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这篇三年级的课文,写的是在桃花盛开、绿柳轻扬、燕子飞来的情景。作者描绘了充满生机的如诗如画般的春天景色,赞美了活泼可爱的小燕子,表达了对光彩夺目的春天到来的欢欣热爱之情。
《燕子》这一课中,采用了动静结合的写法。
所谓静态描写,是指对于处于静止状态的景物的描写,写出它的位置、颜色、形状、数目等……。动态描写,是指对于处于活动、变化状态时的景物的描写。
如下图所示:
上面这段静态描写,写出燕子在安静状态下和平、安适、甜美的可爱。
下图展示的一段话是动态描写,这一动态描写,突出了燕子欢快、动作轻灵迅疾,摇曳生姿的美好。
全文动静结合,相得益彰,充分体现了燕子的可爱,表达了作者对燕子的喜爱和赞美的思想感情.
我们也要学习这种写作方法,把它应用到自己的作文中。
巩固练习,读一读,议一议:
静态描写:
1、翠鸟一动不动地注视着视着泛着微波的水面,等待游到水面上来的小鱼。
(静态描写,讲翠鸟十分的专心。)
2、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
(静态描写写昆明湖的静)
3、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彤彤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茄子紫,这些颜色天空都有,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
(静态描写,表现火烧云颜色的变化极多。)
动态描写:
1、翠鸟蹬开苇杆,像箭一样飞过去,叼起小鱼,贴着水面往远处飞走了。
(动态描写,讲翠鸟的飞是如何的迅速。)
2、一会儿,天空出现一匹马,马头向南,马尾向西。马是跑着的,像等人骑上它的背,它才站起来似的。过了两三秒钟,那匹马大起来了,腿伸开了,脖子也长了,尾巴可不见了。看的人正在寻找马的尾巴,那匹马变模糊了……
(动态描写,表现火烧云形状的变化极多。)
课堂口头小练习:
判断下列写法,是动态描写,还是静态描写,还是动静结合的描写:
1、枫树林给大地铺上了红色的地毯,秋风一吹,枫叶发出哗啦啦的响声,好似在鼓掌欢庆这喜庆的景象。()
2、夜,静极了,玉盘似的满月在云中穿行,淡淡的月光洒向大地。一轮杏*色的满月,悄悄从山嘴处爬出来,把倒影投入湖水中。()
3、小兔子非常可爱,比大人的拳头大不了多少。孩子兴奋极了,不停地去院子的草坪给兔子剪草吃,在狭小的笼中,小兔子吃得很香,红玛瑙似的眼转来转去,不知是惊吓,还是新奇。()
4、在我们城区的水杉公园,有一个不大的池塘。春天,池面十分安静,池水像一块碧玉。渐渐地,池塘开始热闹了起来,小鱼儿在池中嬉戏。你瞧!它们玩起了“跃龙门”,只见它们越过水中的水草,一个比一个跳得高……
小练笔作文,看下图,图中有哪些提示,怎样运用动静结合的方法,写花卉呢?
看看别的小朋友怎么写的吧:
这一技,我们学会了。下面自己模仿写一写吧,可以写菊花,还可以写别的花或其它的植物、动物、景物,要求动静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