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名铜胎掐丝珐琅。中国的著名特种工艺品之一。景泰蓝与雕漆、玉器、象牙被称为北京工艺品的“四大名旦”,她是工艺美术世界里一颗璀璨的明珠。景泰蓝以其悠久的历史、典雅优美的造型、鲜艳夺目的色彩、华丽多姿的图案、繁多的品种造型,让人赞叹她那无可比拟的艺术魅力和光彩夺目的艺术形象。
景泰蓝作为纯手工制作的工艺品,一直为人们所喜爱,这不快过节了,以下几个原因是本期年货推介的理由。
01
景泰蓝体现人类文明友谊——西域传入而在中国发扬光大
事实上,阿拉伯地区的掐丝珐琅传入我国,应分为两个阶段:先是由彼地制作的掐丝珐琅器,经由东西贸易的兴起,随着一般番货传入我国;而后又由于蒙古人统治欧亚大陆,建立大元帝国,由于人种的迁徙与文化技艺频繁的交流,掐丝珐琅的制作技巧随着西方艺人传入我国。明初,掐丝珐琅已经被某阶层的人士使用,到了景泰年间,珐琅工艺臻于鼎盛。景泰蓝的发展见证着东西方文明的交流、共同进步,是人类文明友谊的象征。
02
六道大工艺道小工艺纯手工制作的中国“奢侈品”
掐丝珐琅的制作大致可以分为6个大步骤:
一、制胎,即以红铜板制出器形;
二、掐丝,即将压扁的铜丝依设计饰纹粘牢于胎体;
三、烧焊,将其再次焊接牢实;
四、点蓝,依饰纹中颜色依次上釉彩,先点地,次点花,再点蓝,后加亮白;
五、烧蓝,点一次蓝即烧一次,重复多者可达3次;
六、磨光与镀金(选择性镀金),以细砂石、*石及木炭分别逐次打磨光滑蓝料与铜丝的粗糙处;镀金,即抛光除锈的最后一道工序。
可以说,掐丝珐琅的制作工艺既运用了青铜工艺,又利用了瓷器工艺,同时又大量引进了传统绘画和雕刻技艺,堪称中国传统工艺的集大成者。
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刘永森作品《鸡尊》
大到国家级大师作品,小到小件景泰蓝普品摆件,真正的景泰蓝工艺品都少不了这道工序。
03
纯矿物颜料制作永不褪色
景泰蓝、唐卡、瓷器、料器等众多中国传统艺术品中的色彩其实都来自有着年历史的中国传统矿物颜料。而这些矿物颜料大多来自绿松石、青金石、玛瑙、孔雀石等我们熟知的珠宝玉石。而通过传统工艺研磨加工的它们才是这些艺术品千年不褪色背后的秘密。
青金石矿物原石
青金石
青金石在中国古代被称为璆琳、金精、瑾瑜,青黛等。佛教称之为吠努离或璧琉璃,是古代东西方文化交流的见证之一。其颜色为深蓝色、紫蓝色、天蓝色、绿蓝色等,是天然蓝色颜料的主要原料。青金石因其色相如天,备受历代皇帝喜爱。清代四品官员的朝服顶戴为青金石。在选择上,青金石以色泽均匀无裂纹、质地细腻无金星为佳,无白洒金次之,洒金指金星均匀分布在矿石上,如果*铁矿含量较低,在表面不出现金星也不影响质量。但是如果金星色泽发黑、发暗,或者方解石含量过多在表面形成大面积的白斑,则价值大大降低。
绿松石矿物原石
绿松石
清代以前,绿松石又被称为甸子。色泽淡雅、绚丽的绿松石是深受古今中外人士喜爱的传统玉石,作为饰品,佩戴和使用已有年以上的历史。绿松石因所含元素的不同,颜色也有差异,氧化物中含铜时呈蓝色,含铁时呈绿色。一般多呈天蓝色、淡蓝色、绿蓝色、绿色、带绿的苍白色,其中,以无褐色铁线者质量最好。同时,用绿松石原料磨成粉做绘画原料有悠久的历史,绿松石颜料因其独特的自然色调和千年不变的稳定性深受艺术家和画师们的喜爱。
孔雀石矿物原石
孔雀石
孔雀石是一种古老的玉料,主要成分为碱式碳酸铜。中国古代称孔雀石为绿青、石绿或青琅玕。孔雀石由于颜色酷似孔雀羽毛上斑点的绿色而获得如此美丽的名字。孔雀石做宝石不耐用,硬度低,不能长时间保持好的光泽,只能用做串珠和胸针以及天然矿物颜料。俄罗斯人把孔雀石用做建筑物内部装饰材料,列宁格勒的圣·伊萨克大教堂的大圆柱上镶着孔雀石。孔雀石也用于雕刻各种礼拜用品和装饰品、壁炉和桌面镶嵌等。
朱砂矿物原石
朱砂
朱砂又称辰砂,朱砂的粉末呈红色,可以经久不褪。中国利用朱砂作颜料已有悠久的历史,“涂朱甲骨”指的就是把朱砂磨成红色粉末,涂嵌在甲骨文的刻痕中以示醒目,这种做法距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了。红润亮丽的颜色也得到了画家们的喜爱,中国书画被称为“丹青”,其中的“丹”即指朱砂,书画颜料中不可或缺的“八宝印泥”,其主要成分也是朱砂。中国还是世界上出产朱砂最多的国家之一。除此之外,朱砂还是含蓄质朴、美丽天成的观赏石。
04
景泰蓝亦有大师之作大师之作更有收藏价值
来自《世界奢侈品协的数据报告显示,中国市场目前的奢侈品消费能力正以非常强劲的势头逐年跳跃性增长,年已超过美国位居世界第二,在年将会超过日本,实现世界第一
近年,*金,工艺品,古玩等收藏品的销售额也陡然剧增。市场出现空前的利好形势。
在全世界历年的艺术品拍卖会中,景泰蓝都受到全世界买家的疯狂追捧。
清乾隆掐丝珐琅莲花纹酥油茶盖罐
如年在香港佳士得成交的清乾隆掐丝珐琅莲花纹酥油茶盖罐,成交价达到.56万元。去年11月,北京长风在国内首次推出掐丝珐琅专场,38件难得的明清掐丝珐琅器共同亮相,受到了众多收藏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