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配合《曲终人不散》——九如巷张氏昆曲传奇年度特展,展示馆藏张充和点翠头面,10月7日特举办“点翠施红竞笑颜”仿点翠手作发簪活动。
中国昆曲博物馆藏张充和捐赠
点翠工艺是一项中国传统的金银首饰制作工艺。汉代已有。它是首饰制作中的一个辅助工种,起着点缀美化金银首饰的作用。用点翠工艺制作出的首饰,光泽感好,色彩艳丽,但翠羽极易损耗,色泽随时间快速黯淡。点翠工艺的发展在清代康熙,雍正,乾隆时期达到了顶峰,后因其穷穷奢极欲已近消亡。其高超的技艺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依托于无意义的赏奢审美。点翠的风行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翠鸟(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的濒危状况,现在可采用鹅毛、丝带、烤蓝等多种材质替代翠鸟羽毛制作仿点翠首饰,使工艺得以传承。
中国昆曲博物馆藏张充和捐赠
《玉簪记》主题手作发簪活动参与者作品
为了支持动物保护事业
本次活动采用烤蓝工艺材料
代替翠鸟羽毛
活动时间10月7日上午10:00
活动地点姑苏区中张家巷14号 中国昆曲博物馆教育活动室
活动形式收取材料费35/套
活动名额24人
报名方式请将“10.7手作发簪+姓名+联系电话+报名人数”,发送至我馆官方邮箱szxqmuseum
.