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农场的鸟(上)
除了在此安家落户的“业主”们,农场里也常有邻居串门,偶尔还会迎来千里之外的朋友。
白鹭、夜鹭、池鹭
如果你看见远处低空的一个白点正朝你迅速移动,那多半就是白鹭又要来蹭吃蹭喝了。它们往往是沿着虎溪河道飞来,饱餐一顿后又沿河而去。觅食的时候,总一副专注而又不失微笑的表情,在浅水中不紧不慢地踮着细长的小黑腿。头上两根白色流苏,像极了古装片里男子发髻上的头带,白衣飘飘的仙子也不过如此吧。
除了用餐外,白鹭还喜欢在人工湖边——发呆。老头们在水池边钓鱼,它就跟它的小伙伴们在对面烂尾楼的钢筋上像灯泡一样一站就是几个小时。有时候旁边还会多几只红眼睛的夜鹭。它们长着一副老实人的微笑脸,看着大哥不下水抓鱼也从不轻举妄动,始终处于发呆模式。也许,它们只在夜间“使坏”吧。
夜鹭和白鹭
一天清晨,天刚蒙蒙亮,荒草围绕的人工池边就有几只白鹭跑来“晨练”了。忽然,我望见池子对岸有只“红毛鹭”。还没看清楚,它就害羞地躲进了草丛。用望远镜“透过”草丛窥视,这红毛还有件蓝色围脖,是天生的红蓝配!当时以为又喜加新了,可回去一翻图鉴才知道,原来是人家池鹭的繁殖羽!
池鹭一般不与白鹭夜鹭为伍,来得比较少,来了也不会呆太久。也许是农场的水域面积还不够给它足够的安全感吧。
戴胜
发现戴胜是在早春的一个雨天,桃树还没抽出新芽,远远地我便就看到了树梢上的庞然大物。上一次,也是第一次看到它还是在唐山南堡镇的电线杆上,那个时候它只停了估计不到十秒钟就走了,但高贵的模样却留下了深刻印象。
这一次,它给了我足够的时间去近距离观赏它啄木鸟一样长长的嘴和古埃及帽子一样的头冠,还有它修长的身材和黑白配的“披风”,看上去威风而文雅,不愧是阿富汗的国鸟!
在树上被我拍得不耐烦后,它又落到地面,像只鸡一样在草丛中寻食。可惜路过的人没有注意到这位身份尊贵的来客,把它吓走了。
拿到小长焦的第一天就遇到了戴胜
没想到,第二天它又在同样的地方出现了!那是个阳光明媚的下午,它先在草丛中吃了一阵就飞到了桥下的沙堆上,然后一个劲地刨土,让我以为它是要下蛋了。不料它刨了一会儿就弃坑了,然后到别的地方继续去刨。后来我在网上看到西班牙的一只戴胜也有同样的行为,据说是在“洗澡”。
视频感受戴胜“开冠”瞬间
懂鸟上说,戴胜在长江北部是夏候鸟,在长江南部是留鸟。农场处于长江以北,所以这只戴胜估计是见天气暖了,从江南那边飞过来的吧!
小鹀
三月上旬,油菜花、桃花、李花都已竞相开放,农场迎来了一年中最美的时节。可人类世界突降的一场灾难让他们史无前例地缺席了这场盛宴。不知道人工湖里小鸊鵜和黑水鸡,有没有好奇这几个月怎么没人来钓鱼了。
水鹨
这一天,见楼下空无一人,我终于还是戴着口罩和满满的负罪感下楼透气了。正当我在岸上草丛里艰难地找到有保护色护体的水鹨时,不远处几声啼叫让我本能性地回望——棕背伯劳和金翅雀,没啥异常。可当我摘下望远镜时,竟发现身前三米不到的荒草枝丫上,一只形似麻雀的小鸟正默默地看着我,但比麻雀更萌。
这个小朋友名叫小吴,不对,是小鹀!它黑色大眼睛边,镶嵌了一圈犹如钻石贴出来的凸起白边,头顶梳了一条细长的黑褐色的背头,也许是发量太少显得有些凌乱。撅起的小嘴,给它的模样增加了无辜的程度。胸部和腹部两侧搭配有褐黑相间的纵纹,一看就是跟树鹨一样喜欢在树丛里混迹而不怎么出来见人的家伙。
它转过身子让我又拍了几张便离开了,从此我再也没在农场见过它。后来才知道,小鹀是在南方过冬的候鸟,等天气再暖和点,它就到飞到西伯利亚去进行繁殖了。
白腰草鹬和彩鹬
5月,初夏的重庆,太阳已经有些晒人。白天出去看鸟的话,基本上只有和棕背伯劳一起庆祝占领整个农场的喜悦,要想看出满足感,最好抓紧天亮之后,日出之前,5~7点的那两个小时。可早起实在是太难了,我只有从巫溪回来那天,靠生物钟福利成功五点起床,看到了一只一晃而过的黑枕*鹂和一只在电线杆上无所事事的黑卷尾,之后便再也没有起得来。
所以,这个季节对我开放的观鸟时间窗口就在日落前后那一个小时。
黑卷尾
或许是出了一天的汗,一到傍晚,就有不少白鹡鸰、丝光椋鸟和乌鸫落在河滩上,喝水、洗澡、嬉戏。夕阳的余晖在鸟们激起的细小波澜中闪烁着暗淡的橘红色的光。
在这样舒爽惬意的场景中,我邂逅了鸻鹬的踪影。
当我第一次在农场里发现有鸻鹬类的鸟时,心情是非常兴奋的。一是因为重庆没有多少真正意义上的湿地,鸻鹬比较罕见。二是我正式打开观鸟大门就是从19年秋天去渤海湾看鸻鹬开始的。
白腰草鹬
但提到这里我又非常惭愧。因为去看鴴鹬之前,参加活动的每个小伙伴每天都要在群里讲一种鸻鹬的辨识。我当时介绍的就是白腰草鹬,其中特意提到了白腰草鹬和矶鹬的辨别。事实证明,我是一个死读书的人——我在农场看到白腰草鹬后,很长一段时间我都把它认成了矶鹬...
这个失误也源于当时我刚好先后在水土老街的嘉陵江畔和重大东门的虎溪河边看到了矶鹬,所以看到白腰草鹬时,我甚至没有和之前拍的照片对比,就认定它是矶鹬。
矶鹬(年12月摄于水土老街的嘉陵江畔)
白腰草鹬(年4月摄于农场)
矶鹬和白腰草鹬的形态大小都差不多,又同样是灰背白腹,只是纹理略有差异。比较明显的区别就在于矶鹬眼纹过眼,白腰不过;矶鹬尾巴长过翅膀,白腰等长。
这个差异,知道有一天我看到朋友圈里有人发白腰草鹬和矶鹬的照片后才意识到。虽然为自己知识水平不过关感到羞愧,但想到曾经根据资料介绍过的两种鴴鹬都亲眼看到了,还是很满足的。
找到吃的了的白腰草鹬
翘尾巴的棕背伯劳
第二天的傍晚,我第一次看见棕背伯劳“下海”,在水边觅食。正在我拍下这罕见的一幕时,一只灰屁股的鹬进入了我的取景框。
由于是背对着我,所以我初步判定是白腰草鹬。但当它突然回头的那一刻我就被那夸张的眼妆给惊艳到了。与大多数鸻鹬朴素的配色不同,这个鹬的有一圈勺子状的粗线条白色眼纹,从后面看,长长的勺柄像是流下的一刚清泪。但这勺子的线条并不流畅,与棕色的头搭配起来显得有些突兀,像是不熟练操作PS钢笔画出来的一个非专业作品。真不敢相信这样的事物竟然是天然存在的!它太特殊了,以至于我记得之前翻图册的时候就有深刻印象,没想到我居然在楼下看到了!
展翅的彩鹬妹妹
彩鹬的颜值虽然不是第一眼就把人捕获的那种,但它那件奢华的外衣确是所有鸟都羡慕而不得的。第二天,我又在这附近看到了彩鹬。这一次,也许是为了让我打消心中以为它名不副实的疑惑。
它几度打开了翅膀,让上面五光十色的琉璃瓦式的花纹完全展现,在夕阳的余晖下,油亮质感的羽毛闪烁着钻石一般的微光...
羡煞旁鹬
后来我又发现,在一旁的水草从中还蹲着一只橘色的彩鹬。虽然他与褐色彩鹬穿有不同的外衣,但通过勺子眼妆,还是很容易地辨认出它们是一家人。原来,这只雌彩鹬并非为我弄姿,而是在为草丛中的彩鹬哥哥献舞。是的,与大多数鸟不同的是,彩鹬是“女美男丑”,因为它们流行女追男。但这这意味着彩鹬妹妹们不仅要努力争取彩鹬哥哥的恩宠,让他们赐予她们彩鹬宝宝,还要在任劳任怨地寻找食物来养这一家人。真是太不容易了!
藏在草丛里的彩鹬哥哥
不过,女主外的话,男就要主内。彩鹬哥哥几乎很少露面,它基本上都在家里守窝。据说,彩鹬妹妹下完蛋不久,做完月子后,就会把孵蛋和养娃的活扔给彩鹬哥哥,然后远走高飞,继续寻找新的伴侣...这真算得上是“鸟中女权”的典范了。
也许因为是外地人,这两口子活动地十分低调,大多时间都宅在水草里。雌鸟出来觅食时,遇到招摇过市的黑水鸡还要避得远远的。
斑嘴鸭
六月,一场大雨后,虎溪河的水位涨了一米多,河滩的很多芦苇丛都被淹没了。浑*略带紫红色的河水滔滔不绝地流动着。我从未见过那么多金腰燕和家燕贴在水面,像被施了咒语的黑色刀片般,刮过水面又弹跳飞旋。
这样一搞,以往总爱躲在草丛中佛系养生的黑水鸡一家顿时没了遮掩,惊慌失措地围着几坨还没被漫过的草堆躲躲藏藏...河岸上方的水泥堤坝上,白颊噪鹛,丝光椋鸟,乌鸫望着滚滚河水来回踱步,挤在一起,迟迟不肯离开,把需要专注的翠鸟弄得不胜其烦...
窝被淹了的黑水鸡
执着守候的蓝色身影
沉思的小棕背伯劳
正当我暗中嘲笑那些洁身自好的鸟们是多么晚节不保的时候。一只白色肚皮的大鸭子出现在前方不远水上!
它的体积比白鹭都要大好多,身上有灰色斑纹,不管水流有多急,都保持着均匀的速度,文静,优雅地缓缓前行,嘴角微微上翘,很有自信的样子。即使是瞬间变得壮阔的河道此时都hold不住它的气场,以往仗势欺人的黑水鸡更是像仆人一样跟在它身后...
我震惊了,难道是农场里堰塘里的饲养的鸭子跑到这里作威作福了?
拍了几张后,我试图靠近,不料这家伙早有防备,直接一个掉头,张开洁白的大翅膀飞走了!
原来,这嘴尖为芒果色的鸭子叫做斑嘴鸭,是比较常见的野鸭,也许是在北上繁殖的路上突遭大雨,便降落在农场暂做歇息。斑嘴鸭是中国家鸭的祖先之一,怪不得第一眼会被误认为养殖鸭呢!
断断续续的几场暴雨后,虎溪河水连续几次暴涨暴跌,把原先河滩的格局都打乱了。这之后,我再也没见到白腰草鹬和彩鹬。我想,它们一定迁去其他地方了。毕竟农场里人类活动频繁,河道也非常狭窄,它们值得拥有一个更隐蔽、野生的环境。而我差不多也是那个时候离开了农场。
曾经悠闲的日子像是被南来北往的飞机拉扯得凌乱瓦解的毛衣,似乎就这样永远地失去了。
秋天的*眉柳莺
骨顶鸡
国庆的最后一天,我又回到了农场。按照老路线游荡,烂尾的别墅旁,多了不少树鹨和*眉柳莺。人工湖的水位似乎又上涨了,钓鱼的人变多了。水面上,锈点斑驳的钢管格子中,似乎有一只黑水鸡背对着我躲躲藏藏。近看后我才发现,这个鸡的体型比黑水鸡更大,羽毛是通体的乌黑,而且没有黑水鸡屁股上标志的白点。当它蓦然回首,我才知道,是来了一只骨顶鸡。
骨顶鸡的眼睛其实是红色的,但要在刚好的角度和光线下才能看出来
小鸊鵜和黑水鸡占用了一年后终于迎来了新的住户。但那一刻,我却没有了初见的喜悦,因为骨顶鸡之前已经在北京延庆的野鸭湖看到过了。我感觉它是跟着我从北方而来的,不出意外它会在这里过冬。可我却没有每天透过窗户就能欣赏到它的福分了。
骨顶鸡又称白骨顶,喜欢吃小鱼小虾和水草
12月初,也就是前几周,我又回来了一次。这时的农场,已经在农民的疯狂开垦下风光不再。大片大片的草坪、灌丛被撕开了外衣,露出紫红色的皮肤,种满了棋盘式排列的庄稼,这种病瘡一般的纹理甚至蔓延到了河滩上。怀念起那些消失的美丽和悠闲的春夏时光,难免有些哀伤。我还清楚地记得我第一眼,看到彩鹬哥哥闪现的那一幕,记得那片我不知道盯过多长时间的水草。
这时,我看见水草对面的河滩上有一个小小的灰色的鸟静静的发呆,它脖子上的白环告诉我,这是一只彩鹬,而且是一只彩鹬宝宝!不出意外的话,是初夏彩鹬夫妻俩繁育的后代。
彩鹬宝宝,看颜色应该是个妹妹(望远镜拍摄)
不一会儿,一只黑水鸡出现了,彩鹬宝宝钻进了草丛。看来这一家子并没有搬走——至少爸爸和孩子们没走,而且已经适应了这里的环境,彩鹬爸爸可能很早就告诉小彩鹬:黑水鸡是我们的邻居,你惹不起它,见到就赶紧让路吧。
白颊噪鹛
统计下来,这一年在农场看到的鸟有:白颊噪鹛、棕背伯劳、乌鸫、八哥、白头鹎、金翅雀、麻雀、白腰文鸟、纯色山鹪莺、白鹡鸰、小??、普通翠鸟、黑水鸡、鹊鸲、北红尾鸲、红头长尾山雀、丝光椋鸟、珠颈斑鸠、白鹭、苍鹭(上空飞过)、夜鹭、池鹭、小鹀、黑枕*鹂、黑卷尾、领雀嘴鹎、树鹨、水鹨、白顶溪鸲、红尾水鸲、戴胜、白腰草鹬、彩鹬、斑嘴鸭、骨顶鸡、*眉柳莺共36种。
如果我一直待下去,肯定会发现更多更多。
如今,本人虽然已经暂时离开农场了,但就像梭罗最终也离开了瓦尔登湖一样,在农场里度过的这一段勉强称得上是诗意栖居的时光会一直随身携带。
ps.《农场的鸟(上)》中把树鹨的图片用成水鹨的了,最后面的预告中,把白腰草鹬写成了矶鹬,因为写那篇文章的时候确实没有分清这几种鸟。对于引起的误导,在此表示抱歉。
水鹨
又是一年的最后一天,想必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不太顺利,对于即将到来的,真不奢求它能比好多少。唯一能说的就是:勇敢向前吧。
like,share,andsupportme韩师傅的废弃皮革厂Hansfo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