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瓜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地藏菩萨本愿经学记33佛是觉悟,你心
TUhjnbcbe - 2020/10/27 9:08:00
中科白癜风医院让天下无白 http://news.39.net/bjzkhbzy/171121/5863494.html

视频时长:12:48

《地藏菩萨本愿经》学记第三十三讲

大愿法师开示

息心就是息灾

慈观,慈能予乐,愿一切众生都能够早日得到暂时的人天快乐和究竟成佛的快乐。

这个《地藏经》上面都讲了,对于根基没有成熟的人,让他们修地藏法门得到暂时的人天快乐;乃至于百返生于三十三天,一百次生到忉利天去享天福,永不历三恶道苦。

究竟成佛是究竟乐,究竟的成佛的快乐。

“常愿常瞻仰”,希望我能够按照观世音菩萨教导的这个五种菩萨的观照方法去做,而且都能够做好,能够常常瞻仰到伟大的诸佛菩萨,对这个五种观法的实践,这是常愿常瞻仰。

沿着诸佛菩萨的圣者的足迹一步一个脚印走下去,我们也可以步步生莲花,也可以走到佛国净土,这个是真正地会念观世音菩萨。

我们念南无观世音菩萨,你那是口善。你能够知道修身、心、受、法这个四念处,和真观、清净观、广大智慧观、悲观及慈观这五种观想;

你能够保持的时候,你就是真念观世音菩萨,你就是真的时时刻刻在念南无大慈大悲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大家念的时候就要想起来,就要去做。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间一定要学习婆罗门女真信佛,按照佛陀在经典上的教导保持观照。让我们内心中间的智慧之花、般若之花盛开来,我们的心就能够自在,那就是观自在菩萨。“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这样子才能度一切苦厄。息心就是息灾,这时候你的心中间保持观照智慧,你体现在外面就有慈悲,就有平等,就能够做到“慈眼视众生,福聚海无量”,这时候你就是观世音菩萨,将来你也能够寻声救苦。

所以对于一个真信佛的佛弟子来说,他能够知道依教奉行,知道起观照,知道要觉悟,那么一切外在的环境,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他都知道这是真如自性的显现,都可以做到“不取于相,如如不动”。

真正做到“如如不动”,不是压住它。有些人说:噢,“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欲,便得离瞋,便得离痴。”你那是口善,你没有起观照,你只是压住它。

对于那些只知道口头上面念诵,不理解佛意的迷惑的人来说,一切遭遇都是业障现前,无论顺境、逆境都是业障现前。逆境是硬的铁棒,顺境是软的绳索,把你捆得更紧。

所以我们要用觉悟的观照智慧去转念头。“前念迷即是凡夫,后念悟即是佛,前念着境即是烦恼,后念离境即是菩提。”能够转的时候业障就成了清净的境界,烦恼就成了菩提。

菩提是觉,你在这个烦恼中间你能够觉悟,你能够生起智慧来,也就是好像文殊菩萨一样,文殊师利遇缘则有师,遇到任何缘,不管顺缘、逆缘都是他的老师,都能够开发智慧。所以能够真正这个样子的话,我们会害怕痛苦烦恼吗?

不会。更猛烈我们都不怕,为什么?我们有观照,它来得很猛烈,我们成就就更快。好像孔雀一样,普通的鸟吃下那个*药就会*死,孔雀吃下这个*药,它的羽毛更艳丽。

我希望大家都做孔雀,不要做普通的鸟了,不要畏惧,不要痴心妄想——我学佛以后一切都顺利,我想发财,天上掉下一百万;我想我儿子学习好,他明天考上清华大学。

这些都是痴人说梦!没有用,就算佛菩萨都满足你,你还是要堕地狱啊。为什么?你的心是贪瞋痴。

佛是觉悟,你心中有觉悟吗?

所以有时候逆境违缘是佛对我们的加持,我们要感恩。有时候我们用顺缘,佛陀成就我们的顺缘,我们会更迷失,佛陀就会示现一些逆缘来启发我们,让我们觉悟,让我们知道苦,苦就知道回头,所以一切违缘都成了启发我们内心觉悟的顺缘。

所以佛经上说:“万法是真如,由不变故;真如是万法,由随缘故。”你真正能够做到了内在的观四念处,外在的菩萨五种观想,你就可以做到随缘,万法是真如,由不变故;真如是万法,由随缘故。随缘不变,不变随缘。

华严的教义就是说:“无不从此法界流,无不还归此法界。”这是真随缘,什么人能够在万法之中见到真如呢?

就是能够常常保持观照的人,心能够自在的人,能够认识到真如就在万法之中,实相无相无不相,青青翠竹尽是般若,“青青翠竹无非般若,郁郁*花尽是法身。”

看到外物能够当相即道,即事而真。都能够启发我们,这个就认识到真如就在万法之中,实相无不相,可以真正做到随缘。

有些人现在话都乱说了,现在佛弟子开口就是随缘随缘,他那个随缘就是不要的意思。有些人说:“某某,后天某某寺院他们讲经你去不去?”

“随缘随缘。”

就是不去了。这是随缘吗?不知道佛法,把这个名词拿来随便乱用。你说怎么办?看人就说:“我心中有佛,不要念经,不要拜佛,我心中有佛就好了。”

你心中真有佛吗?佛是觉悟,你心中有觉悟吗?你心中不起烦恼吗?不是的。都是口头禅,嘴巴说一说。

中国古人有一个形容词,普通人一辈子就四个字:碌碌无为。碌碌是很忙碌,你看他一天到晚忙忙碌碌,一点空都没有,忙得不可开交,但是没有作为,是不是很可惜。

我们佛弟子也是如此,我希望大家抓住重心,抓住重点,解脱才是最重要的;希望佛弟子们不要在忙碌的生活中间迷失自己,不要增长贪瞋痴。

对于没有闻到佛法的人,他的成长就是一种迷失,就是染污更重,就是更加麻木,就是更加执著,分别心重。这个样子哪里会不堕落啊?!为什么得人身那么难?

得到人身以后不能保持,大部分堕恶道,因为碌碌无为。忙忙碌碌迷失自己,迷失自己的本性真如。

所以我希望大家抓住重心,求取正法,把正法看作最重要。

打个比方,我这个杯子,我首先放石头,放满了,还能不能放?能放,放沙子。沙子放了,还能不能放?可以放,放水。对不对?

一般人听那个故事说:“噢,这个是说时间可以挤得出来。”

不是那么简单。这个故事启发我们什么?你想想,反过来,你首先这个杯子里直接装沙子,但是以后你沙子不准拿出来,你把石头放得进去吗?放不进去啦,对不对?

我们不要给日常生活这些琐碎的小事情填满我们生活的空间,占用我们所有的时间,然后我们最重要的解脱的玉石放不进去了。这个就很愚痴了,这就是碌碌无为了。是不是?

首先把修法摆进去,在任何事情中间都保持观照,这个样子可以成就了。所以我希望大家由仰信到智信,到正信。我们也不是不信佛,是仰信,这样信佛比较浅。

我们相信佛陀的人格,相信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我们还要有智慧,按照佛的教导依教奉行,我们将来能够证入圣道,知道佛所说的法都是从真如妙性中间自然流露出来的,这样是真信佛。

《地藏菩萨本愿经》学记

《药师法门系列》讲

《盂兰盆经学记》16讲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地藏菩萨本愿经学记33佛是觉悟,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