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胶州湾国家级海洋公园位于青岛市胶州湾。胶州湾地处山东半岛南岸的西部,濒临南*海西部,是一个中型半封闭的浅海湾。胶州湾为一浅水海湾,此海湾略呈扇形,北长约33千米,东西宽约28千米。其中潮间带滩涂面积约85.21平方千米。胶州湾河口海湾湿地,面积约.77公顷,是河口海湾型湿地原始生态系统的代表。该区域自然景观独特多样,生物多样性丰富,为鱼类产卵、索饵洄游的重要场所,亦是亚太地区候鸟迁徙的主要路经通道,是珍稀水鸟繁殖地、越冬地。
为了更好的保护青岛胶州湾国家级海洋公园内的生态环境,根据海洋公园的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兼顾国家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年9月青岛市海洋发展局启动了青岛胶州湾海洋公园范围和功能分区调整工作,总体规划的修编工作同时开展。调整后海洋公园总面积为公顷,与批复相比其范围和面积均无变化,分为重点保护区、生态与资源恢复区和适度利用区。其中,重点保护区面积公顷,生态与资源恢复区公顷,适度利用区公顷。近日,青岛市海洋发展局出台《青岛胶州湾国家级海洋公园总体规划(-年)》(修改稿)并进行公示。
规划范围:青岛胶州湾国家级海洋公园范围及必要的沿岸陆域、海域。规划期限:-年。在规划施行5年后,根据保护区近期发展的状况,在年对总体规划内容进行修改,使远期规划的内容更具可行性,以保证规划内容的可操作性。
重点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目标核心是大沽河与洋河口湿地的生境保护和自然恢复。该区域是胶州湾的生态核心,区内应实行严格的保护制度,以自然恢复为主,加强巡护,禁止任何不利于重点保护区保护的活动。严禁进行围填海等可能对海岸、海底地形地貌等自然环境造成破坏的开发活动。
生态与资源恢复区作为缓冲带,应根据海洋公园总体规划进行对生态环境恢复有益的修复性项目或活动,如增殖放流等有利于海洋公园保护目标的活动,开展互花米草等外来物种治理工作。不得开展对生态修复不利的开发建设活动,对水面养殖应予以清理。
适度利用区应严控陆源污染,着重加强对此处入海的墨水河、白沙河等几条入海河流的污染控制。在适度利用区经严格科学论证,可以适度开展与保护目标不相冲突的开发活动,如海上旅游休闲、底播养殖等活动。应清理现有水面养殖,控制并缩减底播养殖至适度规模,对现有池塘养殖应逐步实施退塘还海,进行湿地恢复及保育。国家重大项目和以及符合总体规划的内容和建设项目,须经过海洋公园管理机构批准后,按照相关法律法规求开展。
其中规划对受损的自然岸线进行整治修复,包括胶州湾底部红岛东岸、南岸,大沽河以东至红岛以西等区域,整治岸线长度约35千米,形成约35千米的景观生态廊道。另在红岛北界河打造绿色海洋廊道,共构建海岸景观生态廊道50千米。
在红岛南岸拆除39万平方米池塘基础上,重建总长约2.4千米滩涂高盐植被区,总面积约84万平方米(红岛南岸部分已列入青岛市蓝湾整治行动方案中)。项目建植种群以岸线为基点向海延伸,分为岸基潮上带立体丛林草坪集群,潮间带滩涂湿地碱蓬芦苇集群两个建植集群。其中第一集群由柽柳、耐盐草坪和耐盐白蜡组成;第二集群由碱蓬、芦苇组成;生态修复设计平面和生态修复设计断面图如下。
实施红岛北侧潮汐通道(北界河)修复工程,通过退堤还海、疏浚清淤、岸线整治、防护堤建设等工程,提高高新区和红岛片区防洪排涝安全标准和防灾减灾能力;改善胶州湾底部水体交换能力,增加海域纳潮量约30万立方米。
《规划》指出,经过有针对性、科学性的生态保护、生态修复和生态旅游设施建设,打造一个生态健康、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海湾型国家级海洋公园典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