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翠鸟,俗称小翠。小翠栖息于有灌丛或疏林、水清澈而缓流的小河、溪涧、湖泊以及灌溉渠等水域。主要栖息于林区溪流、平原河谷、水库、水塘、甚至水田岸边。
我喜欢上“打鸟”就是从拍摄小翠开始的。引我入门的是一位网名叫梓树园的大师。那是上世纪末的事,我们经常一起外出采风扫街,空闲时他常拿些拍摄的鸟片给我欣赏。
我被深深吸引了。换句话说被梓树园“忽悠”了。尤其是那些千姿百态的小翠图片让我久久不能忘怀。从而一发不可收拾,买“大炮”(佳能远摄镜头)换脚架。满世界求带找小翠。第一次拍摄小翠是我"打鸟"的入门大师带我在上海康健园东北面一条小河拍摄的。我记得是我俩躲在一排工棚的小屋里,静静的等了有一个多小时,我有点烦心,耐不住了。这时梓树园向我做了一个禁声的手势,只听到“叽叽”的叫声。一会儿小翠“嗖”飞快的停在我们这间小屋对面河岸边的树枝上。我当时既紧张又激动,赶紧对焦,按下快门。
就这样,我的第一张“鸟片”诞生了,这意味着我快乐地踏上“烧钱”的战车,开始到处征战,痴迷的不能自拔!我迷上了小翠,为它疯狂。
那时,拍鸟的人还不多,鸟讯不畅。身处上海大都市,想找小翠拍摄还真是个难事。在各地寻拍小翠也难,既是拍到了小翠,鸟片也都不太理想。
有一年(也记不住是那一年,反正很久以前),我在江苏泗洪拍白鹭时,发现了小翠。于是我去蹬守拍小翠。巧遇上了一位上海的鸟友(闵行老陈),他向我透露了上海吴淞炮台公园有小翠可以拍。这对鸟友来说价值“千金”的消息让我惊喜。我从此真正迷上了小翠,並在上海吴淞炮台公园认识了许多鸟友。有些还是在全国小有名气的大师。经过一段时间的拍摄,向别人请教学,自己琢磨研究,对拍摄普通翠鸟有了新的认知。
拍摄小翠,追求羽毛的细节清晰
拍摄小翠,追求优美的飞行姿态
拍摄小翠,追求空中悬停的瞬间
拍摄小翠,追求捕鱼出水的瞬间
普通翠鸟常单独活动,一般多停息在河边树桩和岩石上,有时也在临近河边小树的低枝上停息。经常长时间一动不动地注视着水面,一见水中鱼虾,立即以极为迅速而凶猛的姿势扎入水中用嘴捕取。有时亦鼓动两翼悬浮于空中,低头注视着水面,见有食物即刻直扎入水中,很快捕获而去。通常将猎物带回栖息地,在树枝上或石头上摔打,待鱼死后,再整条吞食。有时也沿水面低空直线飞行,飞行速度甚快,常边飞边叫。
我进入上海吴淞炮台公园小翠拍摄圈后和鸟有们一起在小池塘边蹬守。专注拍摄小翠不闻它事,一心扑在拍摄小翠上。在吴淞炮台公园小池塘边,一年里我断断续续蹬守了大约有多天,每天大约有10多小时。尽管有时小翠一整天都不出现,甚至连续几天不出现。我都会风雨无阻的出现在小池塘边,默默的等待。坚信在等待中会有奇迹出现。
“打鸟”的那些事儿(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