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瓜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视频微课15搭船的鸟三年级上册语文
TUhjnbcbe - 2020/10/22 21:49:00
白癜风可以纹身吗 http://baidianfeng.39.net/a_zczz/131218/4310434.html

15搭船的鸟|三年级上册语文

?课文朗读

?电子教材

?教材原文

15搭船的鸟

我和母亲坐着小船,到乡下外祖父家里去。我们坐在船舱里。天下着大工业雨,雨点打在船蓬上,“沙拉、沙拉”地响。船夫披着蓑衣,在船后用力地摇着橹。后来,雨停了。我看见一只彩色的小鸟站在船头。多么美丽啊!它的羽毛是翠绿的,翅膀带有一些蓝色,比鹦鹉还漂亮。它还有一张红色的长嘴。它什么时候飞来的呢?它静悄悄地停在船头不知有多久了。它站在那里做什么呢?难道它要和我们一起坐船到外祖父家里去吗?我正想着,它一下子冲进水里不见了。可是,没一会儿,它飞起来了,红色的长嘴里衔着一条小鱼。它站在船头,一口把小鱼吞了下去。母亲告诉我,这是一只翠鸟。哦,我明白了,这只翠鸟搭了我们的船,在捕鱼吃呢。____________________本文作者郭风,选作课文时有改动。

?图文详解

?知识要点

01

鹦yīng(鹦鹉)

搭dā(搭船、搭车、勾三搭四)

亲qīn(母亲、父亲、亲密无间)

父fù(祖父、父亲、父老乡亲)

沙shā(沙漠、豆沙、沙滩)

啦lā(来啦、沙啦、哗啦)

响xiǎng(响声、音响、不同凡响)

羽yǔ(羽毛、羽绒、羽翼)

翠cuì(翠绿、翠竹、翠色欲流)

嘴zuǐ(张嘴、嘴巴、七嘴八舌)

悄qiāo(静悄悄、悄悄、悄悄话)

吞tūn(吞下、吞咽、吞吞吐吐)

哦ò(好哦、来哦、走哦)

捕bǔ(捕鱼、捕鸟、捕捉)

02

我会认

鹦yīng(鹦鹉)

鹉wǔ(鹦鹉、鹦鹉舌、绿鹦鹉)

03

多音字

长cháng(长度)zhǎng(长大)

悄qiāo(静悄悄)qiǎo(悄然)

啦lā(呼啦)la(来啦)

难nán(困难)nàn(灾难)

04

近义词

美丽一一漂亮

05

反义词

美丽一一丑陋静悄悄一一乱哄哄

06

理解词语

船舱:船内载乘客、装货物的地方。

船篷:小木船上的覆盖物,用来遮蔽日光和风雨。

蓑衣:用草或棕毛制成的、披在身上的防雨用具。

漂亮:好看;美观。

翠绿:像翡翠那样的绿色;青绿色。

静悄悄:形容非常安静没有声响。

衔着:用嘴叼着。

07

句子解析

1.它的羽毛是翠绿的,翅膀带着一些蓝色,比鹦鹉还漂亮。它还有一张红色的长嘴。

这句话按照从身体到头部的顺序写了翠鸟的外形特点,“翠绿”、“蓝色”、“红色”等词语体现了翠鸟颜色的鲜艳。

2.我正想着,它一下子冲进水里不见了。可是,没一会儿,它又飞起来了,红色的长嘴衔着一条小鱼。它站在船头,一口把小鱼吞了下去。

这是对翠鸟捕鱼的动态描写。

“一下子”“没一会儿”是两个表示时间的词语,意思是很快,通过这两个词语说明翠鸟飞行的速度之快。

“一下子冲进水里”“飞起来了”“衔这一条小鱼”“吞了下去”是四个表示动作的词语,这个四个瞬间的动词说明翠鸟捕鱼时动作很敏捷,技术高超。

3.母亲告诉我这是翠鸟。哦,这只翠鸟搭了我们的船,在捕鱼吃呢。

“搭”是“乘、坐”的意思,“搭船”即“顺便乘坐船”。一个“搭”字使鸟儿具有了灵字,体现了鸟和人在自然中的和谐。“这只翠鸟搭了我们的船,在捕鱼吃呢。”篇末点题,使翠鸟的可爱,童心的可贵都跃然纸上。让学生领悟到人与动物相处的快乐,激发保护动物,保护大自然的情感。

08

问题归纳

1.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

本文以一个孩子的口气写了他在大自然中认识翠鸟的过程。

2.读课文,思考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写“我”喜欢这只翠鸟的?

从翠鸟的外形美丽和捕鱼动作敏捷捕鱼技术高超两个方面来描写我为什么喜欢这只鸟儿的。

3.作者是怎样描写翠鸟的外形特点的?

文章通过两方面描写翠鸟的美丽。第一、翠鸟的颜色鲜艳美丽。第二、它比鹦鹉还漂亮。作者抓住颜色的词语按照从身体到头部的顺序来描写翠鸟外形的。

4.作者是怎样写翠鸟的外形和捕鱼时的动作的?

作者通过仔细观察,抓住描写颜色的词语来写翠鸟的美丽和使用准确的动词来表现翠鸟捕鱼动作敏捷和技术高超。

5.本文为什么以《搭船的鸟》为题,而不以《翠鸟》为题?

在“我”的眼中,这只小鸟是乘坐“我们”的船来捕鱼的,所以用《搭船的鸟》作为题目更能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比“翠鸟”这个题目更能体现出人和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好。

09

课文主题

本文通过对翠鸟外形和捕鱼动作的描写,让学生感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境界,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并且呼吁人类与动物和谐相处。

?学习过程

15搭船的鸟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段落。2.会认4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掌握多音字“啦”。正确认读本课词语。过程与方法:1.学生反复诵读,展开想象来理解课文,体验情感。2.展开小组讨论,对课文的思想内容及情感进行体验、交流。3.引导学生学习课外读物,扩大学生的阅读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美好境界,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教学重难点:感受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美好境界,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课前准备:课件、生字词卡片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利用课件向学生展示一些人与动物和谐共处,互相亲近的照片或图片供学生欣赏,学生自由谈观后感。2.一次,一只翠鸟就搭上了一位小朋友的船,他要干什么呢?小朋友心里是怎样想的呢?让我们快去看看吧,板书课题。[设计说明: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激情导入使学生兴趣浓厚地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中。]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1.师: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标出自然段,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拼音朋友,也可以请教老师或同组同学,把课文读正确、流利。2.学生互助识字,交流识字方法。3.课件出示典型字,指名口头组词。4.小组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声音洪亮、正确流利、同学爱听。5.检查朗读,以小组汇报的形式,汇报时可自定齐读人数,也可以选一名同学代表本组朗读,听后其他同学随机评价。6.更换语境,出示含有生字的其它句子,让学生再认。7.脱离语境,小组长检查组内识字情况。让学生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培养了其自主识字的能力、合作意识及良好的识字习惯。8.以小组形式认读课文,再以小组形式汇报,激发学生竞争意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9.更换语境,强化生字的再认。第二课时一、出示生字词卡片,通过做“过独木桥”的游戏复习巩固。二、再读课文,深入品位1.师:刚才大家生字掌握得真好!现在自己再自由地读一读课文,边读边想,搭船的鸟是什么鸟?你喜欢这样的鸟吗?为什么?教师随着学生的发言,随机点拨,指导有感情地朗读。2.课件出示第2自然段,引导学生一边想小鸟的样子,一边读后面描写小鸟样子的句子。3.课件出示翠鸟图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自然段。4.如果你看到这样一只小鸟立在船头,你会产生什么想法?引导学生读第3自然段的问句。[设计说明:使学生进入情境,自由发散思维,有利于自由在读中品位和体验,留给了学生读书感悟的余地。]5.课件出示第4自然段,“一下子”、“没一会儿”说明了翠鸟的动作怎么样?师指导朗读。6.最后通过妈妈的介绍,我知道了那只鸟叫“翠鸟”。由此可见,大自然也是我们学习知识的方法之一。师指导朗读第5自然段。三、积累与扩展1.生背自己喜欢的段落,并说说为什么喜欢。2.把自己了解到的有关翠鸟的知识介绍给周围的伙伴。四、指导生字书写1.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字型、观察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让生试说笔画笔顺。2.认真描红、试写。提醒学生写字姿势及握笔姿势。3.实物投影学生写字作品,师生共同评价,争当“小小书法家”。4.对笔画和间架结构不好的进行修改。5.给生字组词或用生字说一句话。6.练习:边读边写。[设计说明: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认真书写的良好习惯;突出学生主体地位,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板书设计:15搭船的鸟嘴红色美丽羽毛翠绿翠鸟翅膀蓝色一下子没一会儿

?类文阅读

空中远航队大雁是著名的远征者,也是卓越的远航家。每到秋季树叶飘零的时候,它们便从西伯利亚和我国的北方等寒冷地区出发,结成一支支飞行纵队,展翅飞向温暖的南方。在万里高飞的征途中,雁群队形整齐,行动也很有规律。强壮而有经验者作先导,比较弱小的紧跟在后面飞行。一群鸿雁,头尾相接,紧紧依靠着,排成“人”字形或“一”字形。每一只雁,都是伸长脖子,尖嘴向前,蹼足向后地飞行着。先导者发出“伊阿”一声叫,随行者即齐声附和,不停地发出“伊阿、伊阿”的叫声。先导者一变方位,全队就依次地变换着队形。据鸟类学家考察研究,雁群排成“人”字形或“一”字形队伍飞行,是大有道理的。雁群远征万里,路途遥远,除了靠扇动翅膀飞行外,也常利用上升气流在天空中滑翔,以节省自己的体力。前面的雁的翅膀在空中划过,翅膀尖上会产生一股微弱的上升气流,后面的雁为了利用这股气流,就紧跟在前面雁的翅膀尖后面飞。这样一只紧跟一只,就排成只只顺序、井井有条的队伍了。(选自《新课程(小学版)》年第9期)1.从短文中找出两组反义词。()——()()——()2.题目“空中远航队”指的是。它们的远航是从飞到去。3.下列说法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大雁南飞是为了去南方过冬。B.大雁需要飞越万里才能到南方去。C.大雁在飞行过程中可以随意变换队形。4.大雁为什么能够保持整齐队形呢?在文中找出说明这一原因的句子,画“____”。5.“据鸟类学家考察研究,燕群排成‘人’字形或‘一’字形队伍飞行,是大有道理的。”这个道理是什么呢?1.寒冷—温暖强壮—弱小2.大雁在空中飞行时的队伍西伯利亚和我国的北方等寒冷地区温暖的南方3.C4.一群鸿雁,头尾相接,紧紧依靠着,排成“人”字形或“一”字形。每一只雁,都是伸长脖子,尖嘴向前,蹼足向后地飞行着。先导者发出“伊阿”一声叫,随行者即齐声附和,不停地发出“伊阿、伊阿”的叫声。先导者一变方位,全队就依次地变换着队形。5.可以利用先导大雁扇动翅膀中产生的浮力帮助后面的大雁飞行,以实现整体南迁。隧蜂门卫(节选)法布尔在洞口站岗放哨看门守屋的这只隧蜂比其他的隧蜂年岁大。它是这个住宅的建造者,是现在正在忙着采集花粉的隧蜂姐妹们的妈妈,是现在还是幼虫的隧蜂们的外婆。三年前,当它还是个花季少女时,它单枪匹马地拼命干活儿,累得精疲力竭。现在,它的卵巢已经萎缩,它该休息了。不,“休息”一词在此运用不当。它还在干活儿,它在为这个家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它已经不能再生儿育女,便当上了看门人。它为自己家人开门关门,把陌生人拒之门外。谨慎多疑的山羊羔从门缝望出去,对狼说道:“让我看看你的爪子,不然我就不开门。”隧蜂外婆同样谨慎多疑,它也要对来者说:“让我瞧瞧你的隧蜂*爪子,不然就不让你进来。”如果被认为并非自家人,谁也甭想进得洞来。我们就来看看。一只蚂蚁路过洞穴附近。蚂蚁是个厚颜无耻的亡命徒,它很想知道洞底下为何有蜜的甜香味飘上来。隧蜂看门人脖子一扭,意思是说:“滚开,不然要你的命!”通常,这种威吓的动作就足够了。蚂蚁见状赶紧走开。如果它赖着不走,隧蜂看门人便会飞出洞来,向那大胆狂徒扑过去,推搡它,驱赶它。把它赶跑之后,隧蜂看门人便立刻回到哨位,继续站岗放哨。(选自《昆虫记》中国文联出版社)1.根据意思写出文中的词语。(1)精神、力气消耗已尽。形容非常疲劳。()(2)指人脸皮厚,不知羞耻。()2.仿写句子。蚂蚁是个厚颜无耻的亡命徒。蜜蜂是一个。3.隧蜂在为这个家尽自己的绵薄之力,表现在()A.它单枪匹马地拼命干活儿,累得精疲力竭。B.它为自己家人开门关门,把陌生人拒之门外。C.它在忙着采集花粉。4.隧蜂看门人在遇到侵犯者时,先是,如果它还不走,就会,,它,它。把它赶跑之后,隧蜂看门人便立刻,继续。5.隧蜂这一生都作了哪些贡献呢?1.(1)精疲力竭(2)厚颜无耻2.示例:勤劳的采蜜工。3.B4.脖子一扭飞出洞扑过去推搡驱赶回到哨位站岗放哨5.示例:它是这个住宅的建造者,它单枪匹马地拼命干活儿,累得精疲力竭。它生儿育女。它为自己家人守门,把陌生者拒之门外。

精彩推荐

?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语文视频微课

?语文一年级(上册)第二、三单元汉语拼音完整版视频微课

?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语文视频微课

?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视频微课

?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语文视频微课

?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视频微课

?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语文视频微课

?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视频微课

?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视频微课

?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视频微课

?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视频微课

?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视频微课

?拥有随身携带的语文课堂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视频微课15搭船的鸟三年级上册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