大,主要捕食蜥蜴和蛇等生物为生,是澳大利亚最常见和最著名的一种鸟类,还是提醒最为庞大的翠鸟品种之一。
与麻雀、燕子等鸟类不同的是,翠鸟一般用它那坚硬的喙,为自己开凿一个洞穴做鸟巢;它的鸟巢呈球状,内部直径大约有16公分,底部铺上鱼鳞和鱼骨之类的东西,用来生儿育女。
每年的春夏季节气候宜人的时候,翠鸟就会开始产卵,一窝大约可以产下四五枚鸟蛋,每年大约能下一两窝;与鸡蛋一样,翠鸟蛋的孵化期也是在21天。
作为外表鲜丽的观赏性鸟类,翠鸟背部和尾巴处的羽毛在光线的照射下,会呈现翠绿色的美丽光芒;又是,就算羽毛离体掉落也不会褪色,非常美丽诱人,所以它的羽毛被用来装饰成工艺品。
我国从明清代的时候,就流行用翠鸟的羽毛来装饰画屏等艺术品,甚至皇后专用的凤冠上也有翠鸟的羽毛,我们到故宫等地的博物馆内,可以看到这些美丽的工艺品。
翠鸟的羽毛美丽大方,既可以用来做观赏鸟,又可以用其羽毛来制作工艺品,除此之外,它的叫声也不够婉转动听,它还喜食鱼类,不利于我们的渔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