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老人与海鸥》导学案设计
《老人与海鸥》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个真实感人的故事。吴庆恒老人十多年如一日,每逢冬季来临,每天到翠湖之畔去喂食海鸥,风雨无阻,老人去世后,海鸥们像是为老人守灵的“儿女”,不忍离开自己的亲人。课文结构清楚,可分为两大部分,前半部分通过老人喂海鸥、唤海鸥、谈海鸥等事例表现了老人对海鸥无私的爱;后一部分则通过老人死后,海鸥在老人遗像前翻飞、盘旋、肃立、鸣叫等悲壮画面,展示了海鸥对老人的那份令人震撼的情。
对于“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主题,六年级的学生并不陌生。在以往的语文教材中,这一主题曾多次出现,如:三年级的《灰雀》、《翠鸟》,四年级的《白鹅》、《猫》,都展现了这一主题。学生也曾经仿照课文,描摹过动物的样子、展现它们的特点与习性。
在本册教材中,这一主题再次出现,在学习这组课文的过程中,教师除了引导学生学习作者细致观察、生动描写的创作方法之外,还要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是如何展现动物与动物、动物与人之间的丰富情感的。让学生通过细腻描写表现动物的灵性以及人与动物的和谐关系,启发他们创作出有一定深度的文章。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有效的学习方法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本课我始终采用“欣赏、朗读、讨论、表达”相结合的学习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在欣赏中走进文本,在朗读中亲近文本,在讨论中融入文本,在表达中升华文本。
1、欣赏:通过画面的欣赏,让学生走进文本;
2、朗读:通过句子的朗读,让学生亲近文本;
3、讨论:通过关键词的讨论,让学生融入文本;
4、表达:通过自由表达,让学生升华文本
1、自主批注关键词句把握文章情感,通过体会重点词句的意思,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真实、具体地表达出来的。
2、在理解课文情感的基础上,通过多种方式入情入境、有感情朗读课文,体会海鸥对老人的情感。
3、通过书面练笔形式加深对文章情感的理解,感受海鸥对老人的情感,动物的内心世界。
抓住文中重点词句,通过朗读、想象,体会海鸥对老人的深厚情谊。
揣摩作者是如何将海鸥对老人的真挚情感写真实、写具体的。通过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老人与海鸥之间深厚的感情。
1、学习课文1至13自然段。
学法提示:用“——”画出体现老人爱海鸥的句子,用“○”圈出重点词语,并在旁边批注上自己的感受,再读一读。
教师提示:抓住三方面喂海鸥、唤海鸥、谈海鸥时描写老人动作、语言、神态及外貌的重点语句学习。
2、学习课文14至19自然段。
学法提示:用“~~”画出文中体现海鸥对老人一片深情的句子,用“○”圈出重点词语,并在旁边批注上自己的感受,再读一读。
教师提示:抓住描写海鸥动作的重点语句,体会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深厚感情。
一、回顾导入
1.上节课我们已经初步学习了《老人与海鸥》这篇文章,现在哪位同学来告诉老师,这篇课文一共讲了哪两个场景?
(老人关爱海鸥;海鸥送别老人)
2.这两场景,你觉得哪个是你意想不到的?为什么?可以找出句子来读一读。
二、研读谈鸟段,感悟人鸟情
过渡:是呀,这些海鸥居然像我们人类一样来送别老人,瞻仰遗容。你们知道为什么吗?老人生前为这些海鸥做了什么事情呢?
(一)学生独立思考,随即抓重点句子进行理解
1、老人喂海鸥
“老人把饼干丁很小心放在湖边的围拦上,退开一步,撮起嘴向鸥群呼唤。立刻便有一群海鸥应声而来,几下扫得干干净净。老人顺着栏杆边走边放,海鸥依他的节奏起起落落,排成一片翻飞的白色,飞成一篇有声有色的乐谱。”
边读边想这个场景,并用自己的话把这个场景说一说,学生闭眼,教师范读,让学生想象那个场景,抓住“扫”。
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小组讨论,汇报)
2、老人呼唤海鸥的名字
“在海鸥的鸣叫声里,老人抑扬顿挫地唱着什么。侧耳细听,原来是亲呢得变了调的地方话──“独脚”“灰头”“红嘴”“老沙”“公主”……
“抑扬顿挫”、“亲昵”是什么意思?你能学老人一样抑扬顿挫、亲昵得叫海鸥的名字吗(指明学生学叫海鸥的名字)
从中你体会到什么?(小组交流,汇报)
3、老人与海鸥亲昵的说话(老人与独脚的默契配合)
4、老人的回想
(二)老人的外貌描写
过渡:就是这样一位老人,十几年如一日来喂养海鸥。而作者却说,在人群中你可以很容易辨认出老人,为什么呢?找出句子来读一读。
“他背已经驼了,穿一身褪色的过时布衣……”从老人的外表描写,你能感受什么?
(勤俭的老人,却无私地对海鸥的付出,这是源于老人对海鸥的爱。)
三、品读送别段,感悟海鸥情
过渡:这一位视海鸥如儿女的老人,是多么得受海鸥的欢迎啊!海鸥们睁开眼镜,第一个最想看到的就是老人熟悉的身影。然而,有一天,当海鸥再去翠湖畔觅食时,却找不到老人的身影了。这样的日子一天过去了,两天过去了,五天十天过去了,海鸥始终不见老人的身影。原来,我们可敬可爱的老人去世了!当老人的遗像被放到翠湖边时,这些海鸥做了什么令人震撼的事情呢?
全班交流,教师点拨总结
1、“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师生合作朗读)
(海鸥声声鸣叫,呼唤老人)
2、“海鸥们急速扇动翅膀,轮流飞到老人遗像前的空地上,像是前来瞻仰遗容的亲属”
“瞻仰”是什么意思?我们的“亲属”有谁呢?爸爸、妈妈、爷爷、叔叔……
(是呀,海鸥们把老人当成了自己的爷爷、当成了自己的爸爸、当成了自己的叔叔,来瞻仰遗容。体会海鸥们对老人的敬仰、尊敬。)
3、“过了一会儿,海鸥纷纷落地……”
(抓“纷纷”“肃立不动”等词体会海鸥对老人的尊敬、爱戴。)
4、“海鸥们像炸了营似的……”
(为何用“扑”而不用“飞”?引导学生想象海鸥大声鸣叫似乎在说些什么?)
5、如果你就是“白色旋涡”中的一只小海鸥,你会对老人说些什么?如果你是老人,又会说什么呢?(请写下来)
1、填空,体会感情
当我们把照片放大带到翠湖边时,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
当我们从老人照片旁退开时,海鸥
过了一会儿,海鸥
当我们不得不去收起遗像的时候,海鸥们
2、指出下面各句分别属于哪种描写方式。
(1)他背已经驼了,穿一身褪色的过时布衣,背一个褪色的蓝布包,连装鸟食的大塑料袋也用得褪了色。()
(2)老人望着高空盘旋的鸥群,眼睛里带着企盼。()
(3)在海鸥的鸣叫声里,老人抑扬顿挫地唱着什么。()
(4)老人把饼干丁很小心地放在湖边的围栏上,退开一步……()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认为自己的表现如何?你有什么收获?今后努力的方向是什么?
四、拓展延伸,情感升华
1、同学们,学到现在,你们还觉得海鸥为老人送行是意想不到的事情吗?说说你的看法
2、注意到课文中的插图了吗?老人遗像上有其他朋友的题字,虽然我们看不清楚了,如果你是那位题字的人,你会写什么呢?把它写在照片的旁边(学生读自己的句子)
教师题字:愿老人之灵与海鸥同在(全班齐读)
21老人与海鸥
老人喂海鸥深爱
海鸥送老人眷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