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听到有人说“我买翡翠不要玉”,也有人说“我要玉不要翡翠”,此话听起来好像顺理成章,然而细分析却自相矛盾。那么,没参加了培训之前,同学们是不是也有同样的困惑呢?翡翠究竟是个什么“东东”呢?
翡翠,其实就是一种玉石。翡翠,也称翡翠玉、翠玉、缅甸玉,是玉的一种,摩氏硬度6.5左右。翡翠是玉石家族中的成员之一,如同“三星”是手机家族中的成员一样。翡翠并不代表所有的玉,而“玉”里面却包含了“翡翠玉”、“和田玉”、“海洋玉”、“*龙玉”、“东陵玉”等等所有品种。翡翠的正确定义是以硬玉矿物为主的辉石类集合体。翡翠主要由钠铬辉石、钠钙质辉石(绿辉石)组成,含有角闪石、长石、铬铁矿、褐铁矿等。
在古代,翡翠是一种生活在南方的鸟,毛色十分美丽,通常有蓝、绿、红、棕等颜色。一般这种鸟雄性的为红色,谓之"翡",雌性的为绿色,谓之"翠"。
清代著名学者“寸开泰”撰写的《腾越乡土志》记载:"腾为萃数,玉工满千,制为器皿,发售滇垣各行省。上品良玉,多发往粤东、上海、闽、浙、京都。
至清末民初,仅腾冲城内即有翡翠作坊百余家,玉雕工匠三千余人,所琢"器皿发售滇垣各行省,上品良玉,多发往粤东、上海、闽、浙、京都等地”……《腾越乡土志》里所说的产翡翠的缅甸勐拱、密支那一带,距我国云南边境只有公里,此地在明朝万历年间,曾属我国永昌府(今云南省保山市)管辖,后因历史原因,“游子”离家,成了国外属地。据资料记载,被称为"东方瑰宝"的翡翠,经腾冲、瑞丽等边城输入我国,已有四五百年的历史。
翡翠,人们如今习惯上称“翠玉”。通俗的讲,翡翠是缅甸出产的硬玉,是一种优质玉石品种之一。翡翠的大规模开发利用仅仅几百年。日本、俄罗斯、墨西哥、美国加州等地均产有硬玉,但其质量与产量远不如缅甸。缅甸很早就开采出宝石级翡翠,长期以来人们只知道缅甸出产翡翠,因此将缅甸玉作为翡翠的代名词。
古人认为翡翠本是天上的石头,可以带来好运,象征纯洁、太阳、公正、勇气、和谐以及纯洁的精神,同时也暗指男女之情。
翡翠的颜色自然而富于变化,鲜艳悦目,与自然界极为协调,代表着万物生机勃勃与青春活力。翡翠的颜色比较鲜艳,质地比较细腻,有的翡翠像晶体一样透明。如今,人们称翡翠为“玉中之王”,可见它深受东方民族尤其是中华民族的喜爱。
宝石级翡翠主要产自缅甸北部,它是在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互相挤压而形成的,俗称滇缅宝玉石成矿带,属于高压低温条件形成。
翡翠的结构特征
翡翠是在高温、高压环境下经热液作用和区域变质作用形成的。翡翠的矿物成分、结晶程度、晶体形态、晶粒大小和矿物之间排列复杂多样,结构类型也干变万化。
1、翠性:不论翡翠原料或成品,只要在抛光面上仔细观察,通常可见到花斑一样的交织结构。
2、石花:无论多好的翡翠,内里脉络均有细小的团状石花,人们习惯称为“石棉”或“棉絮”。这些“棉絮”会随着佩戴日长,而慢慢减淡或消失。所以,真正懂玉的人不会买“透如玻璃”般的所谓“翡翠”,——因为那本来就是玻璃嘛,只是商家换了个“新坑”什么的名字而已!
3、颜色:翡翠的颜色不均,在白色、藕粉色、油青色、豆绿色的底子上,常伴有浓淡不同的绿色或黑色。翡翠的色彩以红、*、绿、紫、黑、白为主,它们都是翡翠中的主要颜色。
“翡翠”名称由来
翡翠名称来源有几种说法,一说来自鸟名,这种鸟羽毛非常鲜艳,雄性的羽毛呈红色,名翡鸟;雌性羽毛呈绿色,名翠鸟,合称翡翠。所以,行业内有翡为公,翠为母说法。在明朝,缅甸玉传入国内后,就冠以“翡翠”之名。另一说法是:古代“翠”专指*和田出产的绿玉,翡翠传入中国后,为了与和田田绿玉区分,称其为“非翠”,后渐演变为“翡翠”。
其实,“翡翠”之名由来已久,北宋欧阳修《归田录》卷二载:“余家有一玉罂,形制甚古而精巧,始得之梅圣俞,以为碧玉。在颍州时,尝以示僚属。坐有兵马钤辖邓保吉者,真宗朝老内臣也,识之,曰:此宝器也,谓之翡翠。云禁中宝物皆藏宜圣库,库中有翡翠盏一只,所以识也。”
由此可见,把绿色称为“翡翠”由来已久,或许古之“翡翠”与今之“翡翠”系同名异质。
几百年前,翡翠并不名贵,身价也不高,不为世人所重视。纪晓岚(--)在《阅微草堂笔记》中写道:“盖物之轻重,各以其时之时尚无定滩也。记余幼时,人参、珊瑚、青金石,价皆不贵,今则日.......云南翡翠玉,当时不以玉视之,不过如蓝田乾*,强名以玉耳,今则为珍玩,价远出真玉上矣”。
老纪是说,他小时候,珊瑚、青金石等都不贵。至于翡翠玉,在人们眼里根本就不是玉,只是冠以玉的名称,想提高点价钱而已。
据说,本世纪初大约45公斤重的翡翠原石仅值十一英镑。翡翠原石中不乏精华,当时价格也算很贵,但与21世纪初一公斤特级翡翠七八十万美金相比,简直是小巫见大巫。
翡翠开采、运输、加工、销售历来是云南人所为。在缅甸古都阿摩罗补罗城的一座中国式古庙里,碑文上刻有个中国翡翠商名字。明朝中叶,朝庭专门派太监驻守保山腾冲一带,采购翡翠供皇宫用。当时从永昌腾越至缅甸密支那一线已有“玉石路”、“宝井路”之称。腾冲至缅甸的商道最兴盛时每天有2万多匹骡马穿行其间,腾冲的珠宝交易几乎占了世界玉石交易的9成。到年,腾冲县在缅甸的华侨达30余万人。直到今天,云南人在缅甸从事翡翠业的人依然达数万之众。
形成原因
翡翠的形成,目前主要有四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是硬玉岩浆在高压条件下侵入花岗岩浆的脱硅产物。
第二种观点认为,是在区域变质作用时,原生钠长石分解为硬玉而形成;或者认为是在板块碰撞产生的压扭性外力和低温作用下,钠长石先形成变质程度较低的闪石岩,进一步变质成硬玉。
第三种观点,认为是在花岗岩脉和辉长岩脉压力下,在钠的化学热液作用下变化而成。
第四种观点根据硬玉岩中含水~甲烷~硬玉三相包裹体的发现,认为翡翠是由硬玉硅酸盐熔体结晶而成。
其实,关于翡翠形成,学术界一直存在争议,民间有很多神奇传说;地质学家以前一直把它看成一个谜,曾有人认为翡翠与钻石一样,都是在地壳深部几千度高温,高压条件下结晶形成,其实不然;美国不少地球物理学家在实验室做了大量仿真实验,再结合世界各地发现翡翠矿床的实际情况,他们认为,翡翠并不是在高温情况下形成,是在低温条件下在极高压力下变质形成。
日本东京大学砂川一郎教授在《话说宝石》一书中,更具体指出翡翠是在一万个大气压和比较低温度(-℃)下形成。我们知道地球由地表到深部,越往深处温度越高,压力也越大。但翡翠既是在低温高压条件下结晶形成,当然不可能处于较深部分,那么高压究竟从何而来呢?这高压是由于地壳运动引起挤压力所形成的,现已获得证实,凡是有翡翠矿床分布的区域,均是地壳运动较强烈地带。
历史文化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我们的祖先创造了许多寓意吉祥的图案。这些吉祥图案融合了劳动人民的欣赏习惯,反映了人们的思想感情,因而在社会上广泛流传,为人们所喜闻乐见。“穿金显富贵、戴玉保平安”,明清以来,吉祥图案广泛应用于翡翠雕刻上,翡翠图案多种多样,雕刻素材包括人物、器物、动物、植物等,表现内容有福寿吉祥、平安如意、多子多孙、升官发财、喜事连连等。特别是清朝中期,雕刻师们往往采用一种“图必有意、意必吉祥”的图案纹饰,塑造了仙人、佛像、动物、植物等栩栩如生的作品,有的还点缀着禄、寿、福、吉祥、双喜等文字。明清代翡翠中吉祥类图案的大量出现和流行,实际上从一个侧面体现了人们希望祝福他人、保佑自身、向往与追求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玉是中国人手中的宝,更是人们心中的*,*金有价玉无价,玉渡有缘人。明清两代的翡翠雕刻品种齐全,品质一流,包括玉佛、如意、平安扣、竹节、长命锁、福豆、貔貅,还有百年好合、龙凤呈祥、福寿双全、状元及第、连升三级、吉祥如意等等,内容十分丰富。
产地分布
优质翡翠大多来自缅甸北部的雾露河流域第四纪和第三纪砾岩层次生翡翠矿床中。它们主要分布在缅北克钦邦地区,南北长约公里,东西宽公里。年,缅甸雾露河流域以发现了新的矿藏,其中最著名的矿床有4个,它们分别是度冒、缅冒、潘冒和南奈冒。
常用术语
1.价格
我们常听到的“这个价位在小五”,“这个值中六”这样的术语,类似小三、中四、大五这些术语代表什么意思呢?
首先,小三、中四、大五代表的是一个价格区间,并不是某个具体的数值。小、中、大分别代表价格数字开头的1-3,4-6,7-9,后面的三、四、五代表价格的位数。这样连起来我们很快就能知道小三就是-,中四是-,大五是-了。如果你认为某个商品只值元左右,则可以说“这个价位在大三”。
2.水头
水头是指翡翠的透明程度。水头长、水头足则透明度高,水头短、水头差则透明度低。还有一种几分水的说法,是指用聚光电筒来观察翡翠的透明度,并且用光线照入的深浅来衡量水头的长短,如3mm的深度为一分水,6mm的深度为二分水,9mm的深度为三分水。
3.种
种也称“种份”。这是一个模糊的概念,称呼五花八门。例如,按照透明度划分“透明度高,则种好”,反之,则种差;透明度很好的称为“老坑种”,透明度差的称为“新种”,透明度介于两者之间的称为“新老种”;也有“玻璃种”、“冰种”等称呼。按矿床类型,有“老坑种”(即籽料)、“新坑种”(即山料)之分。按颜色和透明度的好坏,有“花青种”、“油青种”之分等等。
4.翠性
翠性是指翡翠中单斜辉石的解理面或晶面,对光的反射看上去呈片状、针状或星点状闪光,这种现象成为“翠性”。行内人士常形象地描述为蚊子翅、苍蝇翅。一般来说,单斜辉石颗粒越粗大,翠性越容易观察到。
5.A货、B货、C货、D货
以下为A货图片
翡翠A货:指仅经过加工,其颜色、结构、透明度等均保持天然状态的翡翠,即天然翡翠。人养玉柴,玉养人。天然翡翠贴身佩戴能改善人体酸碱平衡,促进血液循环,激活沉睡细胞,吸收并排除体内*素,增强人体免疫力,从而达到延缓衰老、保健美容、强身健体的效果。当前国内翡翠市场良莠不齐,很多人以假玉冒充真翡翠出售。据不完全统计,社会上人们手上戴的翡翠75%属于假货或处理品。
以下为B货图片
翡翠B货:是指使用对人体有害的氢氟酸、硝酸、硫酸、盐酸等强酸将低档翡翠进行处理漂洗,去除杂质、污点后,用胶或还氧树脂胶等材料填补经酸液浸蚀损失的空间。经这类处理的翡翠,就算天天佩戴滋养,日久也会变暗发*与变旧。按理说B货是不染色的,而市场上现在的B货都是经过了“B+C”染色处理。
以下为C货图片
翡翠C货:是指在B货基础上,人工添加外来染料或药品处理后的翡翠及其成品。其方法是借高温高压将染色剂渗入原来无色的翡翠中,使它的全部或局部染成翠绿色或紫色等,但其色泽会随时间转淡及变暗或褪色。
以下为D货图片
翡翠D货:是指原材根本不是翡翠或石头,干脆用玻璃或树脂批量模具化制作的翡翠“精品”,这类替代品往往青翠欲滴,晶莹剔透,迎合了人们“要绿的、翠的、清透的”心理。(绿玻璃肯定清透)
专业术语
1.开门(*石行话):由成语“开门见山”演化而来,通常指那些从皮上开过小口的原石。需要注意的是:小口内的绿色多数是商家人工烤上去的颜色。不开门,指的是没有打开皮层,全凭感觉和经验来判断的*石模式。开过门的一般押注价较高,不开门押注价较低。
2.捡漏:是指慧眼识宝,以较低的价格买到了价值较高的好玉。
3.包浆(收藏界行话):器物表面长时间氧化形成的光泽。
4.吃药:形容上当受骗买到了假东西。
5.走眼:指把赝品看成了真品。
6.掌眼:请别人帮着看真假好坏。
7.有一眼:东西不能确定为仿品,有真的可能性。
8.国宝帮:是指家里收藏满眼望去尽是国宝重器,实际却全是赝品的独特人群。
9.交学费:指买入赝品.远低于买价所花费的冤枉钱。
10.沁色:是指玉器在特定的环境中长期与水、土壤以及其他物质相接触,这些物质侵蚀玉体,使玉器部分或整体的颜色发生变化的现象。常见的沁色有水沁-白色,朱砂沁-红色,土沁-土褐色和红色,水银沁-黑色,铁沁-暗红色,铜沁-绿色。
11.鸡骨白:一种沁色,因像鸡骨头的颜色而得名。鸡骨白的成因有三种,一种是天然的玉料就是这种颜色;一种是玉器入土后受沁造成的;还有一种是人工火烧形成的“作伪手法”。
12.水银沁:黑色沁,古人称为水银沁。实际上没有充分的证据证明水银能沁蚀玉体,但古玩圈把黑色沁称为水银沁已经是一种约定俗成的叫法。
13.朱砂红:玉器表面有朱砂附着物。
14.铁沁:铁氧化生锈后对玉器造成的沁色,多呈褐红色。
15.灰皮:玉器入土后受沁呈灰白色,有深有浅,浅的就像一层皮。
16.土咬:玉器表面遭到土壤中的酸性物质侵蚀形成的凹坑,又称土吃、土蚀。
17.生坑:指的是玉器出土以后基本保持出土的原始状态。
18.熟坑:指的是玉器出土后经过清洗盘玩的状态。
19.提油:一种人工染色造假的“黑心商人”制假方法。
20绺裂:玉料里面的裂纹称绺,表面的裂痕称裂,和起来为绺裂,泛指玉料上的裂纹。
21.玩:内行人称收藏为玩,初次见面问“你玩什么?”意思是收藏什么。
22.绷价:在市场上坚持要高价,从字面上即可理解;一般不外乎两个原因,一是想卖个好价钱,二是也可能是想吓走顾客。
23.新货:不管什么藏品,总有好赖,甚至有赝品。这时候,内行人会说“这个东西有点新”,给摊主留点面子,这里所说的“新”其实就是假货。
24.俏货:物美价廉的藏品,购买俏货须凭自己的眼力。
25.品相:就真品而言,品相越好,价格相对就高。
26.虫儿:通俗地说,就是压箱子底的藏品,能够让观者眼睛一亮的东西,甚至一屋子藏品也抵不过这一件。
27.走宝:针对卖主而言,一件好东西很便宜地出手了;此时,收藏爱好者便是“拣漏”了。
28.搬砖头:不花本钱搬弄别人的物品,依仗自己信息灵通渠道广泛做生意,类似于上海话“掮客”。
29.埋地雷:有些人以为去农村从农民手里买的货不会有错,却不知道这些货是作伪的商人故意和农民合伙“埋地雷”的。
30.看不好:倘若卖家说货绝对到代,而买家看出是新仿,又要顾及店家的脸面,就只能说:“看不好”。
31.铲地皮:自己不开店,专跑农村收货,或者是盗古墓的人。拿到东西后再卖给各商家,行里人称他们“游击队”,又叫“铲地皮”。
32.一枪打:将这批货物好的带坏的一起卖称作“一脚踢”。
33.留下吧:以前拎包裹的送货上门,买家决定购买他的东西,让送货人将货留下。
34.吃仙丹:买了便宜喜欢的藏品叫“吃仙丹”。
35.拦一道:-抬高竞买者的价钱抢先买来,对手就说他被拦一道。
36.包袱斋:行内有的人眼力好,但没钱开店,便用蓝色布包袱到各家古玩铺“搂货”,然后转手卖出。这种经营古玩的现象被称之为“包袱斋”。
37.收起来:买家不要某件藏品了,而请卖家将藏品收回去,就说收起来吧。
38.天价:漫天要价,价格高出市场价很多。
39.行价:成交的价格利润很低,有时甚至是“蚀本”,这就叫“行价”。
40.上货:古玩商从农村市场或者收藏者手中购买或征集的藏品,叫上货。
41.压堂:是主人店堂里最好的镇店之宝。
42.砸浆:从同行中买来打眼货“没年代”或价钱过高,掌柜可请行内公会帮忙调解,要求对方让价或退货,行内话称之为“砸浆”。
43旧仿:明清时期的仿旧叫“旧仿”,而现在仿旧就是“新仿”。
44.到代:收藏品达到相应的年代。
45.贼光:玉器面刺眼的光叫“贼光”或“火光”。
46.拿了:投资者决定将藏品买下。这件藏品我拿了。
47.绷价:坚持要高价,想卖个好价钱。
48.拉纤:就是中间人,介绍人。中间人收取佣金,一般是卖方出3%,买方出2%,俗称“成三破二”。
49.看新:这个东西有点看新,东西不到代,现代仿的(多指瓷器)。
50.包上:买家决定将藏品买下,请卖主将藏品包起来,这件东西我要了请您包上。
51.要了:买家决定购买某件藏品。
52.没用:买家不要这个藏品觉得没多大意思,一般说没用。
53.伙货:二人或以上合伙买卖古玩。售价早已商定,卖时可由一家出售,但必须将实售价格公开,平均分配利润。
54.棒槌:就是看不懂东西新与老,好与坏的人。老是被骗的人,行内人就说他是棒槌。卖家卖新货给他,背后还称呼他“棒槌”。
55.杀猪:就是经营新仿瓷器的人对卖假货行为的一种口语,把新仿的东西拿到和顾客约好的地方卖给顾客,他们称杀猪。
56.抓:到市场去购买古玩说抓货。
57.吃:我是吃玉器的。意思就是,我是买玉器的。
58.纳:买进藏品,叫纳入。较早的古玩术语。
59.追:发现很好的藏品追着要,在拍卖会上追价。
60.匀:有的在古玩行买藏品不叫买而叫匀。这块玉您能匀给我吗?
61.让:有的古玩商买东西不叫买而叫让。这件玉器让给我吧。
62.“粗大明”:许多收藏者认为明代的玉器制作粗糙,故得其名。事实不然,就像“汉八刀”并不代表汉代玉器只用八刀一样,“粗大明”特指明代玉器的粗犷风格。
常见品种
常见品种有老坑种翡翠,冰种翡翠,水种翡翠等十几个品种。
黑冰水墨画种
黑冰是灰黑至深黑色的翡翠,黑色是在地表下在翡翠形成时形成的,常由有机碳渗入而成。
黑冰原石主要在缅甸帕敢矿场中出产,缅甸内比都、仰光等地的拍卖会也可见到黑冰原料的身影。
业界内,因其质地飘黑,仿佛一幅水墨山水画,老行家也称其为“水墨画种翡翠”。
墨翠
初看黑得发亮,很容易使人误认为是独山玉中的墨玉或其他的黑色宝玉石,但在透射光下观察,则是呈半透明状,且黑中透绿,特别是薄片状的墨翠,在透射光下颜色喜人。缅甸人用“情人的影子”来形容黑色的硬玉,中国人为其取名为“墨翠”。
红翡翠
颜色鲜红或橙红的翡翠,在市场中很难见到。红翡的颜色是硬玉晶体生成后才形成的,系赤铁矿浸染所致。其特点为亮红色或深红色,好的红翡色佳,具有水润光泽。红翡翠色泽明丽、质地细腻、非常漂亮,是受人们喜爱的,具有吉庆色彩的翡翠。
*棕翡
颜色从*到棕*或褐*的翡翠,透明程度较低。它们的颜色也是硬玉晶体生成后才形成,常常分布于红色层之上,是由褐铁矿浸染所致。在市场中,红翡的价值高于*翡。但也有因人的喜爱及饰品别具特色而使其价格有别于常规的情况。*翡有两个种,*到棕*色,一般称为金秋种,似秋收时节的农作物,棕*到褐*又称酱釉种,色似瓷器的酱釉,也称种老。
巴山玉
“巴山玉”原石是一种晶料粗大、结构疏松,水干、底差的“砖头料”,但其颜色比较丰富,有淡紫、浅绿、绿或蓝灰等颜色,是一种品级较低,含有闪石、钠长石等矿物的特殊翡
铁龙生
满绿色的玉件。其矿藏90年发现94年公开开采0年已近枯竭,市场上成色好的铁龙生尤为稀少。
铁龙生是一种具有鲜艳绿色,但色调深浅不一、透明度差、结构疏松、柱状晶体呈一定方向排列的中档翡翠,在市场中经常可以看到。“铁龙生”取白缅甸语的语音,缅语“铁龙生”之意为满绿色。
冰种翡翠
冰种质地与老坑种有相似之处,无色或少色,冰种的特征是外层表面上光泽很好,半透明至透明,清亮似冰,给人以冰清玉莹感觉。若冰种翡翠中有絮花状或断断续续的脉带状的蓝颜色,则称这样翡翠为“蓝花冰”,是冰种翡翠中一个常见的品种。冰种玉料常用来制作手镯或挂件。无色冰种翡翠和“蓝花冰”翡翠价值没有明显高低之分,其实际价格主要取决于人们喜好。所谓冰种是指质地极为通透,水灵的品种,与其具有同样效果的如彩色宝石中的冰彩玉髓,但区别点在于优质的玉髓中没有所谓的棉,质感比翡翠更为莹润。
花青翡翠
花青翡翠颜色翠绿呈脉状分布,极不规则;质地有粗有细,半透明。其底色为浅绿色或其他颜色。如浅灰色或豆青色,其结构主要为纤维和细粒一中粒结构。花青翡翠的特点是绿色不均。有的较密集,有的较为疏落,色有深也有浅。花青翡翠中还有一种结构只呈粒状,水感不足,因其结构粗糙,所以透明度往往很差。花青属中档或中低档品级的翡翠。
油青翡翠
油青翡翠简称“油青种”或“油浸”,其通透度和光泽看起来有油亮感,是市场中随处可见的中低档翡翠,常用其制作挂件、手镯,也有做成戒面的。油青种的绿色明显不纯,含有灰色、蓝色的成分,因此较为沉闷,不够鲜艳。
豆种翡翠
简称豆种,豆种翡翠是翡翠家族中的一个很常见的品种。
老坑种翡翠
商业界俗称“老坑玻璃种”,通常具玻璃光泽,其质地细腻纯净无瑕疵,颜色为纯正、明亮、浓郁、均匀的翠绿色;老坑种翡翠硬玉晶粒很细,因此,凭肉眼极难见到“翠性”;老坑种翡翠在光的照射下呈半透明一透明状,是翡翠中的上品或极品。
紫罗兰翡翠
这是一种颜色像紫罗兰花的紫色翡翠,珠宝界又将紫罗兰色称为“椿”或“春色”。具有“春色”的翡翠有高、中、低各个档次,并非是只要是紫罗兰,就一定值钱,一定是上品,还须结合质地、透明度、工艺制作水平等质量指标进行综合评价。
翡翠上的紫色一般不深,翡翠界根据紫色色调深浅不同,将翡翠中紫色划分为粉紫、茄紫和蓝紫,粉紫通常质地较细,透明度较好,茄紫次之,蓝紫再次之。
白底青翡翠
白底青特点是底白如雪,绿色在白色的底子上显得很鲜艳白绿分明。这一品种的翡翠极易识别:绿色在白底上呈斑状分布,透明度差,为不透明或微透明;玉件具纤维和细粒镶嵌结构,但以细粒结构为主;在显微镜下观察(须放大30~40倍),其表面常见孔眼或凹凸不平的结构。
该品种为一种不错的翡翠,少数绿白分明、绿色艳丽且色形好,色、底非常协调的,可达中高档品品级。
冰糯种翡翠
冰糯种一般是指透明度好、水头好的糯化种可达到冰种水平的一种翡翠品种,为了区别普通的糯化种,这样的也叫冰种化底。
芙蓉种翡翠
芙蓉种翡翠简称芙蓉种,这一品种的翡翠一般为淡绿色,不含*色调,绿得较为清澈、纯正,有时其底子略带粉红色。
马牙种翡翠
此种其质地虽然较细,但不透明,表面的光泽如同瓷器。
藕粉种翡翠
其质地细腻如同藕粉种,颜色呈浅粉紫红色(浅春色),是良好的工艺品原料。
翠丝种翡翠
这是一种质地、颜色俱佳的翡翠,在市场中属中高档次的玉。
金丝种翡翠
此种浅底之中含有*色的、橙*色的色形呈条状,丝状平行排列且定向结构发育明显的翡翠,除颜色与翠丝种不同外,其他特征与翠丝种相同。但通常金丝种翡翠的价格低于翠丝种翡翠。
干白种翡翠
此种是质地粗、透明度不佳的白色或浅灰白色翡翠。翡翠行家对其的评价是:种粗、水干、不润。此品种无色或色浅,凭肉眼即可见到晶粒间的界限,故外表结构粗糙,使用及观赏价值低,是一个低档次的翡翠品种。
翡翠加工工艺流程:
翡翠(一)、切割:
1、小件:分步切割成不同用途规格的大小,把不能用或不符合规格的片料,改变其加工用途,达到物以尽用。
2.摆件:根据设计图案要求,切割成大致毛坯。
铡:用金刚石砂轮(粗号砂)进一步打去无用部分成粗毛坯。
錾:用金刚石(中号砂)砂轮进一步打去凸凹部分和整个表面无用部分。
冲:用金刚石砂轮或圆砣,将上一工序的粗毛坯,进一步冲成粗坯。
磨:用各种规格磨砣磨出图案圆雕部分样坯,如水果、山石和树根等。
(二)、雕刻
1.轧:用轧砣过细,开出人物、动物、山水和花卉等图案的外形。如开脸、动物身体和树木花卉根茎叶等。
2.勾:用勾砣或各形钉勾出细纹饰,象人的鬓发、胡子、凤毛、动物毛、鳞和植物的叶纹等。
3.收光:一般大型有实力的工厂都有这一道工序,采用专用工具和材料,把前面雕刻工序多余刻痕和砂眼磨平整,为下一道打磨抛光工序打下良好的基础。
雕刻介绍(部分):
中国是有七千多年文明历史的古国,那么玉石加工也有了七千年的历史。在玉石雕刻的历史长河中,我们的祖先创造了非常先进的工具和玉雕方法,我们将许许多多的玉雕方法当中常用的一部分,简单介绍如下:
1.浮雕:指凸雕,有浅浮雕,深浮雕;俏色雕。如:福禄寿禧等。
2.透雕:是指透空雕,有十字透空雕,有圆形透空雕,有纹饰透空雕等。如:动物的下肢和树枝等。
3.镂雕:是指将玉石镂空,而不透空,有深镂空(如:花瓶、笔筒等)和浅镂空(如:笔洗、烟缸等)。
4.线雕:是指线刻、丝雕,如:人物的头发,动物的毛发和水浪等。是一种难度最高的雕刻法。技师要具备画家和雕刻家“双家”水平。多用于人物面部表情雕刻,也是杜宇公司将要开发的新式雕刻法。
5.阴雕:是指凹下部分的一种雕刻方法,如:阴阳八卦等。
6.圆雕:是指圆弧形雕刻,如:茶壶、茶杯和球形玉件等。
(三)、打磨抛光工艺:
1.打磨:
1)人工打磨:属半机械化,人工通过磨机,用各形金刚砂轮工具,从粗磨至细磨,精磨到亚光。
2)机器打磨:属全机械化,通过振机用金刚砂完成从粗磨到细磨、精磨各工序。一般圆雕小玉件打磨时间,正常需3至4天。
翡翠2.抛光:
1)人工抛光:人工通过抛光机,用各类抛光工具和抛光材料抛出亮光。
2)机器抛光:振机加抛光材料,一般圆雕小玉件正常需2至3天完工。人工打磨抛光比机器自动打磨抛光,一般打磨抛光时间长,成本较高,但效果也较好,保留雕刻纹饰的立体与雕峰风格。
(四)、装潢:
1.摆件的装潢:配底座是摆件最重要的装潢,摆件配座的材料和款式很多,配得好可达到艺术与价值的提升。
2.包装:是最后一个环节,一件美丽的翡翠玉商品,有好的包装包括内包装和外包装,配套包装,既有装饰美化上档次效果,还有保护与运输之功能。
翡翠抛光
第一道工序是,就是用小的油石先打磨一遍,如果上道雕刻做的比较粗,还要用粗细不同的油石依次过一遍。
第二道工序是上“绿丝”,就是用砂轮磨表面,反复推磨。
第三道叫上铁钉。就是用铁钉沾上金刚粉把雕件的细节部分做好。
第四道工序是上砂纸,用粗细不同的砂纸依次把雕件大面积的地方打磨好,为下一道工序做好准备。
第五道工序是上毛刷。用毛刷沾上钻石粉高速抽打雕件的表面。
第六道工序:清洗,目的是将抛光好的翡翠上面残留的抛光粉清洗干净.主要用超声波机来清洗,清洗不到的地方再用酒精来擦。
第七道工序:上蜡,对翡翠成品表面一的种保护。其后就是吹干。
……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