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瓜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一节被学生惊艳到的语文课
TUhjnbcbe - 2021/3/11 0:39:00

一节被学生惊艳到的语文课

文/陈梦雪

已输入个字,预计阅读需要16分钟

今天讲的是最后一课《我的“长生果”》。刚一上课学生就给我了一个大惊喜。我问“长生果是什么,你们见过么?”我印象中的长生果就是《西游记》中的人参果了。然而学生么却说:“见过,老师咱们今年读《中国民间故事》,里面就有长生果的故事。”我大吃一惊:“哎呀,我竟然不知道,讲给我听听吧。”学生们侃侃道来,几个人补充着进行讲解,一个关于长生果名字由来的故事便被讲了出来。我才得知长生果就是花生,还和岳飞大将*有关。

平时我都是让学生们自己初读课文以后找出不理解的词语大家一起讨论,今天为了节省时间,我让自己思考后小组进行讨论,讨论后仍然不会的再拿出来同学们自己解决。这是我第一次放得这么开,学生们讨论的热烈极了,最后词语的意思都是大家自己解决的,在解决的过程中,我只做了几步引导,引导学生根据字的偏旁部首和上下文,找出来关键字的意思去解决,我看到了他们的成长,我很轻松,他们也很快乐。接下来我们根据课前提示问题找答案,讨论解决,我没说几句话,问题就这样又被解决了。最后我问:“那还有什么问题么?没有的话咱们这一课就过了吧。”看着稀松平常的一句话却引发了课堂的高潮。

许翊翔举手:“老师,我有问题。课文中说写作文要写真情实感的东西,只有它们才能打动人,为什么还说作文练习离不开模仿和借鉴呢?”你瞧,这个问题多好,听到这么好的问题我喜不自禁,但还是忍住先听学生们的意见。学生们说完我才说:“你们上三年级的时候,刚开始写作文,是不是什么都不会?那个时候老师列精细的提纲教你们,咱们讲《翠鸟》以后我们就模仿翠鸟写燕子,很多句子都是照抄翠鸟原文的。我们四年级学《观潮》,我们模仿着写小浪底大坝,那个时候我们就已经可以边抄边加入一些自己的句子和想象。如今你们写《螳螂》就完全可以自己写,离开模仿了。刚开始不会的时候模仿就是一种比较好的学习方法。”

学生点点头,卢浩翔说:“老师,您就说过,天下文章一大抄,看你会抄不会抄。”

我说:“是呀。咱们学习五年级第一篇课文《白鹭》,它的作者郭沫若可是文学大家,不也抄了古人宋玉的《登徒子好色赋》里面的一句话么: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于是你们在写我的超级老师的时候不一样也抄到了自己的作文里。你们都是会抄的人,把句子结合实际进行了修改,这就叫运用。还有我们学习的那篇《珍珠鸟》,开头那句,被李佳恩和任纪宪用到自己的作文里,虽然他俩写的是不同的事物,但是读起来一点都不觉得别扭,反而觉得妙极了,有时候能抄,会抄,敢抄也是一种能力呀。但是真正打动人的文章不仅文字需要优美,情感必须真挚。比如那天我们在训练细节描写的时候世博写的那段话,写了母亲的爱,但是很多话都是套路,并不真实。老师进行修改以后,加入了摸额头的动作,加入了掖被子的细节加入了吃药前帮你吹开水的细节是不是更能够打动人了?”孩子们听的很认真,频频点头。

就这样第一个问题引发了一串问题:许梦琪也举手问:“陈老师,文章说书是自己的长生果。那么书真的可以使人长生么?”这个问题更赞,有的同学就回答:“肯定不会。”我请举手的任纪宪回答:“我认为会。比如你没有活在古代,那么你读了古代的书,你就能了解到古代的生活,古代的事情,就像你也是一个古代人一样。你可不就是延长了寿命么?”我赞许地点头补充:人的一辈子很长,但是有些人却荒废了一生。能够抓住时间的人就是长寿的人。比如你一辈子读了一本书,我读了五本书,虽然我们的寿命一样长,我却干了你五辈子干的事儿,从某种意义上而言我就是比你长寿了对不对。学生们又点点头。

又一个问题出现了——杨博林举手:“陈老师,你说作者是男的还是女的?”我问:“你说呢?”他说:“我有点不清楚,在前文的时候感觉是女的,后文作者提到我们少年,我就感觉她是男的了。”许翊翔举手:“女的,这里不是写买烟盒的美差被那些男孩子抢走了,这就说明是女孩。”我说:“是呀,从名字看就大概能推断是女的,而且少年不一定是男的。有一首歌这么唱?——小小少年,很多烦恼那难道只是指女生么?再有抖音上有那么一首歌——我还是曾经那个少年……说的肯定也是你们少年呀。《少年中国说》说的必然是中国的少年,说的可不只有男生哦。”他挠挠脑袋,不好意思地笑了,但是我很理解他对这个词语有这样的误解,凡是敢于问出来的都是很好的问题。

接着杨嗣童又问了:“老师,为什么略读课都那么长?”是呀,《我的长生果》作为本书的最后一课也是最后一篇略读课确实很长。不过这个小伙子总结出来略读课比精读课都要长这一点真的很用心,他说出来的时候我才发现。真是一个了不起的总结。我说:“精读课是例题,略读课是练习,精读课是想要聚焦课文,老师讲给你们方法,把它细细解剖,讲解场景描写,细节描写,动静结合等等,略读课就是你们练习的场地。略读课是要和课外阅读衔接的,课外要阅读的量很大,所以要长起来让你们适应。”学生若有所思:“哦,原来是这样。”

李佳恩又问:“老师,书上这个莎士比亚是一个很出名的人么?”我说:“当然,我还给你们讲过他的悲剧呢《李尔王

》。你们当时去跳花环舞,就剩下一部分人在班,上课也上不成,我就给你们讲我当时正在看的莎士比亚悲剧集。当时讲的李尔王将国土分给了两个花言巧语却不是真正孝顺的女儿而驱逐了自己的小女儿……稍微一提,学生们就想起来了。于是又“哦”地点头。”

于悦又问:“老师,莎士比亚写的事情是真的么?”学生开始争论:“肯定是真的。”“那怎么可能是真的呢?”我笑笑说:“虚实结合,半真半假。生活中可定有这样的现象。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小说和电视等等都是艺术的表现形式,这些作品之所以出现不一定不是作者本身的事情,但是也一定有作者生活中的影子,包括所见所闻。”

……

学生们继续问,我们继续讨论。这节课是最有趣的一节课了。四年级的时候我们有一单元的课标是让学生学会问问题,今天我们学生们的表现让我知道,这个目标我们达到了。

放学了,送走了孩子们,李佳恩又回来了,拉着我继续问那篇课文中的一些问题:“老师,我问的这个问题和课文不相关……”我打断她:“只要你问就是,不用管相不相关,问了我就开心,就乐意和你一起解决。”她便开心的问起来。

最近班里举手的人越来越多了,我想跟我那次的表现有关。有一次郭明明站起来回答,回答前她说:“我不知道我说的对不对……”我打断她:“你说吧,只要是你举手敢说,那就都对,语文几乎不会有说错的时候。”每次一有学生发言我都会让他们鼓掌表扬,学生们现在听到好的回答问题的内容都会不约而同的鼓掌,就这样举手的人越来越多了。

我喜欢打断他们并鼓励他们,孩子们,谢谢你们今天课堂上带给我的欢愉与惊喜,看着你们一天天的成长进步,我很开心。

最后给大家展示一下郭静怡同学写的统一命题的周记《第一场雪》。我要求运用语言、动作和细节等描写手法在自己的文章中。周记还没批改完,但是已经改到任纪宪,郭静怡,杨一萌,叶国祥,王贝贝,李硕等同学写的极其妙。我今天又做了报喜鸟告诉家长,家长在电话那头开心得不得了呢。请大家欣赏一下吧——没有展示的或者表扬的不代表不好,肯定是因为陈老师还没改到。

(浅色红笔字体是学生自己的批改或者同学们之间的相互批改。)

最后加一个有趣的问题。今天下午讲阅读,王昊天问:“老师,这个男孩都不认识那个老伯伯为什么管他叫老爹。”任纪宪说:“和我的疑问一样。”学生们饶有兴趣地看着我,我说:“这里的老爹没有真的老爹的意思,就是相当于我们说的老伯,不同地方,不同时代的人对陌生人的称呼都是不一样的,不要误会哦。”

任纪宪说:“哈哈,那是不是管老奶奶叫老娘呢?”全班哄堂大笑,我也笑着说:“不是,当然是老婶子,老婆婆等。”哪里能叫老娘呢,上课郭恩歌想举手又不敢把手举的太高的时候我说:“举起你的手来,你要有自信——老娘最美,老娘都对。”学生们哈哈大笑,你瞧,霸气的女生在现代才称自己老娘呢。

END圣诞节快乐-MERRYCHRISTMAS-从洁白的雪花上复制快乐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一节被学生惊艳到的语文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