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本三年级上册第15课
《搭船的鸟》
(第1课时)
01
教材分析
《搭船的鸟》是统编本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这个单元很特殊,在作文起始阶段第一次专门安排了一个习作单元,以此来强化学生习作能力的培养,而这篇课文正是本单元的第一篇精读课文。本单元各项内容环环相扣,集中指向核心习作能力——观察能力的培养。“习作单元”的精读课文如何来定位,教参明确提出“精读课文注重引导学生体会表达上的特点,学习习作方法”,还要“让学生学习留心观察,体会留心观察的好处,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笔者认为这篇精读课文一定是有别于其他单元的精读课文的。从第五单元课文的整体编排来看,都是要求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从观察着手,逐步深入,直至最后的习作成文。作为首篇精读课文,教学的深度上不宜过深,但也不能浮于表面,一定要为之后的学习搭好线,铺好路,有效地激发学生观察的兴趣,尝试着引导学生养成留心观察的好习惯。
其次本文是以儿童的口吻写的,语言上清晰灵动,难度系数不大,学生凭借自己已有的阅读能力基本能读懂文章。因此,教师只需引导学生感受体会“我”观察的细致和观察的好处即可。观察的细致从文本教学延伸到生活当中去,观察的好处从生活中再深入到文本中去。课堂与实践在教学中互相融合,从而让学生体会到观察的好处,并真正喜欢上观察。
02
教学目标
1.认识“父、鹦”等4个生字、“船舱、鹦鹉”等10个词语,会认会写“搭、翠”等9个生字。
2.通过聚焦第二自然段描写翠鸟外形的语句,感受“我”对翠鸟观察的细致。
3.学习作者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方法,体会留心观察的好处。
03
教学重、难点
1.感受“我”对翠鸟的细致观察。
2.学习作者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方法,体会留心观察的好处。
04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
同学们,很高兴能来给你们上课,初次见面,想不想认识一下老师?出示包含老师信息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你找到了老师的哪些信息?
同学们真会观察呀!从小小的一张图片中,就了解了老师的这么多信息。(板书:观察)请带着你们这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一起走进今天的课文吧。
一、插图导入,初步感受
1.出示插图:同学们,你在图上看到了什么?引出课题“搭船的鸟”,这只小鸟站在我们的船上,就是
在“搭船”,这类似于我们生活中的“搭车”。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这“搭船的鸟”,搭是一个今天要学习的生字,注意它是左右结构的字,左边提手旁要写得瘦一点。跟着老师一起写。(板书课题)
2.作者就是坐着这条小船和母亲一起去乡下外祖父家探亲的,那他在这一路上,他观察到了哪里事物呢?
二、自读理解,整体感悟
1.学生自读,提出自读要求:看清楚要求,读懂要求了吗?请你来说一说。
(1)第一遍大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第二遍默读课文,找一找:作者观察了哪些事物?用圆圈圈出来。
2.大家读得都很认真,课文的生字词是不是都掌握了呢?我们来读一读吧!
第一组:船舱船篷船头船橹
(1)谁来读读这一组词语(指名读)
(2)读完这组词语,你有什么发现吗?(都是有关于船的词语)
(3)那你知道它们分别是指船的那一部分吗?(移动词语,对应图片认识船的每一部分)
第二组:鹦鹉长嘴羽毛翠绿捕鱼吞咽
(1)谁来读读这一组词(指名读)
(2)读完有什么发现吗?(都是关于小鸟的词语)
(3)同学们真的很会观察,读读词语又有了大发现!
3.第一个任务大家完成了,接下来谁来说一说作者观察了哪些事物?(雨点、船夫、翠鸟的样子和捕鱼……)
根据回答出示句子:天下着大雨,雨点打在船篷上,沙啦沙啦地响。(读句子,体会沙啦沙啦,感受雨很大)
4.他还观察到了什么?
出示句子:船夫披着蓑衣在船后用力地摇着橹。
5.是啊,作者不光用眼睛去观察了大雨、船夫,还用耳朵去聆听雨点打在船篷的声音,观察得怎么样?(仔细、认真、细心)
6.你们说作者还观察到了一只翠鸟,那你觉得这是一只(
)的翠鸟。(预设:美丽、捕鱼敏捷)
7.作者观察了那么多事物,而且观察得都很仔细!特别是对这只美丽的翠鸟,观察得尤其细致。
三、研读内容,感受观察
1.理解彩色,品味美丽的外形。
作者特别留心观察了这只搭船的小鸟,到底是被它的什么吸引了呢?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的第二自然段,看看作者到底是怎样细心观察翠鸟的呢?
(1)谁愿意来读一读第二自然段?(指名读)
(2)作者说自己看到的是一只怎样的翠鸟?(彩色的、美丽的)
出示句子:我看见一只彩色的小鸟站在船头,多么美丽啊!(指名读)
你们觉得这只翠鸟美不美?(美)
这一句话中体现它美丽的词语是哪个?(彩色)
你认为什么颜色是彩色?(很多颜色,比如有……)
(3)原来彩色的种类很多很多,那么当这样一只五颜六色的小鸟落在你的眼前,你感觉怎么样?(特别惊叹,喜欢,太美了)应该怎么读好这句话?(指名多个,及时评价)
2.感悟色彩,品味美丽的外形。
那么这段话中还有哪些句子也写出了它的美呢?快速地再读一读第二自然段。
(1)出示句子:它的羽毛是翠绿的,翅膀带着一些蓝色,比鹦鹉还漂亮。它还有一张红色的长嘴。(指名读)
(2)这里哪些词体现了它的美呢?(预设:翠绿、蓝色、红色)
这些都是描写什么的词语?(颜色)你觉得这些颜色怎么样?(鲜艳、美丽)
(3)是啊,作者仔细观察了翠鸟的颜色,真的很漂亮,你能读出它的美丽吗?
(4)还有哪里让你觉得它很美丽?(比鹦鹉还漂亮)
(5)是啊,羽毛是翠绿的,翅膀上……它还有一张……(和学生一起口述,并板贴表示颜色的词)
3.原来作者就是这样一步步观察翠鸟的外形和颜色特点的,而且作者惊奇地发现翠鸟每个部分的颜色都是不一样的!这么美丽的颜色,让人心生喜欢,怪不得作者说这是一只彩色的小鸟,(“彩色”加红放大)他越看越美,越看越美,情不自禁地发出感叹:多么美丽啊!(“美丽”加红放大)(男女生分读)
4.听你们读着,我仿佛看到了这只美丽的翠鸟就立在眼前。为什么作者能把翠鸟写得那么美丽呢?(板书:观察细致)
5.那老师有个问题,这么美丽的翠鸟,为什么只写三部分呢?(预设:因为这三部分是翠鸟最吸引眼球的地方,不那么明显的外形,可以不写)
原来观察到的不一定要全写出来,只要写最明显的特点就可以了。
6.作者就是通过这样细致的观察,抓住了翠鸟颜色鲜艳的特点,才让我们看到了这只活灵活现的翠鸟。
四、观察实践,迁移运用
1.我们也来学习作者,做一个细心观察的孩子,观察这只大公鸡,看看大公鸡有些什么外形特点?
(1)我们可以怎么来观察这只大公鸡呢?(颜色、外形)
(2)你觉得颜色怎么样?(彩色的、五颜六色的)
(3)我们可以聚焦在哪几个部分呢?(鸡冠、脖子、尾巴……)
2.说话练习,出示。请你和同桌一起说一说,夸一夸它。
我看见一只(
)的大公鸡,多么(
)!它的鸡冠(),脖子的上的羽毛()。它的尾巴()!(不限定格式,层次好的同学可以用修辞,有困难的同学可以按提供的内容说)
3.交流、点评。
五、课堂小结,延续观察
1.孩子们,留心观察、抓住事物的特点,并有顺序地观察,就能把你观察的事物写得栩栩如生。生活要留心观察,小小的生字同样要观察,我们一起来学习翠字,是这一课比较难写的一个字。仔细观察,你觉得写这个字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羽和十)接下来我们来跟着老师写一下翠字。
2.打开作业本,在作业本上写一个,注意写正确,写好看。同时完成作业本第3大题的第2小题。(交流反馈。)
3.一次普通的探亲之旅,因作者留心观察的一景一物,晴天也好,雨天也罢,在作者看来,哪里都是风景,一切都是那么美好。法国罗丹所说:生活中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希望同学们用自己的慧眼去发现生活中更多的美!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搭船的鸟,看看作者见到翠鸟之后有什么样的遐想,再看看翠鸟是怎么捕鱼的?
六、板书设计
作者简介
陈春梅桐乡市优秀*员、骨干教师、优秀少先队辅导员,任教于桐乡市濮院茅盾实验小学。任教18年来,一直本着“用心教学,用爱教人”的信念,踏实工作,勤于笔耕。搭乘统编语文这趟“改革快车”,她潜心钻研教材,多次承担市级公开课和讲座,发表、获奖论文、随笔、案例多篇,指导学生发表习作余篇,教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得到学校和家长的一致好评。
往期回顾
(教案课件可下载)统编版二上册第13课《寒号鸟》
(教案课件可下载)统编本二年级上册园地七《看图写话:猫和老鼠》
(教案课件可下载)统编本二年级上册第19课《雾在哪里》
(教案课件可下载)周央:统编二上册第17课《难忘的泼水节》
(教案课件可下载)统编本三年级上册第17课《大自然的声音》
下载方法
请先转发本文至朋友圈,然后发送关键字“搭船的鸟”到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