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喜欢复古,可是年前的清朝人却很潮流呢!老祖宗的智慧真的是值得敬佩,别以为他们只有传统,其实他们也在与时俱进,吸收各种外来文化,然后化为己用,设计出很多中西合璧的首饰。
一、耳饰篇
清朝人的耳饰可非常有讲究,不仅材质上要用贵重的金属、珠宝和玉石,而且宫廷中做工精良,在那个没有机器的年代,玉石珠宝的打磨、金银的锻造处理全都依靠人工。而在佩戴方面,还有“一耳三钳”的规矩。
款式:多变,创意
清代耳饰的造型,真是比我们现在有过之而无不及,各种环形的耳钳、缀流苏环形耳钳、坠形耳环都被设计出来,还有很多沿袭了明代的排环、葫芦形耳饰、灯笼形耳饰等等。
为了进一步丰富耳饰,清代人是把各种花样造型都要拿出来嘚瑟一下,祥云、喜字、花草都能加入到设计中去,丝毫不比我们现在的耳饰逊色。
工艺:繁复高绝
除了这些炫耀创意和脑洞的设计,制造首饰的工匠们也是纷纷贡献自己的绝活,花丝、点翠、烧蓝各种高阶经典传统工艺,也都全部招呼起来,真真是精妙无双。
花丝镶嵌凤凰耳饰
花丝镶嵌:
花丝镶嵌可是“燕京八绝”之一,工艺非常繁琐,整个过程要用到八种技法,这才只是做出了基本器型,就是底子,然后还要镶嵌各种宝石、装饰,才算完工。但是花丝镶嵌正因为技艺巧夺天工,充满皇家气派,所以才特别珍贵。
花丝镶嵌蝴蝶挂链
点翠:
用翠鸟的羽毛来做装饰,需要将极细的羽毛一根根排列上去,可谓工程浩大,特别需要耐心。翠鸟羽毛漂亮不褪色,不过现在已经不用鸟羽了。
烧蓝:
烧蓝也是传统工艺,是在做好的首饰底子上,填满釉粉,再拿去烧制,有点像烧制瓷器,等上面的釉凝结、冷却,就成了绚丽的色釉。
材质:传统+潮流
清代耳饰材质丰富,珍珠更是常客。慈禧太后极爱东珠,其实和东珠的产地在东北有关,那里是满族的发祥地,清朝东珠只有皇帝的母亲、嫔以上的妃子和皇太子妃才能佩戴。
清朝的东珠耳饰
慈禧太后胸前的压襟、耳坠、旗头上的流苏,皆是东珠
除了东珠和珍珠,这种从头到尾全玉雕的耳环也不少,白皙细腻油润的白玉呈弯环状,雕着各式吉祥的图案,把人也衬得肤如凝脂。
耳饰这样的重头戏,当然也少不了翡翠的使用,看看这些款式,就算现在戴也是五分好评!翡翠叶子造型的耳坠,上面镶嵌了福字型的金饰,寓意金枝玉叶。
珍珠与翡翠巧妙结合起来,完全能媲美现代工艺。
不过清朝小主们的耳饰,可不只是这些传统类型,在材质上,还广泛应用了非常前卫潮流的彩色宝石,比如红蓝宝石、碧玺等,都是小主们的心头爱。
精致的金耳环,上面镶嵌了东珠、粉色碧玺、绿色翡翠,配色清新可人,而且组成花朵的样子,巧夺天工。
还有这种走简约路线的耳饰,不标明年代你能猜到它也是古董么?这些耳饰还采用了活动扣的方式,堪称先进。
二、戒指篇
说到古代人的戒指,你想到的是不是都是这样的,白玉、翡翠整雕的,或者*金打造奢华高调的?如果你这样想的话,还真对了。
款式:简约+潮流
清朝的戒指确实有很多是这样的,皇帝们尤其喜欢各种玉石扳指,不仅佩戴而且用来把玩。
其实就算是扳指,款式也不尽相同,有玉石整雕的,也有这种金银做底,外包玉石的,好喜欢这款粉色碧玺镶嵌的款式。
不过清朝的戒指款式也不尽是这种类型,比如这种造型纤细的款式,是不是很像我们现代的简约派呢?
宝石镶嵌款,和现代的宝石戒指别无二致,还有镶嵌一排碎钻的款式。
这款也是来自清朝的戒指,看起来有种穿越感,因为非常接近现代工艺。
三、手镯篇
手镯是从古之今女性最喜爱的饰品之一,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起源于新石器时期,是礼器的演变。宋代的大文人苏轼就曾经在诗作《寒具》中有过描述:“夜来春睡浓于酒,压褊佳人缠臂金。”联想到的是一位女性举手投足间的优雅与妩媚。
款式:雕工掌控一切
我们经常提到的手镯款式有福镯、方镯、平安镯、贵妃镯,人清宫的旧藏镯子款式更加丰富,比如圆条镯、扁口镯、扁平镯、串珠软镯等,而且他们喜欢在手镯上装饰各种宝石珍珠,更值得佩服的是各种雕刻图案,繁华有致。
龙凤呈祥
九龙戏珠系列
镶嵌玳瑁手镯,在古代,玳瑁非常珍贵
清.翡翠手镯
玉色为阳绿,夹着一些白色的斑点,外沿直径为8.1厘米。手镯器型椭圆,内外径面均为削平状,外圈嵌着紫玉与珍珠,颇具古典风雅之气。
清.圆条翡翠手镯
翠色纯正艳丽,阳绿的色泽透露着春日的清新。外沿直径7.5厘米,器型为内圈圆、外圈圆、条杆圆的圆条手镯,玉质细腻,无裂纹。
清.红翡手镯
几乎通体的红色明艳照人,镯体虽夹杂着白色的斑点,但瑕不掩瑜。手镯外沿直径8.1厘米,造型为古色古香的圆条镯,有着浓厚的历史古韵。
清.福禄寿三彩翡翠手镯
玉色为红、白、绿三色,浑然天成的玉色彰显出自然的奇妙。外沿直径为8.21厘米,玉质细腻莹润,无纹无裂。
清.带色翡翠手镯
这款飘红*翡的手镯来自清朝。外沿直径8.1厘米,泛着青白色的镯底飘了红色,器型饱满圆润,充分彰显了古代对圆形饰物的喜爱。
慈禧太后翡翠手镯,价值多万,现躺在故宫里
这只翡翠手镯据说是咸丰皇帝送给慈禧的一份礼物,由咸丰皇帝亲自设计的铸金翡翠福禄寿五彩手镯。
铸金翡翠福禄寿五彩手镯
这只手镯重75g,呈现五彩颜色,采用了当时最难得的工艺——铸金。在当时这个手镯在雕刻的过程当中损坏了1.2万件翡翠手镯,只因在雕刻当中咸丰皇帝对此件铸金翡翠福禄寿五彩手镯的要求极其严厉,力求到完美,一丝一毫的偏差都会直接摧毁手镯,直到雕刻出这件完美的手镯,咸丰帝才让停止。
铸金翡翠福禄寿五彩手镯
对于翡翠玉器的开采与制作,在那个技术比较落后的年代,什么都要人为操作做,从开玉到成品,可想而知有多难。
1捣沙、研桨
站着的玉工手拿着杵,一下一下地用杵去捣,要把石臼里的石沙敲得更细碎。
2开玉
开玉,就是把玉璞外表别的石头削掉。
两个玉工之间用木架架起了一个大玉璞。他们拿着条锯的一端,你来我往地拉着这个条锯。条锯上主要用来切割玉璞的,是一条钢丝。
钢丝是割不动玉的,所以在树枝上挂着一个茶壶,壶底有洞,壶里装的黑石沙和水。混着黑石沙的水滴,一滴一滴地滴下来,滴到玉璞上,增加了条锯的锋利度。这样来回的摩擦和切割,才能把玉皮子切掉。
3扎碢(注解:“碢tuó”古同“砣”,碾轮石。)
扎碢,即是利用碢具解玉成方块或方条,经过设计、画样后,大片裁去多余玉料使玉器粗具雏形。
4冲碢
冲碢,用一段厚竹枝外面绕着厚钢圈,配着和了水的红沙,慢慢将玉块上方方硬硬的转角部分“冲”成圆。这个步骤也是坐在旋车上完成的,经过这个步骤,要雕琢的作品也大致成形了。
5磨碢
利用“磨碢”这种工具来磨细玉器的表面。所用的工具和第三步的“扎碢”有些相似。但扎碢是薄而锐利的,而磨碢厚约二、三分(大约0.6到0.9公分)。可以把玉的表面磨得细腻,发出温润的光泽。
6掏堂
掏堂,便是挖空容器的内部。首先,用钢卷筒旋进玉器的中央,经过这道工序,玉器的中央会出现一根圆柱,称作“玉梃”。
7上花
上花,也就是以小形的轧碢,又称丁子,在玉器的表面磨琢花纹。
8打钻
这是对于一些要雕琢镂空花纹的玉器,所做的一个重要步骤。打钻的工具主要是弯弓和轧杆,轧杆底端镶有金钢钻。
9透花
透花,也就是镂空花纹,以“搜弓”为主要的工具。清代,镂雕玉器薄而细,达到技法的巅峰。
10打眼
专门针对像鼻烟壶、扳指、烟袋嘴之类的小而有固定形状的玉器要钻孔时所用的特殊技巧。
11木碢图
木碢图的步骤即把已雕琢好了的玉器外表仔细地磨光。
12皮碢图
皮碢是牛皮制成的,用来对玉器做最后的抛光上亮,呈现玉色。
古人拥有无可比拟的先进技术,这些工匠精神激励着我们。我们继承好、发扬好新时代的工匠精神。在时代的发展下不断更新中国的工艺。
我们中国古人究竟有多厉害,这些珠宝就说明了一切!
本文资料与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