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淘宝买东西会写买家秀吗?
我有个朋友小千;
她是个不爱网购且从不写评论的人。
在各种社交平台,她也几乎没怎么发过动态。
可就在前两天她告诉我;
她在淘宝有了一个树洞;
自己每隔几天,就会去买一次东西;
顺便把自己的心事写进评论里......
???
这听起来也太特么反常了吧?!!
就在我差点以为;
她是被卖「陪聊」、「男友」的商家蛊惑时;
她告诉我;
那个树洞是淘宝“免费午餐公益店”的评论区。
在那个有着几十万条留言的小小树洞里;
每一个诉说者都有一类统一的身份——
哥哥/姐姐/叔叔/阿姨。
而他们的诉说对象;
是远在天南地北的贫困孩子们。
最关键的是:
他们捐款之后跟约好了似的,会在评论区相见。
有人刚刚裸辞;
来这里写下了对未来工作和生活的期待。
有人毕业后一直都不太顺利;
感觉要被外界的压力压到喘不过气来;
所以想哭的时候就来这里说说话。
有人拿到了心仪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过来和小朋友们分享喜悦。
有人马上就要大三了;
但他说,自己对未来的方向还是很迷茫。
有人絮絮叨叨写了一大串;
真情实感把这当做日记本;
碎碎念地记录着近期生活的点滴。
有人确诊为中度抑郁;
没有朋友,没有恋人,只有自己一个人走。
她/他在评论区问:
“还会有人需要我吧,我也能为别人做些什么吧?”
有人远在国外;
因为疫情已经很少出门了;
所以来到这个没有熟人的地方说说话。
她说:
“祝小朋友们吃饭开心,叫我姐姐就好。”
朋友跟我说;
好像随着互联网的发展;
大家联系明明能更便捷和紧密;
可交付真心和表达情绪却变得更难了。
因此;
在免费午餐评论区这个网络记事簿里;
那些情感的流露就显得更为珍贵。
就像你看到的一样;
这里有不同身份不同年龄的人;
虽然大家的生活都不容易;
但好在,言语之中总是充满希望。
这里的每一条评论交织在一起;
就是最真实的人间烟火。
陌生人之间的信任是奢侈品;
尤其是在代码构建的互联网平台。
加上原本靠善意和信任撑起的公益;
也总会发生一些让人失望的事情;
所以大家对公益组织的信任度也受了影响。
既然这样;
免费午餐是靠什么让人产生信任的呢?
这就要提起这个项目的由来了。
在年;
有一项关于贫困地区学生营养状况的调查报告显示;
受调查的学生中高达12%的人发育迟缓;
寄宿生体重比全国农村学生低7~10公斤;
身高低11厘米和9厘米。
那个时候,一些地区念书的人少;
所以一所学校往往承担着十几里范围内的教学。
这也意味着有人上学可能要走几个小时;
有很多人中午没法回家只能带饭;
有的孩子寄宿在学校,做饭甚至要靠自己。
可很多孩子都是留守儿童;
父母不在家,只有老弱的祖孙相互依靠。
年迈的老人不一定有能力准备好餐食;
困窘的家庭情况也没法保证孩子们有充足的营养。
没有肉和菜;
有些孩子可能天天吃红薯土豆和馒头。
图/网友发的孩子吃饭用水情况
幸运的是;
媒体人邓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