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乌尔旗汉湿地保护管理办公室野生动植物监测小组的监测下,在乌尔旗汉林业局施业区内发现棕头鸥迁徙踪迹,并拍摄到了棕头鸥栖息的影像。监测小组组长向笔者介绍说:“棕头鸥在中国繁殖于*、青海和西藏;越冬于云南、香港等地,偶尔也见于浙江、河北、山西等省,是被列为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的保护鸟类。”棕头鸥是中型水鸟,体长41至46厘米。嘴、脚深红色。头淡褐色,在靠颈部具黑色羽缘,形成黑色领圈,肩、背淡灰色,腰、尾和下体白色。棕头鸥每年春季于4—5月份迁徙到繁殖地,秋季于9—10月份离开繁殖地南飞越冬。棕头鸥的群体防御能力很强,尤其是在产卵孵化、育雏期,有人、畜或其他天敌进入巢区时,棕头鸥会在低空盘旋,俯冲、嘶叫或排粪,直到入侵者远离巢区为止。棕头鸥主食鱼及水生软体动物,具有较强的飞行能力,能毫不费力地迎风飘举或顺风滑翔,万里迁徙也不在话下。目前乌尔旗汉林区生态功能区环境良好,招引棕头鸥等各种鸟类不远万里迁徙至此,良好的生态功能区环境已成为各类候鸟迁徙、各类野生动物繁衍生息的乐园。(文/唐永朋图片、视频由监测小组提供)
编辑
刘颖
审核
郭卫岩
终审
王宇新
供稿
乌尔旗汉林业局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