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此处进入
锦鸡是一种雉科动物,是白腹锦鸡、红腹锦鸡的统称。分布在陕西(商洛)西藏、四川、贵州、云南、广西等地,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此外,还有同名的长篇民间叙事诗。
雄鸟全长约厘米,雌鸟约60厘米。雄鸟头顶、背、胸为金属翠绿色;羽冠紫红色;后颈披肩羽白色,具黑色羽缘;下背棕色,腰转朱红色。飞羽暗褐色。尾羽长,有黑白相间的云状斑纹。腹部白色。嘴和脚蓝灰色。雌鸟上体及尾大部棕褐色,缀满黑斑。胸部棕色具黑斑。
锦鸡又称金鸡、红腹锦鸡。嘴短而粗壮,后颈围以橙色扇状羽,长尾,翅膀圆短不发达,善走。雄鸟羽毛颜色极为艳丽,雌鸟褐色多斑纹。喜栖息于山地岩坡,出没于灌木、竹林间.
锦鸡的造型很有特点,不同的颜色把冠羽、颈羽、背、胸、腹、尾上复羽、尾羽等各部都区分得极清楚,整体造型像是“板块”的组合。因此抓住这个结构特征,就很容易把它的造型找出来。锦鸡的雌鸟与雄鸟都有长尾,因此组合在一块,要认真推敲两鸟形体的交叉变化。两鸟要有主次、轻重、藏露,才能变化生动。
一、锦鸡基本画法
1.勾出嘴、眼。
2.重墨点眼窝,用较干的淡墨、中侧锋兼用勾出冠羽及扇状颈羽。
3.以重墨点颈羽斑纹;淡墨画背羽,重墨点斑;淡墨勾三级飞羽,稍重墨色点复羽,重墨点出飞羽。
4.用朱砂点胸、腹、小腿,淡墨勾尾上复羽。
5.以赭石调墨画长尾,要见笔,用笔果断有力。再用朱砂添外侧尾羽,用赭石复勾冠羽、三级飞羽、尾上复羽,点染颈羽表现羽毛层次。然后以淡花青染嘴,沿口缝一笔即可。眼以朱磦调墨点染留出亮光。冠羽、颈羽、尾上复羽均染藤*;长尾趁色未干,以重墨圈纹;爪先以花青调墨点出,半干松勾,注意结构关系。用笔要有轻重虚实;雌鸟以水墨点出各部,头、背、胸宜深些,颈、腹浅些,趁湿以重墨点斑,干后罩染赭石。嘴、眼、翅、尾、爪可参照雄鸟画法。
锦鸡的颜色艳丽多彩,因此补景尽可疏淡简约。
二、红腹锦鸡的画法:
1.用中兰竹笔蘸浓墨圈眼点睛,勾嘴。
2.用虚笔画出头冠及颏下羽毛。
3.紧接着用中锋勾出颈部鳞形斑纹。
4.用赭色调墨点写背部羽毛并用深墨勾写双翅,翅尖需中锋顺笔。
5.用狼魁斗笔调赭色侧锋由上向下写出尾羽,用长披蓑交叉画法画出尾筒羽毛,用朱骠画出腹部羽毛及尾羽中的红色羽毛,用藤*画出头冠羽毛及尾筒羽毛,颈部鳞形斑纹用鹅*调赭色分层次点染,眼内用赭色圈染,嘴部用淡墨调花青衬染,背部用中墨点勾花纹,尾羽用较淡的墨勾写纹脉,最后用墨调曙红勾写腿爪。
三、锦鸡花鸟画组合画法步骤
锦鸡寓意吉祥,与绣球花搭配,就是“锦绣前程”,与玉兰花搭配,就是“金玉满堂”,与梅花搭配,就代表“锦上添花”,自古以来,锦鸡一直是画家们喜爱表现的题材。
步骤一:用赭墨勾出锦鸡、杜鹃花和竹子的轮廓,注意结构准确。
步骤二:用深浅墨分染锦鸡的各部位,用重墨勾树干并略皴染。
步骤三:用赭石平涂雌锦鸡背部,胸、腹用白粉平涂,赭石分染结构,白粉加*平涂雄锦鸡背、腹部、尾羽,用草绿加赭石分染。竹叶先用草绿平涂,后用花青分染,树干用赭石平涂,梅花用白粉加曙红提染。
步骤四:用原色再次分染锦鸡大体结构,注意明暗、前后关系。
步骤五:重墨点眼睛,胭脂点蕊,全面整理,完成。
作品欣赏
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权必删。
﹀
▼点击下方文字选购▼
作品宣纸
毛边纸套装
狼毫套装
格子长卷
小楷毛笔
书法字帖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