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瓜

首页 » 常识 » 灌水 » 冯晓海满座HOLD住了21411
TUhjnbcbe - 2020/7/7 11:07:00

冯晓海:满座HOLD住了


在团购刚刚兴起之时,李开复曾经在微博上预言:一年之内,99%的团购站都要死。一年过去,现实似乎应了他的言。据统计,在这场被称为 千团大战 的战役中,已经有608家团购退出市场,其中15家被收购,23家被迫转型。单在北京地区,截至2011年8月底就已有116家团购站倒闭。


然而,在团购热潮渐衰的同时,资本却像强心剂一样一股股注入,刺激团购行业不停向前奔跑。虽然它跑得飞快,但人们却越来越担心它自身的状况已经跟不上这样的速度了。有句印第安谚语说:别走太快,等等灵*。如果用这句话来形容团购站或许太过文艺,那么满座CEO冯晓海的这一句则足够痛快: 团购行业一定要hold住!


作为同样高速发展、高速融资的团购站,满座却一直以稳健著称,或许就像冯晓海说的那样 满座hold住了。


HOLD住成本


2010年,中国团购站共获13笔融资,涉及9家团购站,融资金额近7亿美元。2011年4月,拉手完成第三轮1.11亿美元融资;5月,窝窝团获高达2亿美元投资;6月,满座完成第二轮千万级别美元融资;7月,美团获得第二轮5000万美元投资 甚至有媒体爆料美团CEO王兴展示美团的银行账户,其中有余额6192万美元。


团购站的这轮融资都不是小数字,满座CEO冯晓海透露,市场和人员,是融资后的两大开销 满座营销费用70%花在线上,其中又有60%花在以ROI为驱动的渠道上。


看起来,冯晓海是个懂得精打细算的人,他更关注钱花出去之后的回报: 现在媒体推广很贵,导航址每隔一、两个月就涨一次价。市场讲究ROI,但这个数字的平均水平一直在往下降,一方面是媒体在涨价,另一方面是进入市场的企业越来越多,分流了价值。


密切关注ROI让满座在成本控制上也颇有优势。从背靠人人资源的糯米财报中可以看到,它获取每个新用户的成本是6.5美金。而满座获取每个新用户的成本是5块钱,获取付费用户的成本是8块钱 这都是以人民币为单位的。


美团CEO王兴曾经向媒体透露,美团现在一个月支出在5000万左右。相比之下,满座在市场上的表现并不是很激进,每个月的投入在千万元以内,投入1块钱基本可以产生8块钱的交易额,1:8的数字在行业中已经处在相当不错的水平。


前段时间,几家大型团购站掀起了一股明星代言风,葛优代言拉手,韩庚代言聚美优品,*代言58团购 说到成本问题,就不能不涉及到满座代言人哆啦A梦的代言费用。对此,冯晓海笑称: 比葛优便宜。


HOLD住速度


伴随巨额资本进入行业,大家看到的是铺天盖地的团购硬广。如果说目前的电商仍是烧钱竞赛,那团购在这场竞赛中扮演的绝对是种子选手的角色,它以一种不计成本的疯狂状态花着投资人的钱。有个很悲催的说法,电商在目前也许不是 不能赢利 ,而是 不敢盈利 。不过,相比这个 不敢盈利 的大环境,团购行业反倒在这个时候让大家看到了一丝希望,我们不断看到有团购大佬站出来说: 预计到2011年底,我们要盈利了。


美国经济学家Milton Friedman说: 商业的本质就是赢利 。在止损点来临之前,必须要让投资人看到盈利。不过,团购市场前十家站都还没有盈利,这几乎已经成为公开的秘密。


满座2010年全年交易额为7000万元,从今年4月起,每个月的交易额就已经超去年全年。据透露,目前其每天的交易额在500万元左右。不过,在盈利这件事儿上,满座颇为保守,冯晓海并没有刻意地想要第一个扛起盈利的旗帜: 我们希望自己能够做到团购站中最具有盈利能力的公司。 他所说的 最具盈利能力 ,是指公司的毛收入占比能够达到最大。这里忽略的是交易额数字,因为即便交易额当量非常大,如果不赚钱它就没有价值。


不拼盈利速度,只拼盈利水平,满座要hold住的不仅是速度,更是投资回报。据冯晓海预计,满座保守的盈利时间要到2012年。


HOLD住规模


用一年的时间,让企业员工数量从几十人暴增到几千人,这在从前或许只能是创业者的一个梦,但是团购站的出现让这个疯狂梦想有了实现的机会。在2011年的这个夏季,有数家团购站的人员规模已经达数千人,窝窝团更是被曝并购20家团购站,已拥有5500人的规模。


与人员规模扩张相辅的是团购站在地域上的扩张。通常来讲,一家大型团购站点拥有几百个城市分站已经不足为奇。倒是满座相对稳健的发展速度成了另类,同样是经过一年时间的扩张,它也仅仅是扩展到了六、七十个城市,人员规模被控制在1500人以内。


冯晓海是个互联老人,他懂得个中规律,所以要他知道自己必须hold住满座的发展规模: 那些号称自己有多少多少员工并以此为标榜的公司,后面一定也会面临大批裁员的问题。而且团购站如果想要把费用降下来,就只能用封站、裁员等硬着陆的方法。 的确,有人形容这是一个野蛮生长的阶段,但是在疯长的后时代,人们看到的是高朋的大规模裁员以及美团主动关闭分站,收缩战线。


当然,满座并非停止前进步伐,它现在仍有计划进入新的城市,但前提是对市场的投入和产出要有一个衡量。比如,一个城市投入20人的团队,对它什么时候能盈利,冯晓海心里有一个计量的尺度。 之前大家在往前跑的时候没有计算这个事情,因为要做出来给投资人看、要给市场看。交易额、用户数、覆盖城市数、员工数要在第一才能称为行业老大。现在我们回过头,看到的是市场疯狂的一面 ,冯晓海说。


满座在团购行业中并非最大,他们一直提到的词汇不是各种数字,而是差异化和精细化。2011年的七月、八月,满座在电影票团购的市场份额一直都是排名第一,另一方面,其毛利率的控制也不错,这都成为了满座吸引投资的砝码。


精细化运营依靠的是团队和流程的管理。冯晓海介绍说,包括他自己在内,满座的高管都是在互联打拼多年的老人了,他们深谙互联营销之道;而销售团队很多都是广告行业出身,并且大部分都和本地服务行业接触过,这让满座非常了解如何满足商家的营销需求;在IT系统方面,满座用不到对手1/2的技术人员打造出相同效果的系统,同时开发了安卓和iphone两个手机端,并且已经可以实现在线支付。 在人员规模比竞争对手少了将近3/4的时候 ,冯晓海说, 团队和系统的效率一定要更高才行。


相比较窝窝团并购20家站,几欲成为行业巨无霸,满座则更为谨慎。据悉,满座的收购案例从去年已经发生,到现在为止收了3家。但在收的过程当中发现了一些文化和理念上的整合问题,所以进程并不快。


冯晓海对亿邦动力透露,他并不看好这种对地域性小团购站的收、并购: 从资本角度来看,可能大家看中的是收购、兼并后的财务数据,这让其当量有可能变成行业内的第一。公司上市的时候,这些故事和数字会比较好听、好看。如果是从运营角度来看,收购的意义并不大,所以我们更倾向于让自己的团队扑下去。 [pagebreak]


创新HOLD住用户


在很多场合,冯晓海不止一次被问过关于团购产品同质化的问题。对于团购行业而言,商家和消费者的迁移成本都很低,所以没什么品牌忠诚度可言,这让团购成为了一个充分竞争的行业。


用户忠诚度,这是冯晓海想了很多年的事情。在做爱卡汽车的时候,他已经可以把用户粘度做到一个非常高的水平。但团购行业不同,虽然各家都在讲,但真正能够做好的几乎没有。冯晓海也并不强求满座能够做到一个多么高的用户忠诚度,因为他觉得团购行业现在讲这个还太早,倒不如多放些心思在产品的创新上,用创新hold住用户。


2011年6月,满座全新改版,上线品类化、智能化管理的功能。新功能让用户在浏览一个电影票团购产品的同时,会收到另外两类信息的推荐:一是同类的电影院信息,另一个是这个电影院周边的其他项目,如餐饮或娱乐。这种关联推荐一方面可以刺激消费,另一方面也促进了一种新的消费习惯形成,从而有效增加用户粘度。


谈起创新,冯晓海说: 在中国创业,很多事情是一窝蜂就上的,这很容易导致过度投资、过度追捧,然后过早衰退。中国总是不缺好的idea,但是缺乏好的执行力。现在本地服务有很多机会,如LBS、预定系统、票务系统 满座在不断挖掘新的点,抓住机会做好它。


用心HOLD住商家


有人说,团购的本质是面对传统商家的咨询机构,满座冯晓海认为,团购是针对本地服务商的营销平台。这个平台连结起了消费者和本地服务商,因此,满座在满足消费者消费需求的同时,另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即帮助商家进行营销推广。


团购是一个低成本、高效果的营销方式,对于广告和市场推广预算有限的本地服务商,团购让他们可以通过自己拥有的资源来置换广告服务,这对商家来说是相当划算的一个选择。


满座在全国已经接触过超过15000个商家,积累了很多本地服务商的营销经验。而中国的很多商家是没有自己的市场人员的,对互联、IT系统等也并不精通,所以他们需要的是保姆式的服务。满座落地城市的销售人员通过分享积累的营销经验,为商家提供服务培训,让满座成为本地商家自我提升的催化剂。


在团购行业,商家最为关注的是团购的后续维护和对消费者消费行为的跟踪,以判断如何激活他们成为二次用户。针对这一点,满座为商家提供了完备的用户分析和结案报告,商家可以通过满座的后台页面看到消费者的消费评价和消费趋势,以有效进行二次精准营销。


1. 作为互联老人,您怎么理解电子商务?


冯晓海:随着电商的发展,人们已经从在上 找便宜 变成了 找方便 。现在的电子商务已经不是单纯的销售行为,尤其在团购行业,它已经让络零售变成广告行为。在互联上做电子商务,大部分商家都通过低价方式来吸引用户,这其实是一种营销手段和策略,让广告营销和买卖的关系越来越紧密。


对于满座来说,我们给它的定义是做中国本地服务商最具影响力的营销平台。


2. 如何看待团购和电商过去的发展?


冯晓海:电商已经深入到了消费者的日常生活,它在未来的发展会非常健康,并且会从最开始平台化转为垂直化,会越来越细分和小众。事实上,电商已经充分竞争到了非常细化的品类层面。


团购营销平台,是本地服务电子商务化的开始,它只是一个模式,不能成为永久。满座COO王珂曾说过,本地服务电商化从团购开始,但不是以团购为结束,它后面会衍变出更加丰富的创新功能。让消费者在生活中通过电子商务更方便的享受消费信息,这是团购行业努力的方向。


3. 满座在未来会有怎样的变化?


冯晓海:我们给自己的规划是做成百年企业,从管理层来讲,这可能需要三、四代人的努力。首先,企业是要有生命、有文化底蕴;其次,中国不缺idea,缺的是行动力,满座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执行力;第三,我们还必须要有坚持下去的信心,要认可这个行业。我相信,一群聪明和执着的人在做,就不会不成功。


从团购行业来讲,我们希望能够让商家生意皆满座,从而真正帮助到本地服务商。商业竞争其实就是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的状态,这些服务商在行业竞争中是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大的商家在广告上的投入是巨大的,小的企业很难跟巨鳄们竞争。现在由于互联和团购的发展,我们就有可能帮助他们提升竞争力。


4. 目前满座最需要改变的是?


冯晓海:企业自己的生存环境需要改变。现在基本整个行业都是靠融资活着,而商业的本质是盈利,办企业不是搞慈善,这是所有团购企业都需要想的事情。企业必须挤掉泡沫,努力自己创收。


5. 目前满座最需要获得的是?


冯晓海:人才。企业是否能做好是取决于团队的。在电商行业,有想法的年轻人一直是各家在争夺的宝贝。满座招聘的大门一直敞开着,希望能够吸收优秀的年轻人加入。就满座来说,目前最缺的是数字营销和渠道管理的人才。


6. 对于即将踏入电子商务领域创业的人,会对他们说些什么?


冯晓海:首先,创业很辛苦,做电商更是一个搬砖头的事情,它会比做门户站更加辛苦。因为 电子 只是前缀,其本质还是商务,那就需要在线下做大量的工作;第二,能做成功一件事,不是靠一个人的力量,我有一个 三人原则 ,就是看做这个事情的时候是否能找到三个在不同领域各有所长人;第三,要看是不是选对了行业,很多行业都可以做电子商务,这时就要考察这个行业是不是有足够的市场空间、利润空间,以及自己是否真的了解这个行业。


7. 您看好电商行业的哪种模式?


冯晓海:我个人并没有对某一个模式 感冒 ,像B2B、B2C、C2C 这些名字都是人叫出来的。任何一种模式都有机会,要看的是做这个事情的人是不是真的擅长。另外,模式并不是最重要的,行业是最重要的。


8. 您看好哪家电商公司?


冯晓海:京东商城。在垂直领域,乐淘也做的不错。


9. 以上这些企业,您预计他们未来五年会有怎样的发展?


冯晓海:京东商城一但把物流和库存体系覆盖的更广的话,它会变成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企业。像麦当劳、肯德基一样,很多人说他们是在做房地产。京东商城现在在越来越多的地方都铺有它的点,最后做着做着就回归到土地上了。那个时候,它是不是靠电商获胜已经不重要了。在体系健全后,它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10. 在创业的过程中,有何感触?


冯晓海:最为感动的是公司员工。企业要发展需要有主人翁精神的员工来落实,我是真的看到很多满座人为了这个企业奉献了自己的经历和时间。另外,感触最深的是看到消费者评价说 满座很给力 的时候。

1
查看完整版本: 冯晓海满座HOLD住了2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