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翠鸟资本
随着证监会的一纸《调查通知书》,资本玩家仰智慧再也无法继续“潜水”。
12月14日,中潜股份(.SZ)披露公告称,公司实际控制人仰智慧因涉嫌操纵证券市场,已于12月11日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
自从仰智慧入股中潜股份以来,这支以潜水装备为主业公司的股价,如同打了鸡血一般,一年内曾涨近20倍。
仰智慧是通过香港爵盟等机构持有中潜股份。在这位资本市场的老玩家操盘之下,中潜股份不断贴上转型标签,陆续收购一系列类似概念的壳公司。
然而,繁华落尽终成空。
纵使仰智慧长袖善舞,仍然没有能够逃得过监管的法眼。证监会向仰智慧下发的调查通知书,直指其涉嫌操纵证券市场。
伴随着中潜股份上半年来“过火”的股价,仰智慧的“过火”也将被降温。
资深玩家仰智慧
仰智慧,祖籍安徽,年生人。
仰智慧在年创办蓝鼎集团涉足地产,从此开始站上资本舞台。那年,出身农村、学历并不高的仰智慧刚满36岁。
虽然彼时房地产属于朝阳行业,但显然仰智慧更倾向于赚钱更快的资本市场。
年,蓝鼎集团以2亿元的对价,收购*ST高升(原湖北迈亚,.SZ)控股股东%的股权,成为*ST高升的实际控制人。随后便将公司改名“蓝鼎控股”。
但蓝鼎控股后期业绩并不如意,仰智慧不久后将控股权以4.8亿元的价格出手。
一番买壳卖壳后,仰智慧也不断给自己的房地产想象空间加码。一度因为在济州岛运营*场和度假村等产业,他被市场称为“海外*王”。
在A股折腾一番之后,仰智慧又尝试将旗下的蓝鼎集团向港股市场腾挪。
年,仰智慧在香港买壳,收购港股上市公司嘉辉化工股份,成为最大单一股东,并将蓝鼎集团的资产注入。仰智慧也顺理成章成为港股上市公司蓝鼎国际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蓝鼎国际,.HK)的实际控制人。
据介绍,蓝鼎国际主营业务为综合度假村发展、博彩业务、物业发展。
然而,腾挪至港股的蓝鼎,并没有创造奇迹。
数据显示,年、年蓝鼎国际拥有人应占亏损分别为7.02亿港元、21.33亿港元,截至年12月22日收盘,该公司市值仅为7.1亿港元。
港股市场的不如意,加之A股市场上一些投资者对于概念热衷,让仰智慧又萌生回A之意。
中潜股份显身手
在仰智慧入局之前,中潜股份只是一只平平无奇的创业板股。
中潜股份于年在创业板上市,是潜水设备第一股,主要产品为海洋潜水装备和高性能复合材料。
上市后的中潜股份,业绩上没有太多亮点。而且,公司在年到年营业收入逐渐增长的同时,净利润还在不断下滑,由.26万元降至.63万元。
或许正是中潜股份这种“灰姑娘”一般的特质,让其成为仰智慧的理想标的。
年9月,仰智慧正式进入中潜股份。当时,中潜股份第二大股东香港爵盟的股东方平章、陈翠琴夫妇与仰智慧签署《股份转让协议》,转让香港爵盟全部股权。
交易完成后,仰智慧持有中潜股份24.46%的股权,一跃成为公司第二大股东。
随后,中潜股份开始转型,并进行大肆收购。不过,中潜股份所收购的公司大多数似为“空壳资产”。
年7月,中潜股份拟收购的北海慧玉%股权,交易作价为1元。后因交易对手方去世导致股权转让无法执行,收购终止。
此后,中潜股份投资设立全资子公司北海中潜,并引入北海慧玉原核心团队,继续孵化大数据服务业务。
据资料显示,北海慧玉成立于年4月,自称是以互联网信息技术、大数据技术为主营业务的企业,截至6月30日,其总资产、总负债和净资产均为0元,上半年营收和净利也是0元。
年9月27日,中潜股份再次披露1元收购上海招信50%股份的计划。
不过,截至年6月30日,上海招信资产总额、负债总额、净资产、营业收入及净利润均为0元。
之后,中潜股份拟收购大唐存储84%股权,而大唐存储却是一家持续亏损的企业。
正是在各种眼花缭乱的转型下,中潜股份的股价开始一路攀升,由年中的10元左右,上涨到最高元每股,股价翻了近20倍。
令人疑惑的是,伴随着股价大涨,中潜股份公告称,深圳爵盟将在其持有公司股份期间无条件且不可撤销地放弃行使其持有的公司全部股份对应的股份表决权,第二大的股东香港爵盟将成为单一支配公司股份表决权最大的股东,仰智慧将成为公司实际控制人。
中潜股份股价的暴涨,同时也引来了监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